足迹
抗日空降兵电视剧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部分(第1页)

说李建坤相当于一个程序修补员,只要完成一个居住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这个时代所不重视的城市给排水系统,道路交通网络系统,以及民居之间的间隔与私密要求,当然还有必要的文娱场所,大型集会场所等,他就算大功告成了。其他的诸如战士的军营,训练场,教室以及官兵食堂等,只要在原有基础上加以修缮和改造即可。

随着最高最大主峰根据地的建成,突击营也正式迁往根据地。原来的临时营地以及另一座匪巢,被同时改造为前进基地,作为军事禁区依然重兵把守。

在乔迁之喜的当日,突击营也召开了穿越以来的第一次全营大会。

大会分三个议程:

一、根据地命名仪式

大会一致同意,第一个根据地对外统一号称为鄂豫蓝根据地,意在纪念突击营穿越到这里而志在千里。

二、突击营新一届党委以及总前敌指挥部成立仪式

根据孟遥提名,大会一致同意,突击营正式升格为团级加强作战单位,下属各连及直属单位均相应升格,并增设一个政治部,一个空警处,一个科技处,一个后勤处,一个征兵处,一个根据地管理处,但对外仍统一号称为突击营。同时,增补高志远为营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

三、新兵入营誓师仪式

根据孟遥命令,高志远审核,原两大土匪武装共2789人,除极个别罪大恶极之徒外,经过陆涛一个月的整训和傅晓冲一个月的强化训练,有2732人一举转化为红色战士。他们大部分独立编成为三个主力营,小部分特别优秀的被选拔到突击营,混编到各个主力连队当中。誓师仪式后,匪马大胡子及其少数分子经过根据地管理处审定,由原侦察排提供证据,确属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被依法就地镇压。

突击营大会后,龙啸天也从广州经过其羊尾镇联络点传来他的书信,除了明确表示请孟遥前往广州接受孙文接见,还正式兑现并移交了他在牛头山上的承诺。这份承诺,包括他在羊尾镇及其县城的预购武器弹药,还有他与德国人威廉草签的一份合约。合约上明确写着双方权利与义务,当然核心只有一条,那就是牛头山脉的矿藏。作为补偿,威廉将提供一条当世最好的一条步枪生产线。

孟遥倒很想去拜见一下世纪伟人。可惜一来天公不作美,大雪封山,一来突击营党委也不同意他犯险前往。最后,他只好作罢,以一封致歉信了断了此事。

但大雪虽然封山了,而且眼见就要接近年关,山外仍有人不断闯山。

根据地管理处经过几天调查,最后不得不草草结案。这些人当中,有的是以讹传讹,以为牛头山真有天兵天将下凡,所以有胆大者便三五成群结伴而来。有的则是附近的猎户,本来此刻正是打猎的季节。更多的,则是盼弟原来的手下。他们经过几个月的在外飘泊,大概最后还是觉得山寨好混一些,所以又壮起胆子回山。对于这部分人,孟遥的意见,一般大多都给予放行。个别形迹可疑的,则以驱逐为主抓捕为辅。

对于孟遥的一举一动,有一个人一直暗中关注着。这人不是别人,正是现在恨透了他的盼弟。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在突击营一举拿下两个匪巢之后,盼弟原来死气沉沉的心思又像解冻的冰河活泛起来。

而随着更多的人返回,盼弟不知不觉便彻底又对孟遥有了好感。就在她不知如何去做一次破冰之旅,尤其是越来越多的老部众纷纷归来,她的压力再一次陡增之时,孟遥却再一次主动向她做出了示好之举。在大雪封山的第二天,傅晓冲这个曾经打败了他们的瘟神,将一大批粮食、猪肉和烧酒送到了她的面前,同时还捎来一个口信,邀请她和师爷在年三十那天一起迎新除旧。

现在的孟遥及其突击营,虽依然还没有大富大贵,但经过几个月的奋斗,他们不仅全营都吃上了热腾腾的大米饭,新鲜的猪肉和蔬菜,而且每周末还允许官兵饮少量的米酒用以御寒和助兴,当然烧酒仍然被严令禁止。

望着变脸一般前倨后恭的盼弟,小花应当是此刻山上最为后悔的一个人了。她一个人躲在草屋里,已经偷偷哭了好多次,哭多了,小花不禁变得更加难受起来。她现,她现在竟然想不起孟遥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留在她脑海深处里的他,只是一个模模糊糊笑眯眯的样子。这样一想,她不觉心里更苦了一些。

“不行,俺说啥也要去瞧瞧他,哪怕偷偷瞄一眼都成。”

小花在心里暗暗念叨着,身子便不由自主地往根据地走去。但常常这样无意识地走到一半,又总会在半道上自己清醒过来。醒过来的小花,立刻又会被自己一脸的羞红弄得颠三倒四,在一条飘满雪花的山路上,就这样来来回回走着,几经反复。

