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三生劫是什么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9部分(第1页)

“这见宫殿是连夜收拾出来的。”皇后四下打量了一下,对慕容琳霜说道:“下人们难免有一些地方没做到位的,妹妹尽管让他们做好就是。”

你现在翅膀硬了,是个皇妃了,有自己的宫殿和下人了,这些人,要记得用啊,可不是以前做小舞姬的时候,要事必躬亲呢。皇后在心里把这些话暗暗补齐。你慕容琳霜就算是飞上枝头又有什么用?还不是被我踩在脚下?容妃?我呸!

“那妹妹就好好休息,本宫走了。”临走时皇后还扭头看向婉如:“你要好好照顾容妃,出了一点问题,唯你是问!”

~~~~~~~~~~~~~~~~~~~~~~~~~~~~

今天是个好天气,雨后清空,微风和煦,蝴蝶翩翩在新开的蔷薇上盘旋着。

除了看起来天气好,看起来宫里的大部分人们心情都很好。

除了……冯公公。

从昨天晚上起,冯公公一直处于高压的环境中,一句多的话都不敢说,一个多的动作也不敢做。他深深的明白,陛下生气了,而且是生他的气了。

事情要倒回到前一天晚上,沁湄姑娘的小院儿里。

历史,总是有惊人的相似,在行宫发生的事情再一次在皇宫里发生了。

还是同样的主角:齐王、沁湄。

还是同样的诱因:皇后派人来叫齐王。

还是同样的状况:所有的姑娘们都躲开了。

还是同样的结局:他上前去敲门了。

他知道齐王想跟沁湄在一起说说话,他也知道屋内气氛正好……可是,可是……皇后那边派人来请齐王……说是要商量一下给慕容琳霜封号的事情,而且是当着沁湄的那几个丫头的面说的……这要是传到沁湄姑娘耳朵里……这……这……

虽然沁湄姑娘没说过,可是猜都猜的出来,慕容琳霜现在是沁湄姑娘心里的一根刺。

哎……能怎么办呢?

“陛下,用膳了……”冯公公小心翼翼的看着在看折子的齐王。出去这么久,虽然很多紧急的事情会报到前线去,但是更多的事情还是写在折子上呈了上来,等他批阅。从早朝见过群臣之后,他就一直在看折子。

“嗯……”齐王没抬眼,看着折子。

“陛下,您忙了大半天了,吃点东西再看吧!”

“嗯……”齐王继续没抬眼,该干嘛干嘛,不过,声音里透着点不耐烦。

“陛下……”冯公公有点流汗。

“陛下,这是御膳房的厨娘去沁湄姑娘那里学的汤,您要不尝尝?”

第十六章 途中谁寄锦囊来

“嗯……嗯?”齐王照例嗯了一声,可是听完冯公公的话以后,尾音忽然上翘。m 乐文移动网他知道沁湄一直在给太后做吃的,也曾经在太后那里吃到过一些点心和汤羹,没想到,御膳房的厨娘居然起了这个心思。不对……齐王抬眼看了看正在擦脑门上汗的冯公公,估计这个心思不是厨娘起的,是眼前这位起的吧。“好吧,呈上来吧!”齐王合上折子。谢天谢地,终于肯跟他好好说话了,这可是今天一天除了“嗯”“啊”之外的第一句话。冯公公舒了一口气。齐王刚端起碗吃了一口,还没来得评价味道,就听见殿外集报,八百里加急的军情!凌嚣从前线送来的紧急军情。王景略佯败,悄悄在西面集结了一大批人手,得知陈啸天回太昌后居然发起奇袭,已经攻下了齐国西部的两座城池!看了看落款上的时间,居然就是他离开军营的第二天傍晚。好你个王景略,居然用上此等手段!陈啸天气的一拍桌子,桌上的碗碟书简都震了起来。“来人,吩咐下去,明日一早出发!朕要二度亲征!”于是,齐国皇宫上下为齐王的有一次御驾亲征准备起来。好在刚回来一两天,有些行装还没拆包,就又被装上马车,准备迎接它们的有一次旅程。这一夜,齐国皇宫里,好些人都没有睡着。好不容易盼到齐王回来了,可是这一转眼,人又要走了。太后不舍的摸了摸儿子的脸庞,给他正了正发冠,冲他点点头。这片江山,是他们母子拼了命得到的,那就得继续拼命去守护。只是在儿子转身的那一霎那,太后别过脸去,擦了擦眼泪。皇后哪管得了这些,坐在下首哭成了个泪人儿。自己真是命苦,刚进宫的时候不得宠,好不容易有一个能拉到一起的“战友”,却让她得了好处,正好想着怎么夺回宠爱……这倒好,正主儿就出征了……好容易盼到他回来,还想着这下可以做些什么的时候……人又要走了。真是满腔热情无处使……到底,皇后实在哭什么,只有她自己心里才清楚。陈啸天看了看周围的人,微微有点失望,除了在孕中的慕容琳霜,后宫里的都来太后这里给他送行了。也不能怪她,她还不属于这后宫……陈啸天这么安慰自己,可是总觉得哪里别扭,心口居然隐隐的疼了起来。~~~~~~断断续续的蝉鸣在林子里响着,太阳挂在正当中,正用肆虐的阳光来体现他的存在感。