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婴齐传 梁惠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部 故里恩仇 第六章误入龙泉谷(第1页)

他没想到自己还能醒来,躺在一个草褥子上,身上盖着粗糙的被子。他脑子一清醒,立刻掀开被子,在腰间乱摸,却发现自己穿着一件陌生的衣服。他撑起身子,想坐起来,感觉浑身酸痛,腿也不知在哪里碰伤了,被几块木板夹着绑得死死的。他呻吟了一声,马上引来了很多人,齐齐围在他床前,有个年纪稍大的汉子郑重地将他按住在床上。其他几个交头接耳地议论着什么,他们说的话婴齐听得半懂不懂,有点像比较老的豫章话,豫章县一些年纪比较大的人就是这样说话的,而年轻一点的豫章人习惯于鴃舌地学朝廷官话,久而久之,年轻人口中的豫章话和老的豫章话很多发音和腔调都有些不同了。婴齐想起里中八十多岁的老者陈翁须,就是这样说话的。他心里暗暗骇异,是不是遇见鬼了,大概这些都是死去好多年的鬼魂,说话的语调才这么古老。但从他们半懂不懂的话中,婴齐也略微觉察到他们对自己比较敬畏,似乎怀疑自己是水里的神物。

果然,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突然跪下道,尊神驾临敝地,未能远迎,万望尊神恕罪。

婴齐脑子愈发糊涂,道,什么尊神,下走不明白老丈的话,不知老丈有何指教。还有下走随身携带的东西在什么地方?

那老者四顾望了望旁边的人,恭敬地说,尊神前几天早晨突然驾临龙泉洞,小人们见了,赶忙将尊神抬到这里。水中寒冷,石壁坚硬,尊神身体到处是磕碰和受冻的伤痕,需要将养歇息。尊神的宝物,小人们都好好保存着。他转头吩咐一个中年汉子道,快去将尊神的宝物奉上来。

那中年汉子两手举过头顶,捧来婴齐的勾践剑和紧裹在背囊里的小弩。婴齐半躺在床上,赶忙接过那背囊,那小弩是他的珍爱之物,沈武临自杀时送给他的,也是他当年倾心暗恋的刘丽都曾使用过的。他一直藏在最秘密的地方,这次出征才第一次带着。他想,这弩或许能带给自己好运气罢,就算是死了,有它陪葬,也会有些微的快乐。他对它有一种爱屋及乌的感情。

那老者道,这是尊神在仙界的武器罢。

婴齐哭笑不得,也不想过多解释,道,请问老丈,这是什么地方?属于哪个县管辖?

围在身边的人个个面面相觑,继而疑惑地摇了摇头。小人们自幼便生长在这里耕田织布,不知道尊神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们都怯怯地说。

婴齐更加糊涂了,难道是碰到了越族的蛮子,但看他们的衣着,又像是中国人。这时那白发老者赶忙道,小人们的确自幼生长在此处,不知道山外是什么地方。不过小人幼时听大父讲,他自小生活在一个叫荼陵的地方,后来有一天来了大批强盗抢劫闾里,他们才全部扶老携幼,向东逃亡到这深山之中。

婴齐哦了一声,心下寻思,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真是太神奇了,简直不可想像。他脑子里霎时转过数万个念头,想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他突然忆起老者开始说的话,急忙追问道,请问老丈,你刚才说在什么地方发现了我?

那老翁说,今天早晨,尊神突然出现在龙泉洞口,躺在水中,好像是睡着了。

婴齐心里一亮,忆起沈武曾经跟他提起的一些趣闻,说是豫章县西郊的洪崖有个石洞,深不可测,从那洞中进去,可以在地下潜行千里,西通长沙国的磨盘山,东通吴地的夫椒山,号称洞庭。但是这个洞谁也没有发现过,只是故老相传。当时自己听了,也觉得太过荒诞不经。现在不由得疑惑了,难道真有这么个洞,并非谣传。难道自己当时沉入江底,正好阴差阳错被潜流卷进了洞庭之中。他心中暗暗称奇,立刻想去瞧瞧外面到底是什么样子,于是撑起身体,道,我要出门去看看。

老翁道,尊神现在伤势不轻,不如先修养几天,等筋骨稍复,能够活动之后,再去不迟。

婴齐巴不得马上下床,他一翻身,顿时感到天旋地转,浑身剧痛,不由得呻吟出声,他发现自己手肘和膝盖等凸出部位都肿胀疼痛,皮肤青紫,显然伤得不轻。他叹了一口气,两眼望着屋顶,不再说什么了。

他在床上躺了大半个月,每日都有数不清的人来看望他,这些人都表现得非常恭敬,对他嘘寒问暖,照顾得无微不至。有些年幼的孩子则好奇地看着他,等他注视着他们,他们又一溜烟地飞快跑开了。就这样日子慢慢过去,这天他感觉稍微能够行动,便爬下床来,再三要求出门。那老翁拗不过他,找来一个竹制的床辇,吩咐几个壮汉抬起他,小心翼翼地出了门。

这是婴齐第一次下床来到户外,原来这个房子建在一个高坡上,面前还有个高敞宽阔的台子,四围绿竹猗猗,映得所有人都满脸青色。他四下望去,台下是一片狭长的地带,到处林木插天,秀柯参云,各式各样的山坡间绿草茵茵,中间点缀着无数蓝色和红色的小花。他还隐隐听见水声叮咚,大概不远处就有小溪穿流。远处则有一片片平整的田地,田地里也满是厚厚的绿色,绿色之上,铺满了紫红色的花朵。婴齐心里暗赞,好漂亮的所在。他心里愈发好奇,对身边的老翁道,烦老丈带下走到龙泉洞口看看,下走想知道自己当初到底是躺在哪里被老丈发现的。

