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天龙之帝王道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秦公破阵词(第1页)

弱冠之年辞乡别,东去神州三千里。

举目四望无一亲,幸得奇缘结棣华。

江城烽火连正冬,朔雪纷飞掩黄土。

八百义士揭竿起,元武奋剑诛暴秦。

龙旗飘扬西南日,山河重耀大统光。

千围万困犹绝路,逆境方显英雄色。

岂曰无衣与同袍,共执坚锐弃死生。

云山落阳似血艳,萋萋荒原累白骨。

彳亍回首复无言,清酒一盏祭英魂。

月下寒光彻长锋,将军单骑赴金陵。

古今过客瀚无涯,唯有英桀留青史。

十年浴血号修罗,龙骧之名扬四海。

银枪啸云当无惧,裁星熠熠慑敌胆。

武康闻风应变色,冥冥既定何复言。

丹心如铁坚不移,此志百炼亦无瑕。

天地自有浩然气,相代乾坤荡浊尘。

注释:

1。弱冠之年辞乡别:指秦国公代天浩自小生长于西方龙族皇都亚希恩,后因继承皇位一事被迫逃离西方,只身前往神州大陆。

2。幸得奇缘结棣华:指代天浩与周元武、赵羽于江州相识,机缘巧合之下三人意气相投,结拜为兄弟。

3。江城烽火……元武奋剑诛暴秦:代天浩三人结拜为兄弟后周元武暗中筹划多时,于同年十一月在江州城揭竿起义。

4。龙旗……大统光:江州起义后,周元武集合江州附近的所有反抗势力,编制成军,号“天龙”,为旧秦西南部的第一大起义军,其部队口号为“天龙翱翔,山河大统。”

5。千围万困……弃死生:自天龙军建立,秦帝国集结西南的十之七八的军力围剿天龙军,在周元武三人的带领下,短短一年内,天龙军与秦军历经大小战役数十场,以伤亡三万的代价脱离了秦军的包围圈,与帝国南部的起义势力汇合。

6。云山落阳……祭英魂:此处描述的是天龙军与秦军发生的,也是秦帝国与所有起义势力发生的最大规模的战役。天龙军此刻被分为两部,其中十万人跟随周元武前往神州南部参与起义势力的集会,剩余的五万人跟随代天浩与赵羽隐藏于云山,由于内部叛徒的出卖,秦军抓住了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集合十七万军队包围了云山,意图在周元武来援救前全歼这一部分天龙军。然而在代天浩与赵羽的指挥与全体天龙军血战之下,他们突破了秦军的包围,成功会合,随后完成了叹为观止的反包围,全歼十七万秦军。于此,秦帝国彻底失去了对神州大陆西南部的控制。天龙军的威名响彻大陆。

7。月下……金陵:指秦帝国在云山之战的三个月后向周元武抛出了招安的橄榄枝,许周元武以世袭异姓王,统帅西南一切军政事务,可带甲三十万,位仅次于秦皇。并以此为基本待遇邀请周元武前往秦将秦天的驻军地金陵展开谈判。周元武本想亲自前往,但出于安全考虑,由代天浩代替周元武出使。代天浩于月夜之下单骑前往金陵大营,完成了天龙军与秦帝国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谈判。

8。十年浴血……扬四海:在江州起义建立天龙军的十年后,天龙军成为了天下义军领袖,被尊称为“周王”。周元武成为了有实无名的大陆统治者。为了表彰其属下这些年的功绩,尤其是代天浩,其在这十年期间达成了百战百胜的惊人战绩,杀敌数达到数十万,被秦军称为“杀神”、“修罗”……周元武封代天浩为龙骧将军,赐翔龙银甲。以彰显其地位之高。

9。银枪……慑敌胆:此处指的是周元武手下的两位大将——也是他的两位结义兄弟,代天浩与赵羽,赵羽使龙胆啸云枪,代天浩使裁星长剑。表现两人的赫赫武功与绝世威名。

10。武宁……何复言:指天龙军起义的第十三年,周元武派遣代天浩领精兵五万攻打秦帝国东都武康,最后一代秦皇秦钰不战而降,秦帝国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