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傻子王后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2部分(第1页)

“筱桐,你可吃饱了?”司空烨那俊美无铸的脸庞上勾起一抹魅惑人心的笑容,果然不出所料,筱桐立刻愣怔片刻。

“既然吃饱了,接下来你是否该喂喂为夫了?”笑容依旧,说话的工夫,他已然将她抱到那宽大舒适的凤榻之上,随即覆身而上。

“筱桐,为我生一个孩子吧。”他磁性的嗓音在耳边响起,筱桐只觉一阵头晕目眩,心中顿时无语望天,难怪他昨夜那么卖力,原来是存了这个心思。

所幸的是,她这几日已到了月事将至之时,绝对处于安全期内,不怕会怀上他的孩子。

正自思索间,身上的人已经开始动作,随着衣衫的脱落,凤仪宫的寝殿之内,不可避免的又是一室春光蔓延开来……

第一百二十六章

宣国皇宫的御书房内,此时正坐着一位年逾四十正值壮年,两鬓隐约泛白,下颚留着一把长须的男子。男子穿着一身雪白色锦缎龙袍,金冠束发,微微发福的脸庞上,龙眉修目,气度天成。以一副不苟言笑的表情正一丝不苟地认真批阅着手中的奏折。

立于其身后右侧的是一位已经不惑之年的老太监,此时的他,正安安静静的立于男子左后方,表情恭谨的随时听候差遣。

最后一本奏折终于看完之时,中年男子终于从桌案上抬起头来,左手一伸,立刻便有一杯热茶奉上。

接过茶盏的男子将茶杯放至唇边轻轻一抿之后,随即问道:“福才,六皇子还有几日回来?”

男子的声音沉稳而又威严,周身散发的气息无不令人感到微微颤栗。

“启禀皇上,据小堰传回来的消息,约莫就是这两日了。”名唤福才的老太监低眉敛目,躬身垂首答道。

“哦?”宣熠闻言,眉头一跳,眼听诧异一闪而过,“这个逆子此次怎么动作这么快?往日里三催四请都不肯回国来看一看。自从拜师学艺之后,这一走就是十四年。如今倒好,仅仅是朕病危的消息就能让他如此匆匆赶回,依着朕看,这逆子心里是恨不得朕早日归天。”

宣熠说这话之时,语气更加低沉,明显透着不快。但是心里却是对宣问的归来感到几分欣喜的。

福才听了宣熠这一番似是气怒的话语,尽管面儿上仍然恭谨万分,但是口中却是如实说道:“皇上,您这病危的伎俩已经用了好几回了,想来此次能够奏效,估计也是六皇子在外面玩够了,当真想回国来看望您的。”

果然,福才这话一说出口,宣熠额间隐约有青筋跳动,脸上立刻现出几分尴尬。但是心下却是因着福才的这番话语豁然开朗起来。

宣问对他的芥蒂他不是不知,不然也不会放任他在外面这么多年。但是,将皇位传与他的想法,并非为了补偿于他,而是因为自己这么多的儿子中,论才华武功各个方面,只有宣问是最合适的人选。其他几个儿子都是不成气候的,他也不放心将宣国交给他们去打理。

自自此时,御书房外忽然有个尖细的公鸭嗓子响起,“皇上,六皇子求见。”

宣熠听言,立刻从自己的思绪中回过神来,双眼中迸射出熠熠光彩,使了个眼色给身旁边的福公公,语气中带着急切地说道:“快宣。”

福才得令,立刻匆匆来到御书房门口,开了门,与门口的小太监耳语几句之后,便转身说道:“皇上,奴才先行告退。”

福才毕竟是跟在宣熠身边多年的老人了,当然明白六皇子归来,只怕皇上有许多话要与之相商,所以非常识相的主动告退。

“嗯,你先退下吧。”宣熠摆了摆手,对福才如此会看眼色行事的作为早就习以为常。

偌大的御书房内,一时之间只余下他一人,龙涎香的香气四处弥漫,与那透过窗棂照入室的温暖阳光交融成一片午后的安逸。

只一会儿工夫,脚步声便自门外响起。宣熠自是听得真真切切,心里不由得泛起几分紧张,连忙随手抄起书桌上的一本《国策》装模作样的细看起来。

直到推门声响起,来人很明显地跨入门内之时,方才似是闻声从书中抬首望去。

十几年未见,很明显的,宣熠在这一瞬间的愣怔是如此理所当然,当年那个才四岁的儿子如今已然长得这么大了。

那俊美的面容,依稀有几分他娘的影子,嘴角噙着的那抹邪肆的笑意,更加显得风度翩翩才华横溢。这些年来,他也曾经暗自揣摩猜测着姜问的变化,他今年该有多高了,长相是滞有所变化之类。尽管他不在他的身边,他还是记得自己有这么一个优秀的儿子,能够让闻名天下的房子收他为徒的儿子,令他感到骄傲的儿子。

“父皇的病都好了?”姜问进门之后,率先打破沉默,说着话旋身将门关上,却是站在门边一动不动,唇角勾起的笑容很明显带着几分讽刺的意味。原以为自己早已经不介意,原以为再见之时自己能够平静以对。可是当那人就在自己面前之时,小时候曾经的疮疤还是这样不期然的被硬生生揭开。娘亲当年所受的委屈,娘亲当年的郁郁而终,当年那幼小的自己是多么的彷徨无助,这一幕幕情景,在事隔多年之后,在再次见到这个人的时候,还是那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以至于自己在进门前所有的心理建设全无效果,压抑多年的积怨恨不能在一瞬间全部爆发出来。

“呃……已经好了。”宣熠一听姜问的口气,便知他对自己的怨恨似乎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减少。脸上那公式化的表情,不由得在此刻软化了几分。

“既然已经好了,那还宣我回来作甚。”姜问并没有给宣熠行礼,而是兀自踱自一旁待客的椅子上坐了下来。说话的语气还是依旧没有半分恭敬。

宣熠显然早就料到这个情状,倒也并不因此而动怒,只是紧随着坐在姜问旁边的椅子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