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将遇良夫简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部分(第1页)

柴倩从皇宫出来,已是申时三刻,柴老太君在马车上已等的上蹿下跳,差点儿就要抄起龙头拐,再次杀入皇宫将柴倩给找出来。

承乾宫里,沈贵妃意态悠闲的靠着美人榻,听一旁宫女说起从永寿宫的事情,那宫女也是一个极懂得讨巧邀功之人,只把吕夫人那副无赖、恸哭、抱怨的嘴脸做的七八分相似,引的沈贵妃捂着笑痛的肚子,直不起腰来。

花嬷嬷也上赶着说了几句奉承的话,又将赵青舒这几日的饮食起居,出入应酬都一并告知了沈贵妃,慢悠悠道:“前日的风寒已经好了许多,奴婢原也劝他今日不必进宫,可他不肯听,非要进宫来给娘娘请安,奴婢看着,这大皇子对娘娘那是真心孝顺的,娘娘这些年的苦心,也总算没有白费,恭孝皇后去了,他虽然是嫡长子,可毕竟和那位置没有了缘分,以后还不得靠着福王。”

沈贵妃听她说的露骨,生恐不妥,只缓缓摇了摇头,又问方才那个从永寿宫回来的宫女道:“你可见过那柴小姐了,是什么样的人儿?”

那宫女颔首抿唇想了半刻,想起那松柏树上的雪滑落到颈项那种凉凉的滋味,又想起柴倩扭头嘴角带着的那种恣意戏谑的笑,好像是一早就料到她们会有这么狼狈的一瞬,不禁红了脸颊,小声道:“柴小姐是一个很不拘小节的姑娘,但看样子,便觉得定然是性格爽朗,爱憎分明的人,她的眼睛亮晶晶的,被她看一眼,总觉得心里七上八下的。”

这段看似有点无厘头的话语,在沈贵妃的耳中过滤之后,便多了几分作用,她从榻上起身,在铺着毛毡的地板上来回踱步,这宫里能像永寿宫一样在冬日铺上厚厚的羊毛毡子的地方,就只有她这承乾宫了。她想起昨夜赵青墨像她形容的柴倩的样子:根本就是一个男人,连耳洞都没有,说话也是男人的声音,吕少爷还比她矮了一小截。而当时站在一旁的赵青池自从回来之后便鲜少说话,听见赵青墨说起这些,忍不住补充了一句道:“他好像对青楼也特别有研究,简直……”他说不下去,脸已经成了一个煮熟了的螃蟹。

沈贵妃的心跳的越发厉害,一个大胆的猜想从她脑中一闪而过,她屏退了左右,只把花嬷嬷留在了自己的身旁,端庄娴雅的脸上露出几分焦躁不安的神态。

“当年那药是你亲自下的,依你看,若是真的吃下去了,能活着的概率是多少?”

“那是砒霜,沾一点点都会死,何况是一个五六岁的孩子。”花嬷嬷据实以答。

“这几日我总觉得心里不安,好像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一样。”沈贵妃轻抚额头,不甚厌烦,她皱了皱眉宇,忽然睁开眸子,转头吩咐道:“去传信义侯世子进宫。”

沈贵妃懿旨传入信义侯府中时,沈灼还在祠堂面壁思过,他自认为自己是最无辜的那一个,奈何每次东窗事发,无辜者总是最先被炮灰的角色,幸好他的姑姑沈贵妃还记得他。沈灼站在承乾宫外,弯腰揉一揉跪的发僵的膝盖,正要进去,被身后熟悉的声音叫住了。

“粲之,你怎么也进宫了?”赵青舒膝盖上随意盖着一块狐狸皮绒毯,正由小太监推着过来。

沈灼恭恭敬敬的行了礼道:“姑姑唤我进来,也不知何时,殿下今日也进宫请安?”

赵青舒低眉略略思索,道:“大抵是为了前日西山踏雪之事。”看来那日他假借风寒,没有去参宴,真是一个最明智不过的举动,他想起那位英姿飒爽的柴小姐,嘴角露出浅笑。

沈灼看着鲜少露出笑容的赵青舒,两朵眉毛扬了扬问道:“逸王殿下今日心情很好?”

