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抗日空降兵电视剧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6部分(第1页)

当然也少不了那位蒋先生。在他光亮照人的头颅之下,一双机警而充满探视的目光,一直都在对他“暗送秋波”。当然,这秋波看上去更像一种买卖,掂上一掂,是有重量的。

还有一个人,也在默默看着孟遥。没错,他就是断剑。

但是,他们只能彼此默默地注视着,甚至连眼神都不能过多交流。

广州到底是大城市,整容技术国内第一。虽然这些都在短剑计划案例中都有详尽的谋划,但从第一眼开始,孟遥还是被断剑吓了一跳。

就在刚才揭幕乱哄哄之际,一个学生军在拥挤中,不经意撞了孟遥一下。开始他并未在意,甚至还拉了诸葛盾一下,生怕他一拳头就砸了过去。可是,当他现撞他的人居然突然亮出了一个只有他懂得的手势时,他才意识到一直还未相见的断剑,竟然就在眼前。

真是受苦了,兄弟。若不是形势所迫,孟遥几乎就要上前紧紧给他一个拥抱。要知道,在他成为断剑之前,他可真的是一个英俊小生呀。

不过,连诸葛盾都没有认出他来,可见他不仅在外形上,就连他的眼神、举止乃至可能残留的生活习性,都被他一点点克服了,由此也足见突击营在断剑人选上是成功的。

只是,这对于断剑本人而言,牺牲的确是大了一些。

好兄弟!

孟遥眼巴巴地用余光感应着在人群中列队而过的断剑,只能将手放在胸口处,极其隐蔽地竖起自己的大拇指,向着一闪而过的断剑,难以觉察地晃了晃。希望他能看到,作为他们的营长此刻能做的,只有这些了。

但是,历史虽然依然像一条大河不可抑制地奔向大海,但毕竟在支流上也被突击营有所改变。所以,断剑已不再不孤独,他将与原来的战友并肩作战。

而这一点,却是孟遥未曾想到的。

在那天黄昏长谈之后,在孙先生不容置疑的号令下,军政部连夜修改了黄埔军校教学大纲,甚至连各兵种操典都做了相应订正。其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在今天一千多人的学生军行列中,出现了五名突击营官兵的身影。

当然,他们是以见习教官身份走在队伍前列。

他们分别是:三连七排长、曾获全军“王牌战士”比武桂冠的关军,五连九排长、号称突击营步战车神的严志,一连五排副、战术能手罗汉秉,二连三排一班副、曾获全师尖兵班长称号的包迅,四连六排上士、步炮能手石小刚。

这五个人即使在突击营,孟遥、陆涛他们也都将他们当宝贝看着。现在把他们一下子都放出来,老实说这还是孟遥第一次单独做出了如此重大的决定。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这是孟遥唯一可以说服自己的一个理由。当然,这也是昨晚临时党委会议最终集体的决议。电文收到后,希望远在牛头山上的陆涛不要暴跳如雷,然后给他戴上一顶政治大帽子才好。

另外两个巨头陆涛和高志远如果知道了作为交换条件,也许他们还会高兴地蹦起来也说不定。

这五个人孙先生虽然成功地要到了手上,但如何使用却毫无预案。

所以,在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孟遥天才地想出了一个新名词:步战合成系。说穿了,其实就是各军兵种混成到一块,由他们根据以往演习经验,再配以突击营现有的战术大纲,与当下的军事配置、实际装备以及人员结构相结合而成。

有了这个套子,即使孙先生再搬出什么军政部长、作训部长等说辞,他也不得不将孟遥杜撰的这个所谓步战合成系,将它亲笔添在了黄埔军校教程上。

想到这个,孟遥就忍不住想捂着嘴巴大笑三声。

想想曾在**序列中不可一世的所谓黄埔土木系吧,从此步战合成系横空出世,那位善于合纵连横蒋先生,将来可要像曹孟德一样经常犯头痛病了。

虽然现在孙先生以及黄埔各方大佬,还来不及细想要设什么步兵科、炮兵科、辎重科、宪兵科,但要不了多久,什么政治、交通甚至无线电科都要应运而生,孟遥抢先搞出一个步战合成系大块头,将来还不是想往里面放什么就放什么。如此轻易就抢到了战略制高点,陆涛、高志远他们总该不会讲什么闲话了吧?

不过凡事都像一面双刃剑,得了便宜的孟遥,却被孙先生轻巧的一句话给拿住了:“孟遥,既然这个理论是你倡的,而且我们都认识到它的重要性,那这个步战合成系只能由你来担纲了。”

“哈哈,”龙啸天在一旁毫无掩饰地大笑了起来。

***,先生就是先生,他想破了脑袋都留不住孟遥,先生只消一句话,孟遥便只能苦着脸乖乖就范了。

可惜,先生后面一句话又让他有些泄气。

“不过孟遥你放心,我们之间的君子协定已然作数。我向你保证,明天步战合成系成了真正的步战合成系,明天你就可以走。当然,你如果想将它拖到明年完成,我也愿意。”

“请先生放心,用不到明年。”

孟遥使劲揉着鼻子,还得做出一副笑眯眯的样子说道。只不过他心里的话,却不会说出来的:等到明年,要他跟着北伐呀。等到明年,让那位后来居上的蒋先生大开杀戒呀?不,红区支队必须继续走下去。至于他嘛,现在黄埔军校混几个月,找几个名人拜拜把子,似乎也是不错的选择。

………【第119章、校长命令】………

如历史上生的那样,黄埔军校成立几月后,孙文便离开了广州赶赴北平、上海等地,从此再也未能回到这片让他梦想成真的土地。当然,最终他也没能看到他亲手创造的军队取得了北伐胜利。

在他离开广州前,蒋先生再次被委以校长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