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五零纪事全文免费阅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5章 贾东旭说错话了(第1页)

易中海看到事情发展的方向有点不对,这一次不安排好,以后哪怕是再想搞这种捐助大会,也很难了,这次没捐的,下次还不会捐,这次捐了的,你不能可着一只羊薅羊毛吧,所以还不如表个态,让大家一次多捐一点呢。想到这里,易中海赶紧给贾东旭使眼色,可惜贾东旭完全不理解易中海的苦心,只是在自己想自己的事儿。反而秦淮茹,看见了易中海的眼神,赶紧趴在贾东旭耳边说,“东旭,表个态,以后咱们也不用捐助了,这一次还能多得点,你不说,以后也没人理咱们了”。

贾东旭眼睛一亮,媳妇果然聪明,“我们家也就这一次,只要度过了这次的难关,下个月我有了定量,以后哪怕是我卖血去,也不用大家捐助了。”

这话一出,易中海的脸登时掉了下来,秦淮茹更是透出一股绝望,这人会不会说话。真要是贾东旭出去卖血换粮食了,整个大院的脊梁骨都能被戳断,这句话可直接把大家架到火上了,“老易,你怎么说。”“一大爷,这事怎么办,你给个主意吧!”“一大爷,以后我们还吃不吃饭了。”

刘海中看着底下的阵容要失控,赶紧猛砸了几下醒木,“安静,安静,都别说了,听老易的。”虽然大家声音小了,但是眼神里还是透露出一种不信任,直直的看着易中海,虽然后面的看不见,但是就前面这十几双眼睛,也让他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似乎这事儿无解,但是有一个最好的解决办法,贾张氏生病不能种地,但是贾东旭和秦淮茹可以啊,贾东旭放弃厂里的工作,回原籍种地,两口子还养不活一老一小吗,直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是这个方法直接被贾东旭和易中海给否了。谁都能看出来,贾东旭不想走,易中海也不让他走,你把最简单的方法给否了,那么你就得拿出全新的办法来。

易中海想了好一会,才说,“大家放心,我作为院里的一大爷,和东旭的师傅,以后他们家粮食不够的话,我帮他想办法,绝对不影响大家,大家还是伸伸手,帮帮贾家。”

但是闫阜贵干了一个比较拆台的活,他把一开始捐的粮票和面票直接划拉到一边去了,这些是捐给他们两家的,过会要平分,现在捐的可就是各是各的了。这一次不用易中海带头,你捐五两,我捐半斤的,很快就给他们又凑了一笔粮票,但是金家明显要比贾家更多。至于没有小于一斤的粮票,可以几家人凑一斤嘛,多大点事儿。果然是人多力量大,最后金家算上一开始平分的十来斤,得了三十多斤,而贾家只得了二十斤出头,算上赵芹单独给的面票,都没有超过金家,因为赵芹同样又给了金家三斤粮票。

毕竟是厂里的领导,再加上自己确实是富裕,而且赵鑫还在报名考学的关键时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反正就这一次。就在散会大家都要离开的时候,闫阜贵说话了,“小赵等等。”

“三大爷,啥事儿啊?”

“小赵啊,你手里应该还有二十二斤粮票吧,我用十五斤面票换你二十二斤粮票,你看怎么样。”

“三大爷不愧是当老师的,不过我也没这么多了,毕竟饭馆不收面票,我也得留点粮票应应急,买小米之类的粗粮还得用粮票,这样吧,我给你十五斤粮票,你给我十二斤面票,比外面换的稍微便宜一点,你看行不行。”现在一斤面票可以兑换1。2斤粮票,十二斤实际上是让了闫阜贵半斤的。

“你这个,咱们都是一个大院的,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你这就让半斤,是不是……”

“赵家妹子,老闫不要,我要,你等着,我这就给你拿票去。”其实大家都会算计,粮票和面票一比一换,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都是划算的,粗粮一斤比细粮便宜一千五左右,换上十斤就可以少花一万五,更何况粗粮吃的少,还能更省一些。就这样闫阜贵开了一个头,大家立刻就开始了票据交换活动,吴烨同样的也把手里的粮票交易出去了绝大多数。

这个时候,赵鑫和何雨水坐着汽车回家了,她们两个又不是上晚自习,所以赵鑫走了,何雨水也就跟着回家了。“嗯?干嘛呢,这么热闹。”

赵芹一眼就看见了,回家的赵鑫,“回来了,鑫鑫,完事了吗?”

“完事了,这是干嘛呢?”

“噢,大院里组织给贾家和金家捐款呢,对了雨水,你也给两家捐点,一家一斤粮票就行。”还是那句话,何雨水定量富裕,再加上她也面临报考,现在值不当的为了仨瓜俩枣的得罪人,万一有说她坏话的呢。

第二天,是周末赵芹准备带着赵鑫去找张教授,让他给帮忙看看,赵鑫有没有问题,现在可没有心理疾病这种说法,统称矫情,但是张教授毕竟是研究世界前沿经济理论的,对于这种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所以,让他看看也好安心,没带何雨水,因为他们一家人去找何大清团聚去了。但是出门的时候,碰上了一个谁都不想见到的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姐。”赵鑫的便宜舅舅,赵立功已经从门口等了有一段时间了,他知道自己曾经办事儿办的不地道,进大院,有可能被赶出来,所以一直在门口等。

“别别别,我可不敢有你这种卖姐姐的弟弟,我说过了,只要你爸还能动,咱们就是老死不相往来,你这趟来,是老头子瘫了还是没了。”

“不是,姐,好歹那也是咱亲爹。”

“啥亲爹,卖闺女,卖外孙女的亲爹,我可要不起。你有什么事儿你就直说,我没工夫在这里陪你拉磨。”

“姐昨天街道去我们那一片了,说了粮食定量的事儿,你也知道,我娶了个农村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