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五零纪事全文免费阅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章 发飙的赵芹(第1页)

赵芹听了大妈的话之后,先是道了谢,然后带着赵鑫,偷偷的跟着大妈又回了小院,想要偷听也简单,五间房子就一间亮着灯。

“爹要我说,这大妹妹也是不知好歹,你可真是为她好,她一个人带个闺女,住那么大个院子还不被人欺负死。你看看,你老人家也回来了,让大妹妹搬过来和你一起住,她那个小院让二弟搬过去,大妹妹也有人护着,二弟条件好一点儿也好说亲。”刘满金也知道这事儿急不得,所以打起了打持久战,日久生情的主意。听着是为了赵芹和赵立功,但是实际上呢,赵立功出去,再把赵芹嫁出去,赵芹留下的房子可就是他的了,毕竟赵鑫是他的儿媳妇了吗。

赵芹心下了然,看来自己走了之后,他们一直在讨论这个问题,赵立功已经把自己的情况给卖的差不多了。

“说的也是,立功,过了年,你劝劝你姐姐,咱们这个小院里一间房,确实是条件差了点。”

“爹,这不好吧,让她三间房加一个小院,换咱们一间房,我姐指定不干。”

“她是你姐,有什么不干的,反正她迟早也是要出嫁的。我就不信了,我养了她这么多年,这点情分都没有。也别年后了,明天你去试试,两边东西都是现成的,也不用搬来搬去的,就这样吧。”

“行,明天我过去试试。”

“爹,要是大妹妹不同意改嫁怎么办,今天我也看出来了,大妹妹就是一个执拗性子,她有个孩子,怎么也是个羁绊。”

“不同意,门都没有,她要不答应,我就找人把齐珍珍那个野种送走……”

听到这里,赵芹是真的忍无可忍了,一脚踹开房门,“行了,别商量了,你们说的,我一个字都不同意,爹,你真是我的好爹,有了后妈就有后爹这话真真是一点都没错。我闺女不可能和刘家的废物定亲,我也不会改嫁,你就死了这条心吧,至于把鑫鑫送走,你们可以试试,我当年拼着鱼死网破把鑫鑫从齐家那片烂地里,拉出来,现在我也有这个心思保住她,不信,你们可以试试,我就一条命,你们可是一群。”

“你……”赵明看见赵芹先是吃惊,然后是生气,现在则是有点畏惧。

“我怎么了,你打的什么主意我是一清二楚,我从小就是被你当他张大少爷的小老婆培养的没错吧,你就是想用我实现你给未来老爷当老丈人的目标是不是。反正你也是不喜欢我,你就当没我这个闺女就行。我呢就当你死在东北了。”

“立功,你可真是我的好弟弟啊,这一路花言巧语的骗得我真好听,你爹也养了我一场,等他老了,你给他多少养老钱,我给多少,他拿去养猫养狗养王八,和我没关系,等他死了,你去通知我一声。至于鑫鑫,你们就别打算了,你们放心,你们只要弄不死我,我就有本事让你们给我陪葬。”这些话赵芹可都没有压着声音,一个小院的其它五家人也都听见了。

这个小院对刘家的意见那不是一般的大,这个小院住在东耳房的那个老头前几天死了,空出来的房子大家都看上了,毕竟大家住房都不富裕,结果房子被刘家拿走了。理由是人家来咱们京城援建的,怎么也得给人安排的舒舒服服吧,一家人一起住着,总比把人安排到大老远的郊区去吧。天地良心,赵立功根本就不可能在这个小院里面住,这里离他上班的地方二十多公里,街道也明白,但是架不住刘家不要脸啊。

说完,拉着赵鑫就走了。但是这事儿没完,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小人报仇,从早到晚。赵芹自认不是什么君子,所以这仇从今天开始。

出了门还是那个胡同口,还是那个大妈,她一直在那里等着赵芹,看见赵芹出来,“大妹子,心里不高兴,就哭吧,哭出来就好了。”

“呜呜,鑫鑫,妈以后是彻底没有家了……”

“妈,咱们有家啊,咱们那个小院不就是家吗?”赵鑫这个时候又在装傻。“反正我这辈子都不离开你。”

这句话反而把赵芹给堵住了,因为她也不明白赵鑫是真不懂还是装不懂,但是哭了一会儿,这股郁闷之气发出来也就差不多了,毕竟她对赵明的期望也不大,期望不大,自然也就没有失望可言。对于现在,赵芹更多的是一种失落,实际上这么多年,赵芹早就以为他们爷俩已经死了,所以哭也哭过了,现在赵芹适应的很快,因为她就这么一个女儿了,不能让女儿担心。

