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五零纪事全文免费阅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章 两个人的蜕变(第1页)

但是最终到易中海这边报名的人数都只有三家,忙活了三天,才算是把这事给处理完,这里面并不包括贾家,原因和别人说的一样,实在舍不得娘家给的粮食。时间到了五月中旬,何家和赵家陡然间忙了起来,因为小升初考试马上就要开始报名了,赵鑫和何雨水的大名在各个中学里面也是广为流传的,不少初中的校长亲自登门拜访,直接拿着报名表上门,就是为了防止夜长梦多。

但是何雨柱和赵芹的身份上的差异,这让各个学校在上门的时候的态度并不一样,对于赵鑫,那是劝说,诱惑,承诺等等。但是对于何雨水,有些人的态度就非常不好了,倒也不至于威胁什么的,毕竟何雨柱这小半年以来的浑名那是广为流传啊,易中海给他介绍了两个对象,人家一听是何雨柱立刻拜拜,别说见面了。但是就给给人一种施舍的感觉,弄得何雨柱特别的郁闷。

由于何雨柱这个人是一个比较傲娇的人,所以他比较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但是这些学校领导的态度让他非常不满,但是他又不能把气撒在何雨水身上。厂里顾经理,林书记也是多次找他,何雨水一定要继续留在厂里。因为上面觉得以这两个小姑娘的情况,考上大学是必然的事儿,所以决定今年就给他们安排一个大学生过来,虽然成绩一般,但是人家也是大学生啊。

原本这是一件好事,但是最让人郁闷的是,安排过来的这个大学生是京城农业大学的,而且是人家专门申请的。为此部里专门让红星厂在东北面圈了一大片地,成立了红星轧钢厂农副产品保障供应基地,这个提前来的大学生就是基地的副主任,当然级别并不高,就是一个普通的办事员。当然他还没有毕业,所以先不提他。

单说何雨柱这边,说句不好听的就是为了他自己的工作他也不能让何雨水走人啊。但是人家都是校长副校长的,他也不好给人甩脸子。最后还是赵芹救了他一次,让何雨水说,“我跟着鑫鑫走,她去哪,我去哪。”

有了这句话,这些人立刻放弃了,跑去攻略赵芹,毕竟只要拿下赵鑫,就等于买一送一啊。赵鑫在这边和他们扯着皮,调头就用这些学校的拉拢敲了厂里的竹杠,要求厂里如果未来两个人因为各种原因审核不过的话,他们两个去找总厂也好,去求部里也罢,必须要保证她们两个都有学上。这可不是赵芹杞人忧天,今年高考报名的时候,东北就有一个人因为他爹给小鬼子造过炮,被他报名的学校拒绝了。虽然在上级的过问下,成功报名了,但是这种事儿有一就有二,没法说。何雨水的爹给小鬼子做过饭,赵芹给前朝的大老板算过账,这要追究起来,都是黑历史。

厂里的领导也明白赵芹的担心,所以找什么总厂,丢不起这人,林书记直接找到部里去了,冶金部也很重视,商量了几天之后,给出了回复,别的学校不好说,钢铁学院这块,他们说了算,基本上就等于是同意了。然后拿着厂里的回执,再面对各个来招人的学校的时候,不是我们不想去,而是厂里给的实在是太多了。其他学校看到这个东西,也大致明白了,这个条件自己是真的给不了。

当然这也不是没代价的,赵鑫和何雨水在参加完小升初考试,以及红星轧钢厂厂办中学组织的一次中考模拟考,并且确定开学读初三之后。就被冶金部安排去钢铁学院去玩了,虽然大家不能逼着你去某个学校,但是我们可以提前勾引你啊。先让你对冶金和机械产生兴趣,你以后会不会优先考虑我们呢。现在在上级眼里,这两个人不单是大学生的苗子,还是研究生的苗子啊。当然同行的还有其它冶金系统的工人子弟,大家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保护人才不能外流,才是第一要务。而且上面觉得她们两个的发展过于顺风顺水,所以要给他们一点打击,但是又要注意适度,万一过分了,容易出事儿。综合考虑之下,才有了两人的大学行。

直到进了大学,赵鑫才明白,为什么这个时代的科学家都是一专多能了,学校里面有很多很多的实验设备,都是他们一点一点自己研究调试组装出来的,比如他们去的时候就看到了一个正在组装测试的高频电炉,这种设备人家不卖,大学里的师生只能自己想办法。其它的东西哪怕是有的卖,也买不起,现在国家极度缺少外汇,有点钱基本都用来发展工业和军事了,各种实验设备价格实在是太离谱,学校实验基地里面还有用工业设备改造的实验设备,真是离谱。

