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风起京师全文免费阅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章(第1页)

刚刚失落的心这会子又回到了原位,舒窈笑着道:

“烦请转告九叔,我会一点,下的不好,若九叔不嫌弃,明日舒窈定会来揽月楼。”

小厮点头施礼,看着她们离去。

回了玉兰院,已经是午膳的时候了。舒雅见舒窈回来,吩咐传膳,又笑着问道:

“去了哪里逛了?外头冷不冷?”

舒窈道:

“从梅林那边去了东府,东府可真大,特别是那片湖。”她犹豫着要不要将和沈瑜的那些事告诉姐姐,又怕姐姐要为她多操心,想起当初余老夫人专门叫她过去,叮嘱她万事不要往姐姐耳边传,若因为她的事还要让姐姐烦心,万一再动了胎气,罪过可就太大了。

想了想,还是决定不要说了。可一直以来对那位九叔的疑惑总萦绕在心头,今日见了他,又觉得他像变了个人似得,就忍不住问出口道:

“姐姐,你再给我讲讲九叔的事吧,今日我的靴子湿了,留在他的揽月楼里等刘妈妈拿换的,九叔还约了我明日去陪他对弈。”

舒雅抬了抬眉头,脸上露出惊异的神色。沈君琢虽待沈彦亲和,连带着对她态度也不差,可绝不是个热情好客的人。相反,她总觉得他身上的冷淡和疏离拒人千里之外,明明知道他不是个恶人,也还是无法和他走近。她很难想象舒窈怎么和他相处,还能得他邀请去对弈。

不过,像他那样身居高位的人,心思都是难以捉摸的。舒窈和他认识倒不是一件坏事,以后不论是娘家也好,婆家也罢,万一有个走窄的时候,提起现在的交情,或许还能请他搭一把手。

想到这里,倒也释然,笑着道:

“我对他也不甚了解。老夫人是老国公爷的继室,只生了九叔一个。听你姐夫说,九叔自小就极具才名,九岁的时候,做了一首《菊赋》,震惊了整个京师。老国公爷当年迟迟不立世子,人人都说可能是在现在的国公爷和九叔之间举棋不定。后来老国公爷过世,九叔忽然就去了北境,一去几年毫无音讯。那会儿老夫人对国公爷夫妻两个都怀恨在心,认为就是他们逼迫的九叔去了北境。不过好在过了几年,九叔与圣驾同归,一时风光无限,无人能及,老夫人对国公爷和蒋夫人的恨才慢慢淡了一些。”

舒窈听了若有所思,怪不得东府和西府分的这样清楚,西府的人住的这样紧紧巴巴也不能分到东府去,也怪不得余老夫人看起来那样年轻,她还以为她有什么保养的秘方,原来年纪本就不大,有了九叔那样省心的儿子,心情好了,倒显得比蒋夫人还要年轻些,怨那一句“老夫人”生生把她叫老了。

春桃和春霞已经领着人将午膳摆好了,来请她们二人。舒窈扶着舒雅从榻上下来,慢慢走到桌前,缓缓坐下去。

舒雅的身子越发沉了,行走坐卧更加小心翼翼,生怕磕着碰着,担着一万个小心。舒窈先扶她坐下,自己才坐到她的身边。提起筷子,扫了一眼站在旁边的下人,众人都在,唯独不见许妈妈,就好奇地问道:

“怎么不见许妈妈?”

春桃笑道:

“许妈妈家去了。大奶奶体谅下人,今儿是大年初一,许她回家去和儿子儿媳一起过年呢。”

舒窈听了笑道:

“许妈妈倒是个有福气的,到了京师也能和家人聚在一起。”

之后就没有再说话,二人安安静静用了午膳。

按着国公府的规矩,因着大年初一一大早要往宫里去,府里的人以及亲戚们互相拜年就安排到了后半晌。等过了晌午,国公府里热闹了起来,来往的人络绎不绝。舒雅不能带着舒窈出门,怕她出去早了被人冲撞,硬是让她等了又等,才打发春桃、春霞等人都跟着,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去了甘棠院。

第47章纵横间(4)

从甘棠院出来,又去了得意居。期间碰上了给舒雅做媒的武阳侯夫人,见了她不免拉着她的手感慨一番,刚要掉眼泪,就被旁边的人劝住了。余老夫人的娘家忠威伯府来了一位夫人,带着两个十来岁的姑娘,一个是嫡出的五小姐,一个是庶出的七小姐,嫡出的那位个子很高,另一个身材却很匀称,也都长得如花似玉,标志的很。

还有很多亲戚朋友,众多的夫人和小姐,站了满满一屋子,比昨日里来的还要多出许多来。

那么多张脸,舒窈记不清人,转过眼就忘了谁是谁,要不是刘妈妈提醒着,她连忠威伯府的那两个姑娘也记不住。

好不容易捱到了晚上,席散了,舒窈扶着刘妈妈的手往回走,只觉得浑身都累,不比当初坐马车来京师多少。一时回了玉兰院,看了舒雅,知她晚膳用的尚可,也没什么不舒服的,方放了心,才回了自己屋子,洗了洗,倒在榻上就睡了过去。

初二的一早,要不是刘妈妈去叫她,舒窈就要睡过了头。她从榻上猛地坐起来,还有些迷迷糊糊,辩不清身在何处,楞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还要赶紧去余老夫人的院里请安,还有更重要的事——约好了要去揽月楼下棋。

想到这个,舒窈慌慌张张地让秋霜给她穿好衣裳,洗了把脸,刘妈妈给她上了面脂,再要给她上粉的时候那粉却还不如她的肤色白。刘妈妈看着不大舒服,又要给她擦了,舒窈心里急的什么似的,干脆重新洗了把脸。

折腾了一阵,总算是好了,匆匆吃了几口就往甘棠院里去。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