老翁躬身道,尊神既然要去,我等岂敢不遵命。

几个壮汉簇拥着他,下了台阶,走过一条青石铺成的小径,小径两边也是青葱嫩绿,各式鲜艳的蝴蝶在枝间翻飞,颇为悠然自得。他们走了好一会儿,慢慢上了一个小坡,继而眼前出现一座暗绿色的峭壁,峭壁下是一个两三尺方径的洞口,看上去非常幽深。洞上书着三个圆润秀整的篆字:龙泉洞。缥碧的泉水从洞中汩汩流出,汇入坡下一个阔大的潭中,这个潭方圆有数丈。潭水清澈见底,游鱼卵石历历可见。几个女子正在潭水的另一边小溪里踏水嬉戏,她们绿衣黄裳,乌发垂髫,远远望去,也都感觉长得颇为标致。她们这会儿正挽起裙角,在小溪间徜徉,阳光透过溪水映在她们的几双秀足之上,波光摇曳,阴晴不定。那老者见了,大声唤道,妮子,不要离潭那么近,小心跌下去被鱼吃了。他的声音一发,潭的中央原本平静的水面突然沸腾起来,凭空涌起一尺多高,好像有神仙在操纵。等他声音一歇,中央涌起的潭水就顺势跌落。这时,对岸的那几个女子发出清脆的笑声,也不搭话,顺着小溪就隐入了绿叶丛中。她们的笑声一起,对岸的潭水又涌起长长的一线,随着笑声渐行渐远,才又慢慢止歇。

婴齐心里暗暗称奇,道,这潭水——

老翁道,启禀尊神,这潭,我们叫它言跳潭。尊神刚才也看见了,只要听到人的说话声和笑声,就会有水波跳起来,等到没人说话了,才又平静下去。

哦,婴齐道,难道下走当初就是在这潭里被老丈救起的?

老翁道,正是。当时我等几人看见尊神突然从那坡上的泉洞里流出,滑入潭水,就赶快跳入潭水,将尊神抬出。

婴齐纳罕不已,他感激地说,多谢老丈和诸君的救命之恩,请老丈千万不要这么客气,下走并不是什么神仙,仅仅是豫章郡的一个普通官吏。下走还有一事不明,敢问老丈,那洞里面你们可曾进去过,到底是个什么地方?里面还有什么?

老翁道,尊神太客气了,那洞是一眼神泉,洞口又狭窄,我等数代都没人敢进去。洞中以前还曾经流出过一些东西,有各种用具,还有圆圆的铜钱,想来都是上天所赐。尊神这次驾临,我等是第一次见到。

婴齐又重复道,我的确不是什么神仙,岂敢贪天之灵,万望老丈不要如此客气。

老翁道,这,既然如此……不过刚才君说什么豫章郡,老朽没有听说过。他说着,脸上露出狐疑的表情。

婴齐道,哦,豫章郡是大汉皇帝所设的一个郡,郡治在豫章县。

那老汉脸上疑惑不减,什么大汉皇帝,我只听大父说过有个大秦皇帝。

婴齐心里暗想,这地方果然与世隔绝,他们从不知道有什么大汉官吏,真是大大的奇事。不过他们说我出现在这泉洞口,这就是了。想来赣江的钓圻仓下正有洞口和江底的洞庭相接。我也正是被江水暗流冲进洞庭,昏迷中又从这个洞口流出。既然我能够在洞庭中那么久才重见天日,那洞里面必定不会完全被水充塞,一定有空间可以呼吸。如果凿开这个洞口,顺着洞庭前进,或许能回到豫章。他这样想着,又突然有点伤感,回到豫章又能怎样?自己作为前锋,率吏卒进击钓圻仓,士卒全部阵亡。按照律令,如果征战无功,回去也当因亡失士卒过多而下狱。这里既然没有外人进来,不如干脆在此先静养一阵,再做打算。

又过了一个多月,婴齐的伤势渐渐平复如初。他可以经常拄着杖在房子附近转转,了解了解周围的地势。从台上望去,峡谷的四面都是峭壁,绝对没有出口。况且那老翁一直告诉他,就算爬到那峭壁之上,满眼也都是连绵的群山,不知道哪里才是尽头。婴齐心里不信,但看那山峰似乎直接云霄,自己就算完全恢复,也没有可能去亲自验证。他对峡谷里的住户也开始渐渐有些了解,谷里共有百十家住户,几乎都是戴姓和董姓,其他的杂姓不过十多户。那老翁名叫董奉德,是这里最德高望重的长者。据他自己说,他的大父在秦朝时就是长沙郡荼陵县的一个里长,当初因为兵乱,邻近的几个里所有百姓相约结伴逃亡,入这峡谷时,也还推选了他大父为首领,一直到董奉德,依旧得到大家的尊敬。有什么重大事情,都要请求董奉德拿主意。

婴齐得到董奉德的照顾,虽然待在这里很舒服,但心里究竟有抛不下的事。这天,他还是找了一个时机向董奉德提问,敢问老丈,下走想知道,既然老丈的大父当年能率领所有的里人来到这里,一定是有什么暗道和外面相通。不知老丈是否知道这条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