这个大妈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思一路送着赵芹和赵鑫回到了大院,叫了三大妈出来开门,赵芹把这个大妈往家里让,人家不去。赵芹也只好回家了,但是三大妈可不是一般人,由于要承担看门传达的工作,她对周边的人那不是一般的熟悉啊。

等赵芹走了,才问这个大妈,“她李婶子,怎么是你给送回来的,小赵不是回娘家了吗,怎么她娘家人没过来。”

“还,她闫大妈,也就是你,别人我都不说,你嘴严实,我才和你说说,你可千万别说出去啊!这次我可算见识什么是不要脸了……”然后把她知道的,刘家的算计,两边的争吵等等都说了一遍。当然添油加醋的肯定有。反正在她的描述中,赵芹是个被自己兄弟和后妈算计,自己爸爸欺负的可怜人,所有的坏事都是别人干的,毕竟有仇吗,没仇谁管这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赵芹看到她把自己送回来,但是既不跟着自己来自己家,也不立刻调头回去,就知道她要干啥,但是赵芹也不准备阻止,因为她要干的更绝。毕竟赵明如果真的死在东北一了百了还好一点,但是他现在回来了,那么他的出身就不能不考虑了。

虽然赵芹在东北曾经被吸纳进组织,但是如果事情处理不好是有可能会被开除的,所以她必须把这个风险扼杀掉,谁都不能影响她闺女的未来,本来她是想好说好商量的,但是现在看来不用了。

至于三大妈的嘴,赵芹是很放心的,都不用等到明天中午,这附近就都能传的差不多了,至于赵家和刘家的名声,赵芹也不准备在乎了。到家,开灯,拿出纸笔,开始写信,写到东北去的,写给齐铭,就是问问信的事情,现在她对赵立功说的一个月一封,半年一封,一共写了十几封信的说法很怀疑,所以准备核实一下,就算是真的,赵芹也准备把它变成假的。她可从来都不是什么好人。

写完了信,赵芹才去隔壁看了看,齐家和赵家到底给了她什么东西,过去一看,果然是齐家的东西居多,拿着清单一点点的对,基本上都是给赵鑫的,几张貂皮,清单上说让给赵鑫做身大衣,两张鹿皮,用来做褥子的。三只已经冻得邦邦的野鸡,两条大鱼,每条得有个三四十斤,还有一大块猪肉,也得有个十来斤,还有七八斤腊肉。还有一些榛子松子板栗核桃之类的干果,零零总总的东西不少。也幸亏是冬天,否则运都没法运。

这个不用猜,不是齐远准备的,就是齐铭准备的,估计是齐铭,齐远应该没有这个心思,毕竟齐铭现在在厂里当会计,那也是赵芹一点点的教出来的。所以在寄信的时候,赵芹决定附上两匹布,一起寄走,东北现在是真正的地广人稀,吃的还可以,但是棉花种的不多,布和棉花需要外地调配。两匹布的价值可不低。最起码不少于眼前这些东西的价值。

至于赵家给的东西,就没有诚意了许多,半斤多糖,不是赵鑫喜欢的春光,不知道是哪个小厂的产物,一包点心,唯一算是有诚意的就是一斤左右的奶粉。应该是过糖山的时候买的,但是赵芹看不上,因为赵鑫现在一天一斤牛奶,不喝都不行。

得益于大清皇帝喜欢喝牛奶的原因,京城有比较大的奶牛养殖规模。大的奶站有两个,一个是东单的民康,一个是德胜门的娃宝。东单附近医院很多,所以民康卖的是熟牛奶,主要做的是医院和大户人家的生意,所以他们在包装上更用心,娃宝卖生牛奶,主要做的就是普通富裕家庭的买卖,包装简陋一点。民康用的上专门制作的奶瓶,铁盖封口,用一碰就碎的糯米纸防盗,娃宝则用罐头瓶,木塞封口,用布加专门染色的细麻线防盗。就是一根细麻线,打好结之后,剪断接头,打开就再也系不上了。

但是,实际上就质量而言,娃宝要比民康更好一点,所以赵家每个月最大的一笔支出就送到娃宝去了。奶粉对于赵芹来说并不是很稀罕。

赵芹把东西收拾了一点,放到屋子里,随便赵鑫吃,后天要是真有来拜年的也好分点,其实这个时候小孩子上门拜年的也就闫家了,谁家里东西也不多,小孩子上门了,你给不给。给,家里没有多少舍不得,不给,京城老爷们儿还要不要脸了,所以一般大家都会拘着自家孩子在大年初一别出门。外边碰上了,拜个年,你愿意给就给,不愿意就拉到,没人挑理。

喜欢五零见闻录()五零见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