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三生劫是什么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部分(第1页)

随即,抓住宫女不停挣扎的双手,捏在左手中,右手用力向下拉扯着宫女的抹胸。露出大好一片春光。眼中露出一抹很厉。当听到门外太后銮驾的脚步声后,右手毫不怜惜的捏上身下宫女的凝脂般玉兔的同时,把自己的脸深深的埋进宫女胸前……

“景儿……”太后扶着宫女的手,楞在御书房门口。头上的凤钗微微颤抖,红宝石镶金的凤凰仿佛振翅欲飞一般。身边的四个嬷嬷已经自觉的走到书桌旁边,两个拉开趴在宫女身上的明景帝,还有两个架着呆若木鸡,已经不知道如何反抗的宫女往书房外走。

明景帝皱着眉头,挣开“扶住”她的嬷嬷们,冲架着宫女出去的嬷嬷们喊道:“你们要把朕的女人带去哪里?”

嬷嬷们面有难色的集体看向太后,太后叹了一口气,道:“罢了,罢了……带去华阳宫吧”。说罢看了看眉头紧皱的明景帝,挥挥手道:“你们都下去吧。”随即一干宫女太监退的干干净净。

太后看着站在书桌边,脸色一会儿青一会儿白的儿子王明景帝。明景帝是他的二儿子王景略,大儿子在早年的战争中夭折了。先帝驾崩以后,只剩下这母子二人相依为命。

太后叹了口气,摇摇头,朝明景帝走了过去。牵起他的手,朝软榻的方向走去。明景帝不理不睬,只是怒气冲冲的看着太后。太后摇摇头,自己向软榻踱去。

“景儿,”太后背靠着明黄镶黑纹的靠垫坐了下来。

“来,坐到母后身边来”。她拍了拍身边的空位。无奈的朝儿子笑了笑。

明景帝烦躁的看着被宫嬷们关起的门,倔强的站在宽大的书桌前,用脚尖碾着先前被扫罗到地上的奏折不语。

“景儿!”太后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来,别跟母后耍性子,到母后身边来。”她继续拍拍身边的空位,示意让明景帝过去。

看着明景帝依然没有要挪窝的迹象。便苦笑着,扶着软榻的把手站了起来,走到明景帝面前,抚了抚他因为生气而皱起的眉头,轻声道“景儿啊,母后知道,你在生母后的气。”随即搬过明景帝的身子,两人面对着面,“这都多久了,还为了一个女人跟母后置气么?”

太后抬起涂着蔻丹的柔嫩的手,摸了摸明景帝那年轻的脸庞,缓缓的说:“景儿,母后就你这么一个孩子了,你父皇也扔下我自己走了,你是母后的全部啊!你要是再不理解母后,再和母后置气,母后的日子……没法发过了啊!”说完,用手帕掩住眼睛,嘤嘤啜泣起来。

明景帝皱了皱眉头,看着这个一切打着“都是为了你”独断独行的,却又无力去她的抗拒任何安排的女人。心里一把无名火烧的胸中郁结。转过身不看她,烦躁的伸出脚去,狠狠的把地下散落着的奏折梯的到处都是。

太后抬起脸来,看着仍然一脸怒气的儿子,再看看满地的奏折。有些还是完整的,有些却已经被踢的支离破碎了。她再叹一声,在明景帝身边缓缓蹲下,整理起地下的奏折来。

她把被踢的有些褶皱的奏折轻轻抚平,轻声道:“你看,这才三个月,你就淫……”她想了想,措辞有些过激了,于是,停顿了一下,继续道:“你就玩儿成了什么样子。这景阳殿的宫女还有几个好端端的姑娘?母后不是说你什么,只是……”她叹了一口气,把手头抚平的奏章放到一边,去整理另一份,“这些姑娘都扔去华阳宫,母后也没什么好说的。你喜欢就好。但是,你别这么糟蹋自己身体啊!”

太后抬头看看明景帝,见他依旧皱着眉头看着自己。于是,扶着桌子,慢慢站了起来,自言自语的一边说,一边走向软榻坐下。

“母后知道,你喜欢明依兰。母后承认,那姑娘是个好姑娘。可是,他们家没有一个省心的人啊!母后不能眼看着他们明家做大啊!王家的江山,一定要姓王啊……!”

