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未央金屋赋不写了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1部分(第1页)

没过一会儿,对话声就远了,沉寂了……

~~。~~。~~。~~

~~。~~。~~。~~

“哪……”

阙门氏从屏风旁转回来,走到窦太后斜对面的席边,双膝并拢跪坐下:“从母,从母呀!”

“嗯?”

窦太后漫不经心地回应,在座位上挪动了一□子。

女史见状,会意,取过只凭几。阙门王太后顺手接过,细心地轻轻塞到窦太后腋下:“从母,阿娇敏慧……”

“然也,”

窦太后惬意地靠在凭几上,缓缓点点头,舒心地笑着:“天子尝曰,阿娇‘性聪惠,行妍详’。”。

‘皇帝都这么说过?那就更没错了!’

于是,楚国王太后认为自己就更有理由大加夸奖了:“今阿娇之慧,大汉诸贵胄侯门之内,无能出其右者!”

“呃?”

前头还附和地点头,听完这句,大汉皇太后顿住,凝眉沉声反对:就算是作为亲戚的偏爱之辞,这样说,也嫌夸张了!

说阿娇聪明,她同意;可说阿娇是大汉贵女第一聪明伶俐,就太过了。

大汉贵族多多,高门林立,大家闺秀数不清有多少。别说整个汉帝国了,即使把范围局限在京畿之地,阿娇也没法说是优秀到独一无二——比阿娇心灵手巧者,有之;比阿娇能言善辩者,亦有之。

“从母,从母!女子之‘慧’……岂在口舌之间?女婢之工巧?”

阙门王太后见窦太后一脸不赞同的神色,干脆膝行两步,挪到窦太后边上阿娇刚才的位置——她认为,所谓聪明,有些人是聪明在表面,有些人则是聪明在内秀。

前者看似千伶万俐,其实流于肤浅。

比如魏其侯那个小女儿,就是第一种的代表。你看她和谁都谈得来,与谁都能玩到一处去,无论男女老幼,个个能哄到团团转。的的确确聪明!

可那又怎么样?

看看我们周围,诸如此类嘴乖舌巧、擅察言观色兼手巧的机灵丫鬟哪家没三五个?有什么了不起!?

“蔓奴!”

窦太后笑骂起来,哪有这样比的?如果让外头那些贵妇们听到她拿贵女比侍婢,非气煞了不可。

“嘻,长乐宫中嘛……”

阙门氏嘿嘿干笑两声,继续往下言道,至于第二种,就比较稀罕了!

这类人,平常也不见怎样特别,可到了重要的地方关键的时候,却总能化繁为简、一针见血。

譬如十九娘这档子事,想她阙门蔓奴一路忙活过来,其中操的心费得神不知凡几,但仍不敢说真正解决了问题。毕竟,就算搬去楚国,也不知秋英表姐能不能适应;而且,从长远看,万一自己走在表姐前头了呢??

倒是阿娇,随便旁听两句,马上就将十九娘和窦绾两人联系了起来。

一个法子,

妥妥帖帖解决掉‘两’项难题——而且,珠联璧合,皆大欢喜!

天啊,可叹她阙门蔓奴从侯门夫人做到王后再到王太后,孙子都有了,想事情的思维竟然还不如一个豆蔻年华的深宫室女,真是白白活了几十年!

“蔓奴,蔓奴,汝自谦矣!”

窦太后唇边露出一弯骄傲的笑意,但嘴上还是不忘谦虚地阻止阙门表侄女:阿娇这回的表现固然非常出色,但谁没灵机一动的时候啊?一次而已,不宜高估,不宜高估。

“非也,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