也正是这一次参观,让赵鑫和何雨水放下了心中的骄傲,由于科技发展的原因,她们心目中的历史老古董,在这个时代都是极其先进的未来,她们就以为只要自己去动手肯定是手到擒来,但是却从来没有想过现在的科研环境这么恶劣。所以两个人开始了,白天看书,晚上空间里面交流实验,不再用现成的设备,而是用各种零件一点点的组装自己用到的设备。材料没有就自己研究,自己实验,颇有一点从零开始发展工业的样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原来没事喜欢撺掇着赵芹出去玩的赵鑫不见了,偶尔冒充小朋友,去院子里哄孩子玩的何雨水也找不到了,反倒是读书笔记和实验记录,多了一沓又一沓。何雨柱挺开心,毕竟自家妹妹更喜欢学习了这是好事儿啊,但是赵芹可担心坏了,这可是俩孩子啊,天天看书那能受得了,那是千方百计的想要撺掇她们俩出去玩,不想让妈妈担心的赵鑫倒是出去了几趟,但是总得来说兴趣不大。

赵芹考虑到两个孩子的身心健康问题,专程跑到学校,和校长商量了,两个人不能请假和旷课的问题,所以八月十三号,两个人被从书里挖出来,送到学校里去了。你可以不听课,但是你必须坐在教室里。然后她们就看到了嘴巴能放进鸡蛋的刘光齐和闫解成。大了接近十岁,我们居然是同班。

在这种刺激下,居然产生了一个分歧,那就是好的更好,差的更差。闫解成已经彻底放弃了,在他看来,反正我也继续有学上,干嘛要拼这个命呢,就算是拼了我也不一定能考的上。闫阜贵和刘海中通过半年的努力,双双拿到了可以推荐孩子去石钢子弟学校读书的机会。

闫阜贵拿到了52到53学年的优秀教师,这里面和他两次为赵鑫和何雨水担保跳级有一点点关系。至于刘海中由于他对那些徒弟教的尽心,再加上他手底下也不闲着,一个不听话就直接上手,他的徒弟成了厂里进步最快的,十个徒弟里面,已经有四个都可以转正了,剩下的六个没特殊情况,年底问题也不大。厂里让他总结了经验,让他推广,但是效果很差。

因为刘海中的大儿子刘光齐要考高中,考中专,自然不用继承他的这一身本身,至于刘光天和刘光福,刘海中完全看不到。所以刘海中根本不藏私,徒弟们能感觉的到,所以对于师傅抽两巴掌,踹一脚,那挨得也是心甘情愿。其他人可没有这种条件,人家的技术是给自己孩子留着的呢。刘海中的教法没什么新奇的,旧社会教徒弟的办法,就一个办法,打,就出几个好苗子,不打,就出一帮废物。

但是其他的师傅要是也学这一招,那下面的徒弟就有意见了,你啥都不教我,凭什么打我。但是刘海中这个过程中却忽视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团结,他怕别人抢了他的风头,所以对自己的徒弟尽心尽力,对于别人的徒弟那是要多敷衍有多敷衍,这么一来不仅其他的师傅讨厌他,其他的徒弟也不喜欢他,他的这些徒弟也是学艺为主,基本不和刘海中有人情上的往来。

但是厂里却不能对刘海中的做法视而不见,所以只是给了刘海中一个优秀工人代表的的称号,能保证刘光齐有了保底就行,对于别的他现在也不怎么在乎。反而有了这个称号之后,刘海中对于其它的学徒也热情了一点,毕竟车间主任刚点了他,易中海也跟他说,要团结,以后可能对孩子有好处。

九月初,赵鑫在后院都听到中院贾家的闹腾了,赵芹怕赵鑫吓着直接把她锁在屋里上前面去了,虽然她不喜欢秦淮茹,但是毕竟都是邻居,这种事情不去凑一圈是不合规矩的,接生的是大院里面的一个姓高的大妈,她可是老稳婆了,不客气的说,这个大院里三十以下的孩子,都是她那双手给抱出来。赵芹走了不就,就带着何雨水回来了,但是脸色非常不好看。

原因是赵芹和赵鑫来到大院之后一直老老实实的贾张氏又作妖了。

喜欢五零见闻录()五零见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