这一切,当然逃不过另一双眼睛。

当然,这双眼睛肯定不是盼弟的。她现在哪顾得上小花呀,寨子里突然又添了这么多人,她正着急上火的,思虑着是不是跟孟遥旧事重提,索性一股脑归并到他那里去罢了。可一时间她又找不到合适时机。没有合适的机缘,她张不开嘴呀。

剩下的,就只有师爷那一双老狐狸的眼睛了。

要说除了突击营之外,此刻整个山上能称得上智者之眼的,也就只有孔学孟这个老夫子。几月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他的一双眼睛却一点没闲着,一直在突击营周围滴溜溜转着。好家伙,五百多号人站一起黑压压一片,气势惊人。往山野里一分散连个影子都看不见,真是中了邪呐。这不就是传说中的神兵吗?出,则如惊雷滚滚。收,则是狡兔三窟。动,如长虹万里,静,如死水一潭。再后来,五百多人还嫌多了,硬是分出两百来号人,不费吹灰之力便拿下了这里最大的两座山寨。

等等,老夫子得回忆回忆,自打记事起,已经有多少次官军围剿这里,又有多少次被打得丢盔卸甲,狼狈而回。记不清了,记不清了。孔学孟扳数着指头,捻着胡须自个在那摇头晃脑,不时叹息。盼弟不懂事呀,不懂事。放着身边简直就是天赐的归属,还要跟人家闹别扭,真是被猪油蒙了心,看着宝贝去捡驴屎蛋。人家怎么着你了,不就是帮你训兵嘛。药下得是猛了点,可不怕货比货,一堆乱泥还要什么自尊?还好人家没跟咱一般见识,一切都依着咱的意愿,不然的话,哼哼,咱这破寨子还能强过那两家已经是死人的寨子?

咦,那不是小花那死妮子,她那是着的什么魔,像一头眼睛蒙上黑布的小母驴搁那儿推磨呐。

………【第24章、左右之争】………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孟遥带着诸葛盾,听着脚下积雪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不由得停下来举目远眺。这茫茫群山,银装素裹,多好的江山啊,再加上毛伟人这空前绝后的词,此刻应该享受到的应是多么宁静、和谐而安详的一片世界。可恨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弹丸之国,也要跟着那些列强来咬一口肥肉。这个变态的民族,咬人的嘴脸比之其他强盗的丑恶与狠毒,犹有过之。可恨我们的某些国人,过了一百年,一千年,也还看不清楚这一点。它,就是一头暖不热的蛇,一头喂不家的狼。

诸葛盾跟在后面,不明白自己的营长为何停下来,而且脸上忽然变得怒气冲冲。有什么不对吗?他警觉地看看四周。

这时,孟遥缓缓地弯下腰,慢慢在手中团起一个雪球,在手里握着,然后猛地一弓腰,将雪球远远地抛向山崖。然后,他就一动不动地望着山崖,变得更加沉默起来。

昨天,在他的提议下,突击营召开了穿越以来的第一次党委扩大会。这个提议,不仅得到了陆涛的高度赞誉,还让刚刚加入进来的高志远一下子眼泪巴巴的。两人的这个细节,孟遥看在眼里,虽然心里一阵阵的不以为然,但却很快抓住了这个细节所包含的关键信息。相对于后世,他们在这里应该算是到了天涯海角了吧。或者换言之,他们即使现在为所欲为,也不会有任何人或组织来出面干预或者惩罚他们。可他们为什么还是在第一时间,对党委扩大会这个形式,那么自然,那么兴高采烈地流露出一种浓烈的情感?

其实,在鄂豫蓝根据地成立大会之后,召开第一次党委扩大会是顺其自然的事情。孟遥原本想也就走走形式而已,毕竟长时间不过组织生活到底说不过去。同时,他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想集思广益,将大家集中到一块,认真商量一下,以便找出未来一年的工作重点,最好能搞出一份像后世那样的五年规划。

理由很充分。年关一过就是中国历史最为要紧的1921年,随着党的一大顺利召开,党也就正式宣告在旧中国成立了。而日本内阁,也通过公开支持张作霖的法案,拉开了其建立伪满国的狼子野心之帷幕。

因此,孟遥心里此刻非常的矛盾。

在党成立前夕,他们要不要有所行动参与到历史进程中,或者先期接触一下。

另外,作为未来抗日战场中流砥柱的黄埔军校,他们要不要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在黄埔军校创建之前,先行挑选一些德才兼备、军事素养过硬的指战员,进行必要的整训之后,在黄埔军校成立之际将他们打入进去。

如此重大的问题,当然不能、也不可能是他孟遥一人所能承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