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枕边的陌生人结局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部分(第1页)

苏啸宇的人间蒸发,对她来说只是少许不便,对苏妈妈却是一种痛苦。邱琳能体会到她思念儿子的心情,她总尽力去扮演一个孝顺体贴的儿媳妇。为了一个老人的幸福,这点小事她可以做到。

她开门。

苏啸宇将手机递给她。

算他还懂事,知道给妈妈打电话。

邱琳接过电话。苏妈妈的快乐隔着无线信号也仍然强烈。她唠叨了一气。邱琳努力配合她,表现出适当的喜悦。

终于挂了电话。

苏啸宇看上去有些难过。他的鼻尖微微发红。

邱琳把手机还给他,转身就要回书房。

苏啸宇伸手拦住她。

邱琳怒视他——她非常反感他处处以主人自居的行为,虽然他确实是业主,但是她独自住了三年,心理上默认自己才是唯一的主人。

苏啸宇低声说:“谢谢。谢谢你安慰我妈。”

邱琳愣一下,讽刺:“你还记得有个妈?”

苏啸宇没有像之前那样反唇相讥,他别转了脸,神情黯淡。

看来,她的话刺中了要害。

邱琳乘胜追击,有一个问题,她必须要得到解释:“这三年你到底去哪里了?”

苏啸宇简单答道:“在海外研发中心做一个项目。”

介绍人曾经跟她说过,他是华为公司的海外研发部的工程师。

邱琳质疑:“什么项目一做就是三年?而且还不能探亲,不能打电话?”

苏啸宇说:“我在国外,没法探亲。而且这个项目是国家级的重大项目,涉及到军事机密和信息安全,保密要求特别高。我们都是被关了三年的。电话不让打。再说我给你写邮件了。”

他确实写过邮件,内容可以参考他的便条。

第一封:

“琳,你好,我很好。工作忙。勿念。”

隔了三个月,来了第二封:

“琳,你好,一切可好?请给我妈打电话。谢。”

她没有回。她不知道怎么回这种代码一样的极简邮件。何况他们本来就不熟悉,更加没有话。

邱琳转头,他的解释她接受。不接受又怎么样?毕竟月月有工资,起码证明此人确实是在工作——黑社会是按月把工资打卡上吗?估计更不会按工龄逐年加薪了。

多么讽刺!在这个社会,证明一个人存在的居然是一张工资卡。

苏啸宇在她身后加一句解释:“项目做完了。我这次可以休假挺长时间。”声音里透着快乐。

邱琳忽然有点怜悯他:为了一个项目被关了整整三年,那跟坐牢也没什么区别。难怪他从昨晚起就一副发骚的德性,大概也是囚鸟出笼的感觉。

要不要在人家好不容易享受假期的时候提出离婚来扫兴呢?邱琳又踌躇起来。

或者,如果他不碍事,她再忍一段时日再提?

邱琳上网搜信息,关键词是“离婚”和“离婚手续”。貌似并不复杂。可是,终究是中国,离婚了,户口本从此失去清白。

邱琳想起一个大学女同学的故事。该女同学和青梅竹马的男友终于修成正果,领了证,开始繁忙地筹备婚礼。结果照婚纱的时候发生口角。男的认为女的不讲道理,女的认为男的不尊重老婆。双方均感觉第一次看清楚了对方的真面目,于是又领了离婚证。因为结婚证才领了三天,户口都没改。女的在街道办证明的时候,户籍警察坚持给她把“未婚”直接改成“离婚”。女同学自嘲地说:“这婚结的,啥也没捞着,就变成二婚了。”

邱琳曾经为她的经历笑得肚子疼,今天才知道悲剧总是相似的,人生何处不相逢。

邱琳不是多愁善感的人,她一向很实际。

弄成今天这个局面,不单是她一个人的错误。从她的角度说,她一直是在努力维护这婚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