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许杰短篇选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6部分(第1页)

瞪口果。等警车一走,大家才哄地将李旦围了起来,询问究竟是怎么回事。

原来李旦对姐姐的暴死很是怀疑,在送尸体去火化时,就要求公安局验尸,解剖结果,果然发现李贞胃里有大量安眠药,证实系中毒死亡。

大家听了李旦的话,仍觉半信半疑。当初吴德家境贫困,李贞不顾家庭反对下嫁给他。十多年来,两人关系一直很好,吴德为什么要害死她呢?

原亲当初吴德对李贞确实感激涕零,但是后来,吴德发现李贞患有不育之症,便认为李贞下嫁于他,是存心要绝他后代。于是,由感激而到怨恨。然而,吴德是个喜怒不上脸的人物。尽

管他提出要和李贞离婚,深更半夜想方设法折磨李贞,可是白天仍象无辜一样,恩恩爱爱,同出同进。

李贞是个笃信命运而又十分爱脸面的女子,她是自愿下嫁吴德,现在遭此冷遇,父亲兄弟面前不敢流露,乡邻亲戚跟前强装笑脸。她甚至还觉得自己不能为吴家生个孩子而问心有愧!

吴德见李贞不肯离婚,眼看自己年岁增长,顿生杀妻之念。那天夜里,他把大量高效安眠药给昏睡中的李贞吃了,终于将她毒死。至于三条蛇,是他特地从捉蛇人手里买来的,拔除毒牙

后,精心策划的一场恶蛇勾魂丑剧。

勾魂记到此真相大白,皮匠阿四捶着脑袋说:“唉,想不到这个衣冠禽兽,利用迷信来杀人啊!”

红痣客巧诫“石单刀”

明末清初时,在山东究州县外的八王庙村,有一位姓石名云的青年,他父母早逝,单身一人,靠耕种几亩薄田为生。

石云到了二十岁,长成了一个脸如银盘、目如朗星的堂堂棒汉,又结交了江湖上一些朋友,练就一身拳脚棍棒功夫。尤其擅长单刀,堪称出神入化。于是,便开了个“石云刀班”,收了

四个徒弟,干起了保镖的行当来了。随着岁月的流逝,在江湖上“石单刀”的名声越来越响。他走南闯北也确实未遇对手,心里不由沾沾自喜,便决定把“石云刀班”改名为“天下第一刀馆”。

一天,石云教徒弟们练武之后,正在堂上饮茶,忽听门下传报,门外有一眉间有颗红痣的老者求见。石云心想:一个老儿找我何事?便说不见。第二天,老人又来求见,石云仍然拒不见

面。谁知第三天,老人又来,因石云出门会客,又没见到。老人生气了,要过笔墨纸砚,“刷刷”写下一首打油诗,投笔而去。

石云回来,徒弟们把诗递上,石云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天下单刀岂称头,

外嗟内叹别有由,

有限空空如盲子,

天长日久悔加羞。

石云看了,气得把诗稿撕得粉碎。

隔了两日,那老头又来了。偏赶上石云外出押镖,四个徒弟一齐上前围攻老头。那老头微微一笑,只转了个身,那四个徒弟便倒在地上动弹不得。

石云回来听了此事,气得暴跳如雷。转而一想:一个古稀之人,能如此轻松地把我四个高徒打倒,看来是来者不善。

石云想来思去,难咽下这口气,他要雪耻,决定离家出访,寻找那个眉间有一颗红痣的老头算帐。

石云走出山东,逢街摆摊,临市搭台,卖技练武。一路上他那拳脚使人佩服,他那单刀技法谁见了都拍手叫绝。一晃两年,不但没找到,甚至也没听人说起江湖上有什么红痣老人。他不由暗暗揣测:大概是徒弟们眼花看错了;再不就是此人看到我刀法精熟,不敢露面放肆了。石云想到得意时,竟独个“哈哈”大笑起来……这天傍晚,石云来到山西太原西乡一个偏远小村。此时他已囊中空空,又饥又渴,便打定主意,在此村过宿。于是他来到小村子中央,扎下地摊,耍起武术来。开始围观的人很多,可是渐渐地人都走光了,仅剩下少数青年和一些孩子们。石云只得施展他的单刀绝技来争取观众。谁知来了一趟滚地十八法,却也无人喝彩。他又走了趟云横秦岭,仍然无人叫好。石云无奈,便使出自己的压轴好戏——单刀云卷峨嵋式。

石云手握单刀,向围观者抱拳说道:“各位父老乡亲们,俺石云乃山东究州人氏,今日到此,想挣碗饭吃。现在俺给大伙儿走一趟单刀,也叫大伙开开眼界。如果大伙儿有不信俺单刀技艺,可在俺起刀之后,往俺身上泼水,若有半点水星泼到俺身上,俺就不叫石云,就叫石滚子,哈哈哈……”

听他这么一说,从人群中站出一位青年,说道:“姓石的,我看你也是莲藕孔里过风,是半通不通的货,我来试一试!”

石云大笑着说:“真看不出,沟沟汊汊里的人,说话也这么损。好吧,来!来!来!”

石云说完,便摆开架式起刀,看的人仍不言不语,冷眼旁观。那个青年,当真提丁满满一柳灌斗子水,就在石云把单刀的架式耍足之后,猛地朝他身上没去,只听“哗”的一声。没想到这一斗子水竟全泼在那快如疾风般的刀片上,待石云收住刀势,人们再瞅他身上,真的没沾上一滴水。石云抬头再找那个青年,却不见了,他放下刀,不禁得意忘形地大笑不止,自吹自擂起来。

正当石云在卖艺耍嘴时,那个青年又来到人群边,身后还跟来一位白发老人。那老人见石云一边大笑大叫,一边舞动单刀,不由面带微笑,频频点头。他伸手接过青年人打来的一柳灌斗子水,悄声叮嘱了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