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烟雨杀在线阅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部分(第1页)

名家评论

这个故事余味无穷。对于生活在现实中的人们来说 这是一个偷得浮生半日闲的白日梦 能从中得到快乐的人是有福气的人。因为享用这隐密的快乐 所以理应向《烟雨一蓑江海风》致意。

——著名才子、《江湖外史》作者 王怜花

本书的别出心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文斗和武打的结合 由和平的商战最后不得不发展为武装决斗;第二是和平与暴力的结合 除了对武功的追求 人物更多的光彩是其智慧和心机的力量。而在这样匠心独运的叙述中 于恍惚处、于细微处 人性如影 实实虚虚 相当精彩 的确是在金庸、古龙之后武侠中对人性描写的一大进步。

——武侠研究专家 西南大学中文系教授 韩云波

偷闲一夜,读罢《烟雨》,爽哉快哉,意犹未尽。懒忆武林往事,却怜烟雨平生。虽历练江湖,仍为之动容。

——孔庆东(人称“北大醉侠”,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三十岁不到的周郎,已经出版了二十余部作品,共计五百余万字。这个了不起的成绩,很像他为自己找到的“周郎”这个名字——少年有成,小乔初嫁,春风得意。……1995年9月,新成立的中国武侠学会,将“银剑奖”(金剑奖空缺)颁给他,同时获奖的另两位作者分别是极负盛名的温瑞安与于东楼,周郎在内地武侠创作圈的独一无二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木剑客(原《今古传奇·武侠版》主编)

。。

作者简介:

陈苍(又名周郎),1969年生人。国内著名武侠作家。陈苍1995年曾获中国武侠学会首届中华武侠小说大奖“银剑奖”,当年与他一起获得此项殊荣的是香港作家温瑞安与台湾武侠作家于东楼。获奖的陈苍年仅26岁,已完成20余部近500万字的武侠作品,被视作武侠写作的神童与奇才。

陈苍的作品人物形象丰满,文字优美生动,开大陆新时期武侠写作之先河,被认为是新武侠创作由港台进入大陆的标志性作家。十年前成名之后,陈苍一直未放弃武侠创作,在闭门修炼六年后,又推出了这部堪称卓有新意的力作《烟雨杀》。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刻写江湖世界中的胡雪岩

周郎武侠作品《烟雨杀》近日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强力推出。该作是国内第一部以商战为题材的武侠小说,作者在传统的江湖恩怨仇杀之外,别开新篇,着力刻画在明末江南商场竞争中的侠客群像。

作者周郎,是国内著名武侠作家,1995年中国武侠学会首届中华武侠小说大奖“银剑奖”,当年与他一起获得此项殊荣的是香港作家温瑞安与台湾武侠作家于东楼。获奖的周郎年仅25岁,已完成二十余部近五百万字的武侠作品,被视作武侠写作的神童与奇才。

周郎的作品自创江湖格局,由市井到庙堂,去寻找江湖演进的新的动力,其作品人物丰满生动,文字优美生动,开大陆新时期武侠写作之先河,被认为是新武侠创造由港台进入大陆的标志性作家。十年前成名之后,周郎一直未放弃武侠创作,最近推出的《烟雨杀》就是一部卓有新意的力作。

《烟雨杀》中的故事发生在繁华似锦的杭州城里,围绕着海盐、丝绸、酒楼等产业,江湖帮派徽帮与天目派,展开了一场错综复杂的争斗,在这一场双方参与,并引起官府密切关注的博弈之中,面临着信任危机的徽帮新任的帮主、主人公岳乘风能带领兄弟,鉴别卧底,练成神功,安抚娇妻,实现他的江湖梦想吗?

作品故事细密激越,富于变化。情节生动,深沉优美。文字清新秀丽,出神入化。在柔美的江南春雨里,展现出来的刚强与铁血的风格,在激烈的冲突中,刻画出来的友爱忠贞的帮会兄弟的群像,尤其令人难以忘怀。作者由传统武侠出发,在题材上推陈出新,精雕细刻,在新武侠与奇幻当道的时代,他的努力显得尤其可贵。

第一章 那天晚上(1)

天终于放晴了。

正是中秋。 清丽的月华笼罩着八百里洞庭,月光如水,水光接天。

岳乘风缓缓扳动双桨,小船悠悠,滑行在波平如镜的水面,安静,而且平稳。

她斜倚在船头,左手扶着船舷,右手探进水中,自水中撩起,便有一串串水珠自她纤秀的指间落下,宛如亮闪闪的珍珠。

岳乘风竭力控制着自己,但他的目光却一刻也无法自船头处移开。如醉、如痴、如狂。

直到现在,他仍不敢相信她会主动接近她,在他经过大半年徒劳无功的努力后,已感心灰意冷时,约他“泛舟洞庭”,而且,是在这样的一个夜晚。

她叫鹿琳,是雄踞湖广的中原武林重镇白鹿矶鹿家堡堡主鹿天鸣的爱女。

鹿天鸣与湖广都指挥使李震一向私交甚笃。

今年初,李震与右都御使项忠奉旨提兵二十五万,进剿盘踞荆襄、自封太平王、从者十余万的悍匪刘达,鹿天鸣也尽出堡中精锐,随军协助。

这些情况,岳乘风都是后来才知道的。那时,对鹿琳的痴情早已像一团熊熊烈火,燃遍了他的心,冲昏了他一向理智而且冷静的头脑。

如果将威名赫赫的白鹿矶鹿家堡堡主的千金比作一只“天鹅”的话,他这个小小的把总可不就是一只不折不扣的“癞蛤蟆”嘛!且不论朝廷在其他地方的驻军,但只这次进剿荆襄叛乱的二十五万官兵里,官居“把总”的,只怕绝不会少于六千人。

但命中注定,他会陷进去。自看见鹿琳的第一眼起。

那是初春的一个午后。细雨霏霏。

岳乘风奉命率领他手下那支二十来人的小队在大营四周巡逻警戒。

虽说进剿荆襄的第一战便大获全胜,岳乘风在巡逻时却不敢有丝毫的麻痹懈怠。在岳乘风看来,这一仗,官兵并没有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胜利。因为仍有数千叛匪冲出了重围,越过亭子山,向西遁走了。

正是在亭子山下,沮水河边,他看见了鹿琳。

在如丝的碧草、丛生的灌木和如织的春雨中。她没有戴斗笠,没有披蓑衣,一身粉红的衣裙半已淋湿。岳乘风似乎看见亮晶晶的水珠自她细密的发际滑落到脸颊边。

她捧着一大簇野花,跑过舒缓的山坡,跳过河岸,跑到了河滩上,宛如一只轻盈飞动的彩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