齐王的车队停在离太昌城百里之外的驿站稍作整顿,就要继续急行向战场而去。军需官安排好随行的粮草和马匹,便要去向齐王禀报,在屋外碰见了端着午膳徘徊在门口的冯公公。“冯公公,这是……”军需官指了指冯公公手里的托盘。“陛下昨儿一宿没睡,刚趴在桌上睡着了,这……这……”冯公公压低了声音,叹了口气跟军需官说道:“我这进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两人正在门外大眼瞪小眼的愁着,就听见里屋咳嗽了一声:“进来吧”。军需官奏报了准备的情况,便退下了,冯公公伺候完齐王午膳,正准备走,忽然想起个事儿来,一拍脑袋:“哎哟,这事儿怎么给忘了!”说着,便从袖子里拿出一个锦囊来。“陛下,这是给您的。”说着,把锦囊双手递了过去。“给朕的?”齐王看着冯公公手上的锦囊,有些不悦。这冯公公跟着自己这么多年了,居然连这点分寸都没有,还能有人通过他递东西到自己的面前。“哪儿来的?”齐王也不接,呷了口茶,目不斜视的问道。“沁湄姑娘给的,让奴才转交给陛下……”冯公公的话说的格外小心,当差这么多年了,他当然明白陛下的性子。这锦囊,别人给的可不能要,沁湄姑娘给的嘛……没见这陛下离宫的时候,还左右看了看呀。“啊?”齐王一惊,她不是早上没来么?怎么会交给冯公公这个?“嗯……哦……里面是什么?”余光瞟向冯公公手里的锦囊,本想装作很不在意的样子,手却很诚实的伸了过去,把锦囊拿了过来。“是个香囊!”冯公公回答道。没等齐王接着问,冯公公就竹筒倒豆子般把这个香囊的来龙去脉说了个清楚。原来,这个香囊是沁湄想着天气日渐炎热,蚊虫滋生,担心陈啸天被蚊虫所伤,就连夜找到这些中药材,又亲手做了这个香囊,还秀了个翠竹纹。今儿一大早,沁湄还真没去太后那儿。那种场合,她去了也是尴尬,不如不去。香囊做好,已经过了五更。她派人去打听了,得知齐王还没睡,便直接到殿外,找到了冯公公,把香囊给了他,让他代为转交。只是一早上这忙忙碌碌的,一刻都没闲下来,直到现在,才想起来有这么回事儿,赶紧把袖子里香囊给呈上去。看着手中的香囊,陈啸天有有些呆,他挥手谴退了冯公公,拿着香囊,走到窗边。抚着锦囊面儿上的翠竹,闻着里面沁出来的淡淡草药香……想着沁湄为他熬夜做了这锦囊……一种不可名状的喜悦感从胸口冲了出来。直接冲上他的头顶。“出发!”陈啸天翻身上马,打马便走,把驿站远远的甩在了身后。“快去快回!”陈啸天对自己说。~~~~~~~~~~~~~~~~雨水渐渐多了起来。淅沥沥的雨水滋润了稻田,染绿了山林,催熟了葡萄,也清减了人们的衣装。慕容琳霜穿着薄薄的纱裙,在婉如的搀扶下绕着自己的寝宫走着圈儿。御医说每天要保持一些运动,才能在生产的时候减小风险。她的肚子已经很大了,行动变得迟缓,腿和脚肿的十分难受,每天都要小丫头给她推拿很久才能舒缓一些。虽然皇后免了她的晨昏定省,可是她仍然每天都会见到皇后。只因皇后每天都会到慕容琳霜的寝宫里来,和她说会儿话。狐狸大神说最近几章都是推进度的衔接段落~大家不要嫌弃啊~

第十七章 个中缘由细思量

皇后不知从哪里听说,说是在孕妇面前多说话,肚子里的孩子生下来后会记得这个人的声音,跟这个人不会生分。

所以,她去慕容琳霜哪里的频率比去太后那里还高。在慕容琳霜那里呆的时间,比在太后那里呆的时间还长。

慕容琳霜很是烦躁,谁乐意每天被一个宠物一样看着?可是没办法,人家是后宫之主,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

就在这样的郁闷中,席夫人的回信终于在三个月以后,回来了。

迫不及待的拆开信,一口气下看完,慕容琳霜很是失望。不死心的她又仔仔细细反反复复的看了两三遍,又把信纸信封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也没发现什么特殊的地方。没有暗号,也没有特殊的标记……哎……看来,席夫人这边,是指望不了。

在信中,席夫人除了例行的问候之外,就是告诉了她大明这边查下来的沁湄的事情。

沁湄和慕容琳霜她们比起来,几乎就是另外一条不同的成长路线,单纯且神秘。

沁湄和她的奶妈是忽然出现在岭南的。听说一到就进了一所大宅子,安顿了下来。

那所宅子只知道有一个大儒住在里面,至于更多的事情,也打听不到。

沁湄的琵琶,应该就是跟这个大儒学的。席夫人仔细查了查,在岭南,没有任何人给沁湄教授过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