------------------下面是废话-------------------

今天考小路和倒桩,啊~无惊无险啊。交规加上这两门,三百分的总分,本狐以299分高分飞过!灭哈哈哈!你们快夸我!

嘛……新书,收藏很重要~求各位的收藏啊~~(打滚)

嘛……参加新书pk咯~~~求收藏~求点击~求书评!(笑)谢谢~~

第六章 诉衷肠

太后和年轻皇帝为何这样剑拔弩张,这就不得不说说一个叫明依兰的姑娘。在说明依兰之前,要说说明家。

对于大明的开国,明家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明家本不姓明,而姓吕。明家上一代家主,也就是明依兰的父亲吕忠当年在阵前单骑闯敌阵,救下被俘的开国皇帝明烨帝王展。才有大明日后的繁荣昌盛。大明建都以后,明烨帝封吕家长子吕忠为镇国大将军,手握重兵坐镇西南。吕家次子吕义为左丞相,官拜一品尚卿。赐吕家国姓。从此,吕家改吕为明。可以说,整个大明,明家算的上是“天下第一家”了。

这明依兰就是振国大将军明忠夫人沈氏所生。沈氏育有两子一女。明依兰就是明家的嫡女。除了沈氏,明忠还有四位妾。这四位也都是出生于名门望族。之所以甘心做妾,估计这也和明家“天下第一家”的名声脱不了干系。

明景帝王景略打小和明依兰一起长大,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在明家人和先皇有意无意的纵容之下,两人感情越来越好。在满朝上下都认为,明依兰将是太子妃的时候,先皇驾崩了。太子妃的事情也就无疾而终了。

太后中意的,是自己娘家弟媳的侄女,红家的二女儿,红月瞳。红家虽不如明家一样,手握重兵。红家是书香门第。红家世代开私塾授业。朝中不少重臣都是红家的门生。如果能够立红月瞳为后,势必能增加自己的实力。

于是三个月以前,太后将红月瞳带回宫,逼着明景帝封后。明景帝哪肯听从。母子两大吵一架。最后以暂时封红月瞳为“贵人”而终结。

从此,深宫中多了一位“红贵人”,皇帝也不再去慈祥殿给太后请安。也没有去看过那位新晋的红贵人一眼。这两母子也就没有好好说过一句话。

从那天以后,仿若报复一般,明景帝每当听到有关太后的消息,便会愤怒的拿自己身边的宫女肆意发泄。而这些被蹂躏过的御书房宫女,基本上都被遣到华阳宫去“听喜”。若是怀孕的,就被放出来,给个封号,等着肚子里孩子降生;若是没怀孕的,也就被放出宫去,自生自灭。

太后喃喃的对明景帝说着自己的苦衷,想着他们孤儿寡母在这深不见底的宫里,守着天子宝座度过的艰难日子,心中感慨万千。更想起先皇对她的绵绵情意,眼中烟霭又浓了起来。

喃喃道:“景儿啊,你为什么一点都不理解母后的心啊!”她抬起眼睛,望着宽大书桌背后明黄的椅子,无奈的继续道:“母后知道,你在气母后不让你立明依兰为后,可……可……可母后没办法坐看他们家坐大啊!你父王留下来的江山,不能毁在你我手里啊!。”

“怎么办?”她继续盯着那把明黄的崇高无上的椅子,继续自言自语道:“只能借外力啊!外力……外力……外面的不可信,母后不得已,只能去借娘家的力啊!也只有这样,才能保全这大明江山,保全王家的皇位啊!”

听完太后话的明景帝转过头,看了看颓然瘫坐在榻上,目光呆滞的母亲,不由鼻头泛起一丝酸楚。忽然觉得有些内疚。于是,磨蹭到太后身边,无奈的坐了下来,顺着把手边的一盏茶盏递了过去。

…………………………

沁湄醒来的时候,天才刚擦黑。被安排来伺候她的丫鬟麻利的为她更衣梳头,端上来了清粥小菜。领头的一个叫青蝶的丫头笑着道:“姑娘可是醒了?来,大人吩咐奴婢们给姑娘煮了些粥,说是您长久没进食儿,先吃点清淡的。这粥一直给您煨着,暖着呢。您趁热尝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