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风起京师全文免费阅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章(第1页)

自那以后,官家便觉得离不开他,到哪里都要求他时刻跟随。

大军最后还是突破了匈奴人的包围,只是去时三十万的人马,回来时只剩下了六万。惨败而归到了朝堂,当初争储时就是对手的齐王蠢蠢欲动,联络了驻扎在京外的五万人马,又和九重宫里的人里应外合,意图篡位。

那时候他初回京师,羽翼未丰,调度不了京师各路力量,能做的只能是守在官家的身边,护住他的安危。

宫外面,都是丞相的功劳,拿着天子令牌,冒着被当众绞杀的风险去找虎贲营。也不知他是怎么说的,虎贲营最终听令遵旨护卫京师,硬是守住了城门一夜,外面那五万人没有攻进来,里面已经杀了个血流成河,砍下了齐王的人头。

宫变过了,丞相的地位更加不可撼动。丞相是曾经的帝师,后来又成官家的了岳丈,再后来又对官家有了救命之恩,那点心思就越发膨胀,便有了在朝堂之上屡屡冲撞官家的时候。

官家的不满一日日积攒,攒了六七年,却始终不能拿丞相父子两如何。如今也只能命他看住他们,监视他们。

若说今时今日官家身边还有谁能信任,除了当年跟着他一块儿出逃的太监福全,就剩下他了。所以官家将他最后能依仗、能傍身的东西——整个京师的防务交给了他。

当他出现在街上,一身黑色盔甲,所到之处不用清道就立即有人让出道来。在那些民众的眼里,他不是护卫京师安全的,相反地,他是杀人如麻的恶魔,是茹毛饮血的怪物。

他不屑去解释,不屑去跟他们说。他们如何看他对他又有什么影响,只要他能得到他想要的就够了。

时局表面风平浪静,其实早已波涛汹涌。他要想办法在这动荡的时候保全自己,保全亲人。

他走了好一阵子,从玉兰院到他住的揽月楼之间来来回回地踱步。忽地想起手中还捏了一只长长的盒子,才想起来这是舒窈那丫头宴中离席后落下的。

沈瑜送给她东西的时候他看的清清楚楚,见她满脸怒容,不知道是为着什么。他本来只是好奇,想看看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等打开一看,纯黑的盒子里趁着红绸,红绸上躺着一支暖意融融的白玉簪子。簪子雕成了半开着的玉兰的样子,一看就是价值不菲的极品,倒是和她很是相配。

他心里不高兴了,这沈瑜小小年纪,送人家姑娘什么不好,学那些纨绔们送这东西。也不知道那姑娘知不知道男子送女孩子簪子是什么意思,幸亏没到她手上,若不然……

他心里忽然一阵乱,若不然怎么样?他不想想了,反正就是不称意,不舒心,不高兴。所以,当余老夫人屋里的丫鬟把这东西拿给他后,他就不想还给那丫头了。拢在袖里,捏在手里,真想直接扔了出去。

夜色里,舒窈那双又黑又亮泛着水光的大眼睛似乎出现在了眼前,看着他的时候似乎总有些惧怕。他忽地想到了什么,对身后的赵飞勇说道:

“街上那些关于我很吓人的传言,就不要往府里传了。”

求月票推荐票,都没的话给个评论

第39章寒冬雪(3)

赵飞勇有些纳闷,到底是哪些吓人的传言呢?传言有好几种,一种是大将军凶神恶煞,是能唬住夜啼幼儿的存在,另一种是大将军不好女色,年龄老大了还保持单身,再有一种是大将军尊卑不分,连自己的亲哥哥也不放在眼里。

这三种在他看来都算是吓人的,即这样,那就是都不能传进来了。

他迟瞪着应了一声,跟在沈君琢后面进了揽月楼。

第二日都要早起,沈君琢更是负责新年朝贺的人,到的比旁人更要早些。本来这是礼部的事,但整个九重宫内的防务都是他在管,礼部的人早起连宫门都进不去,更别说打理这些繁琐隆重的典礼了。

国公府里很早就开始有人活动,天还没亮,一辆辆马车就驶出了府门。

舒窈倒是难得地睡了个懒觉。刘妈妈等在外间始终听不见动静,想想此刻也没什么长辈要拜,也就随着她睡了。等她睁开眼睛,天已经大亮了。她在榻上躺着,伸了个懒腰,觉得可真舒服,一点要起的意思都没有。

刘妈妈听到了声音,开门进来,笑着将她从榻上拉了起来,道:

“哪有这么睡的,小心睡懒了骨头!再说,快起来吃点东西,大早上空着肚子可不好。”

舒窈只得坐起来,秋霜端着热水进来了,放下铜盆,先帮她穿衣服。她又嫌弃衣裳短了,衣裳肥了,颜色搭配的不好看。

秋霜将衣裳往怀里一揽,道:

“我的二小姐,这会子你让我从哪儿给你弄来新衣裳呢!”

刘妈妈提起衣裳在她身上比划了比划,果然见都短了一些,才发觉这一年舒窈又长高了不少。

“不碍的,去翻翻靠墙的那个柜子,我记得才到的时候,我托许妈妈给二小姐买过一套大一些儿的衣裳。”刘妈妈说道,指着秋霜去翻柜子。

舒窈自己起来了,不顾形象地打了个哈欠,轻轻拍了两下嘴巴才走到铜盆前洗了把脸。

刘妈妈过来给她上面脂,那膏子抹到她的脸上,只觉得指尖滑腻腻的,温暖又细腻。刘妈妈笑道:

“小姐这肌肤,又细又白的,哪里像小时候,像个小毛猴儿。”

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