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混世三国实体书版本有哪些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部分(第1页)

!?br>

乐进圆眼急瞪,大吼道:「所以我们只能眼睁睁看司马家的人把功劳都占光了?我不是贪功,但这机会是李典用命挣来的,我怎么都要去杀些东吴水贼解气!

「况且,刚才那个传令兵在下头说过,东吴大将皆中我军埋伏,没有人带领,难道孙权这碧眼贼要亲自带兵攻合淝?」

乐进语气激动,可却说不动张辽。张辽回首看向和州,语气平淡:「你想解气,东吴何尝不想?你应该还记得那个假扮藩宫的家伙……东吴计谋层层迭迭,当初我们以为东吴必败无疑,太史慈非死不可,谁知道东吴有回天手段?我们不得不防……

这仗,我们不打。」

张辽说的在理,可乐进心中怨气吐不出来,只能蹬地泄愤。

张辽想了想,便将怀中信件取出,交给乐进:「曹植大人允诺,李典留下的独子李晃官升侍郎,即刻调回国都,以后再也不会让他出来冒险。你把信交给李家,隔几天安全了,我派人送他们回去,相信主公会好好对待李家后人的。」

乐进把信接到手里,默默走下登城梯。

在这乱世,主子能为一个属下的阵亡写信谢罪,这已经是天大的恩德,何况曹植还承诺李家人此生无虞,这样,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张辽独自在城头吹风,他望着和州自言自语:「李晃呀!当初不听你父亲的劝,谁知道竟害了你父亲,如今你父亲已死,希望你好自为之,为李家留下香火吧……」

和州城外,距曹植大营一里处,战火迅速蔓延。

毒士贾诩带着义子郭奕在一处高丘上掌握两军战情,不时有快马从高丘上窜下,这些人要赶去大营跟司马懿回报战情。

为求耳目通达,贾诩的行军营帐已经给拆的只剩几根支柱,他坐在方桌前,只要抬头望去,就能看到不远处东吴跟曹操两军的战况。

一旁,郭奕按照探子的回报,将战情以朱笔注记在方桌上的大地图,然后由贾诩细阅,决定将哪些情报送给司马懿知道。

这场仗,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时辰,郭奕手中朱笔始终没停过,他又写下几字后,被贾诩拦住:「东吴军的战斗力依旧是不可小觑,但此刻,要担心的是东吴,不是我们,只要大营内的战斗一结束,我军倾巢而出,东吴就只能等着溃败……不必再记录了。」

贾诩像和往常一样,考校起郭奕审度时势的分析能力:「我们来做「整地」的动作吧,奕儿,你先来。」

郭奕脑袋转过几圈,慢条斯理道:「义父,东吴这次四路并进,如果我们没有识破东吴假冒败军的计谋,让他们狡计得逞,之后大营一乱,外围再攻,曹植大人身陷危局,张辽就得出合淝救援,到时候,不管张辽救不救得到人,再回头,合淝已成东吴的囊中之物。

「不过我们将计就计,将危机化为转机─东吴四路兵马,其中以大营里黎聪跟凌统一路最弱,此路我军必胜无疑。至于其它三路,左路有许褚、夏侯渊、夏侯惇三位将军,比甘宁和太史慈绝对胜上一筹,右路有五子良将的徐晃、张合跟高览将军严阵以待,对上周泰、蒋钦,可说是有胜无败。

「最后,中路的臧霸、文聘两位将军,他们所占地利最好,战前又多设陷阱,尽管两人对上东吴的徐盛、丁奉,胜负只是五五之数,但诸多优势相加下,仍占较大赢面。以孩儿的看法,此战我军虽不能说完胜,仍可称上大胜局面!」

郭奕每说一句,贾诩就不由点头,听到最后,贾诩目光已从战场转到郭奕脸庞。

贾诩的好友郭嘉,临终前将独子托付给贾诩,到今天也有三年了。三年时间,贾诩让郭奕从一个文弱书生,变为今日的称职谋士。

郭嘉呀!当年我欠你的,如今可都还清了,你说要请我喝的酒,却只能等到我驾鹤西归时,才能实现了……

贾诩心中感叹,嘴上却对郭奕的表现没有丝毫赞许:「好了,「整地」的功夫是谋士最基本的能力,接下来,我来教你「布子」吧!」

高丘上,贾诩、郭奕以这场战争的调度作为棋局,揣摩着每一颗棋子的调度。

高丘下,没有那分淡娴雅致,有的只是撕心裂肺的嚎叫,跟残酷剧烈的厮杀。

「甘宁!你那边怎样?有没有办法抽手帮忙?」出声问话的是太史慈。

战火间,两名大将经过几番冲杀,如今两人正背靠着背,紧盯着四周的曹兵,抓紧时间喘息着。

连番恶战,甘宁早杀红了眼,他粗着声回答:「操!你以为夏侯兄弟是吃素的?老子还差一步才踏入天人,现在两个龙将就已让我手忙脚乱,你还想要我帮手!」

甘宁话一说完,就听到苍鹰怒吼,赶忙将身前横江锁链舞出一条龙影,当的一声巨响,险险挡住了夏侯渊的苍鹰吼后,急忙吼道:「咱们这路被包饺子,周泰、徐盛那两路,又是什么情况?」

四周战况仍是胶着,太史慈道:「我给许褚缠着,情况跟你差不了多少!想来他们两路也是同样……还真给胖子说对了,咱们想帮他,还得先顾好自己!」

甘宁刚转头要回话,就听耳边又传来苍鹰嘶吼,太史慈迅即拉弓,在空中飞舞的苍鹰立刻被射下:「都督没有消息传来,我们得继续撑下去,胖子只能自求多福了。」

甘宁听到这话,浓眉不禁紧皱,眼角余光瞥向了曹植大营的方向。

好兄弟,你要撑下去呀……

「操!撑不下去啦!」胖子大吼。

曹植大营里,万名曹兵层层将百来名东吴士兵围在圈内,胖子跟曹植,则在中间的一块空地打了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