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回七零年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3章 私房菜(第1页)

“哎呀,这是好事儿啊,前几年那是没有条件,现在刚好,也给希希添个弟弟妹妹。”沈奶奶很是高兴,在沈安宁给柳漫雪把了脉确定已经怀孕一个多月了,一家子人都很开心。

前几年在东北的时候,沈小姑给他们寄包裹的时候会附带几份中药,还写明是给沈妈和大嫂的,沈安宁好奇拆开过一次,发现那是避孕的,,,刚开始她拿给沈妈和大嫂的时候,两人还有些不自在呢。

沈安宁这一辈五个孩子,到现在只有大哥结婚生子了,也就只有希希这一个孩子,现在安稳下来了,她知道爷爷奶奶是很期待重孙重孙女出生的,毕竟一个家族的兴旺没有孩子怎么能行呢!

看柳漫雪对桌上的肉菜都没什么胃口,沈妈还去厨房给切了一盘酸豆角,沈安宁也用她从四川带回来的辣椒炒了一份外婆菜。

晚上,沈梓希是和爸爸妈妈一起睡的,小丫头睡在爸妈中间,看看这边,又转头看看那边,抱着柳漫雪,小手摸在妈妈的肚子上,“妈妈,我小时候也是在你肚子里的吗?”

“是呀,希希宝贝,刚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啊,你特别小,在妈妈肚子里可听话了,妈妈下地干活的时候你也不闹,你出生的那天,天气特别冷,外面还下着大雪呢,你就像小猫咪一样,乖乖地躺在妈妈怀里,饿了就喊两声,一点儿也不闹人。”

沈梓希小时候的事情早就记不清了,不过她一直记得妈妈身上的味道,记得姑姑总是把她放在背篓里带去农场,很是小心的缩在妈妈怀里,“妈妈,好爱你啊,也爱爸爸,等小弟弟小妹妹出生了,希希也会很疼她的。”

小丫头说的情真意切,柳漫雪和沈安晏看着已经长的这么大的女儿,更是感动地不行,“爸爸也爱希希,以后无论是有弟弟还是妹妹,希希在爸爸心里永远是最重要的小宝贝。”

“妈妈也是,最爱希希,以后弟弟妹妹都交给希希宝贝管。”

本来还有些担心有了弟弟妹妹后,爸爸妈妈没那么喜欢她的小丫头,听到这番话,很是开心,捂着嘴巴笑了好久,睡着之前还想着她的爸爸妈妈和他们班小龙的可不一样,小龙的妈妈给他生了妹妹后,有一次连送他上学都给忘了,害的他被老师罚站了一节课呢。。。。她爸爸妈妈最爱她,她也会很爱小弟弟小妹妹。

沈安晏和柳漫雪看着女儿睡着了,夫妻二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希希小时候和他们分离,这么多年他们都没有尽到父母的责任,回来这一年,他们尽了最大的努力给了希希安全感,要不是之前小丫头上学回来说别人都有可爱的小弟弟小妹妹,老二也不会这么快就来。

周末,平常上学的几个人都在家,一大早沈爷爷沈奶奶就去外面买了豆浆油条还有包子回来,沈爸沈妈也是难得休息一天。

吃完早饭,大哥大嫂带着希希去她外公外婆家,柳家也是军人家庭出生,柳家老爷子和沈爷爷那也是趴过一个战壕的战友,大哥大嫂也算是自由恋爱了,后来和家里人说对象是谁谁谁的时候,沈爷爷拍案大笑。

柳爷爷只生了两个儿子,小儿子还在战乱的时候夭折了,大儿子就是柳漫雪的爸爸——柳岸,当兵八年,受伤退伍回来后就进了京城最大的钢铁厂任保卫科科长,挂职副厂长。

三个孩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两个儿子都是军人,所以即便柳漫雪下放后没和家里断绝关系,这十年对柳家的影响也不大,只不过他们也没有能力救沈家就是了,毕竟老一辈在军中都退了,两个小的才开始发展。

彭哲看他爸妈出门上班了,立马溜到沈安宁边上,“姐,我带你出去看看我最近干活的成果,去不去?”

沈安宁有些好奇,“你这么快就找到钱生钱的路子了?”

彭哲挠了挠头,“哎呀,你先去看看呗,你去看看成不成,我这也不算自己的,还有我同学一份儿呢。”

爷爷奶奶去大院小公园找老朋友玩,沈爸沈妈在一帮小孩戏谑的眼神下出门看电影去了,沈安宁带着弟弟妹妹和彭哲一起去了他第一个创业的项目地。

很是眼熟的四合院,沈安宁看着彭哲笑了笑,这家伙带她到这儿来是真的不怕被姑姑姑父打死啊。

“姐,你别这么看我,我这可是经过我爸妈同意的。”想想那天家里断了的鸡毛掸子,彭哲觉得现在自己的屁股也是疼的。

东直门这边的一进四合院,是爷爷奶奶当初给小姑的嫁妆,只不过因为姑父身份的原因,他们一直住在军区大院里,这儿自然也就闲置了,后来被革委会的一帮人以一年十块钱强行租了去,去年年底的时候才还回来。

“行吧,那这么大的院子你把它用来干嘛了?”站在大门外呢,沈安宁就闻见很香的味道,肉味油味儿混在一起,刚吃完早饭没多久她觉得自己已经饿了。

“你进去看看呗,我跟你说,我这投资绝对赚钱,你没听到风声吗,上面已经在研究改革的事儿了,最近北京城儿摆摊的小贩儿都多了不少。”

沈安宁当然知道,她还知道再过一个月文件就会出来,南方会因此发展地飞快。

虽然是一进院,但足足有十四间房,倒座房四间在外墙上开了几扇窗户正好用来做厨房和库房,影壁后面院子里搭了个很大的玻璃顶,下面放了十几张桌子,剩下的四间北房,东厢西厢正好间隔起来是十间大小不同的包间。

“你这是要做私房菜的生意?”

彭哲很是郑重地点了点头,下一秒又恢复成了以前嬉皮笑脸的那副样子,“姐,你可是不知道,我大学同班同学,也是我舍友——陈志远,他家祖上那是宫里的御厨,他爸,他大伯,他小叔他爸那些师兄弟,还有他两个堂哥,两个亲哥,那都是从小就学厨的,厨房里光是切墩儿就切了三年,个个有手艺,一家子也就出了他这么一个没天分的后人。”

彭哲一边说一边啧啧窃喜,要不是他这没天分的中国好舍友,他也想不出这么个赚钱的好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