“嗯,御花园的梅林花开得正好,大抵不比西山的差几分。”他刻意调侃,然后又道:“既然贵妃娘娘找你有事,那我稍后再来拜见。”说着,便让小太监转道去了乾清宫。

沈灼望着赵青舒坐在轮椅上的背影,越发奇怪了起来,原来这位逸王殿下还会说冷笑话?方才的那一笑,分明不同于往日他惯有的温文尔雅的笑意,那种从眼底透露出来的愉悦,就连沈灼这个神经粗大的人都能感觉的到。

到底是什么让他改变了?沈灼蹙眉思量,看着逸王远去的背影,第一次,他没有从他的背影中看见往日的孤寂、漠落、还有淡淡的哀愁。那背影明明迎着夕阳而去,却又如此的朝气蓬勃。

他摸了摸下巴,不解的耸了耸肩,跟着前来通传的小太监进了承乾宫。

☆、第十三章

沈贵妃屏退众人,眸中含着无限怜爱看着沈灼,她亲手引他坐下,那吴侬软语一样婉转的嗓音滑出唇瓣:“前儿的事,我终究还是要问问你,青墨和青池竟是胡说八道的,居然说那柴小姐分明是个男子扮的,只怕我给笑的肚子都痛了,你倒是跟我好好说说,那柴小姐究竟哪些地方像男子了?”

这本是一个大胆的猜测,未免还有些天方夜谭,可被沈贵妃用这样一本正经的话语说出,又配上她那带着端丽的肃容,顿时让沈灼觉得,没准这两天一夜萦绕在他心头的想法错了,并不是柴倩假扮了柴荣从军,而是柴荣假扮了柴倩嫁人……荒唐……太荒唐了……

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太深入人心,以至于他一早就想错了方向,他跟柴荣这连三年的兄弟下来,若是连自己身边的人是个女子都没发现,那么只能证明一件事——他自己是个白痴。

任何一个人都不甘愿自己当白痴,沈灼也一样。

但是,眼前无论是哪一种可能性,都避免不了一种可能性,柴家的人犯下了欺君之罪。沈灼不由一震,从沈贵妃的纤纤细语中回过神来,克制住慌乱道:“柴小姐肯定是女的,姑母你听他们胡说,柴小姐不过就是性格豪爽,且又不拘小节,其实这样的女子在边关各国都很寻常,她们上得了战场、杀的了敌将,柴小姐自幼在边关长大,沾染了一些当地的习惯,也是人之常情,粲之就觉得她很与众不同。”

沈贵妃似乎仍旧不太相信,但口中却道:“你是去过前线的人,自然也见多识广,听你这么说,我倒还相信几分。”她低眉眨了眨眼,装作如无其事问他:“你最近头疼的毛病可好些了?若是有事,就请虞太医再看看,现在可还会胡言乱语?”

沈灼心下暗暗懊恼,谁知他无心之言,如今倒是给他人造成了天大的麻烦,他想了想,小心翼翼道:“最近头疼都好了,虞太医医术高明,我如今总算是想起来了,那时候柴大哥救我的时候,已经身中数箭,我虽捡回一条命来,难保他也有我这样的好运。”他低下头,脸上神色痛苦难当,沈贵妃见状,忙又安抚道:“柴小将军是为国捐躯,皇上已经嘉奖过了,你是侯府的独子,本不该让你冲锋陷阵,如今你也立下了军功,以后且不可以再冲动行事了。”

送走沈灼之后,沈贵妃暗暗盘算起来,如此看来,沈灼倒是对那位柴小姐维护的很,那若是吕夫人那边退婚成功,她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大抵佳偶可成。她脸上露出舒缓的笑,阖眸享受着清洌醒神的玉沉香,这是今年年初大宛国进宫的上等香料,据说一两千金,民间更是有价无市,皇帝预留自用,只赏了逸王一人,一转手就到了她的宫里,也许花嬷嬷说的对,他是真心孝顺自己的。她想起恭孝皇后仙逝的那一段日子,她无微不至的陪在赵青舒的身边,自己的一双儿女都丢在了一旁,连赵青池染了风寒,高烧不退,她都没有回宫看一眼,只为了那个坐在轮椅上的孩子。那一夜她回宫看见病的昏昏沉沉的赵青池,抱着他痛哭流涕道:“池儿,你将来会得你哥哥的天下,这一些,就当是你欠他的罢了。”

她想到动情之处,不由动容了起来,眼角泛出一丝泪光,正要低头擦拭,那边紫珠帘外,缓缓靠近一个身影。

“贵妃娘娘。”赵青舒坐着轮椅从帘外进来,他这些年越发长的像他的母亲,有时候连沈贵妃都险些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