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五零纪事全文免费阅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59章 处罚辩论(第1页)

按照传统惯例来说,在这种投票中出现了极个别意见,本着尊重个人意见,以及民主集中的原则,是要让他发一次言说一下自己为什么要保持这种意见,为的是万一下面有人觉得他的意见有道理,是自己没有考虑周全,对自己之前的意见不满意之类的,可以重新组织投票,虽然不多见,但是你得注意这一点。

但是这一次赵芹并没有尊重这一次惯例,因为陈主任就是为了反对而反对,真让她说个一二三,她也说不出来,没必要把她挂在这里让大家看笑话,赵芹此刻还是本着能合作就不要闹矛盾的原则来的,一来是政治处主任这个身份敏感,二来是,这个陈主任的背景,到现在赵芹都没有摸清楚,只能根据她带的警卫员的习惯动作,和日常装备判断陈主任应该是来自部队的大院,具体父母是谁没有弄清楚。就现在这个情况,能成为政治处主任的,他下来之后一心为民也好,作威作福也罢,最起码他的家庭背景目前是过关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不得罪为妙。

“针对咱们厂旗下的几家分厂是否参与合营问题,咱们厂支部进行了第一次投票,投票结果,十六票赞同,一票反对,两票弃权,以绝大多数赞同的结果高票通过决议,我们厂旗下的分厂不参与合营。这一决议将会是本次会议的的基调,我希望大家接下来的所有发言和所有意见,都不要离开这个基调,接下来,大家都说一下,我们对这些人的处理意见,是从严还是从宽,大家畅所欲言。”

实际上,在座的各位都明白,只要确定了不参与合营,那么接下来的处理一定是从严,实际上没有什么好讨论的,只有程副厂长事不关己的说了几句废话,他主管的是总厂的生产,和这些卫星厂没啥关系,表明一个态度,哄哄场子就行,省的赵芹说完话底下没有一个揭底的,弄得赵芹脸上不好看。再说了,这一次发言之后可以避免接下来的发言,一开始的两次意见基本上都是统一的,不会有什么问题,后面大家的矛盾只会越来越激烈,发言之间相互对骂也不是没有可能,这事和他关系不大,现在发言,过会看戏就行了。

有人垫了场子,赵芹也知道这种事儿确实是没啥发言的必要,果然接下来的投票里,出现了本次会议唯一一次全票,就连陈主任,投的也是赞同。原因也简单,大家都不是傻子,基于第一次投票结果,那么处罚一定要从严,这一次要是反对,一个是说自己脑子有问题,一个是说自己不服从集体决议,无论哪一个,都是找死的行为,陈主任又不是傻,她怎么会干这种事情呢。

通报了投票结果之后,赵芹继续说,“各位同志,从严,也得有个从严的办法,到底是怎么个从严法,大家可以发表一下意见。”

这一次就不需要有人垫场子了,因为发言的人很多,最先站出来的就是亲自去空调厂解决问题的卢副厂长,他可是在卫星厂受了一肚子的气,自然不会有任何好感,而且这件事最直接威胁的就是他,为了以后尽量少发生这种死猫烂狗的破事,他这一次决定来一个乱世用重典,杀一儆百,“我先说一下,既然要从严,那么就严格到底,凡是参与本次逼宫事件的人员一律开除,永不录用,并且记入档案,进行行业内通报。组织人员,以干扰工厂管理,影响工厂生产秩序,干扰国家贸易,追究法律责任。”

“永刚同志观点有点偏激了,虽然说这些人确实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首先来说这些人有几个是咱们厂的子弟,剩下的几个就是一家老小的顶梁柱,如果采用了开除,记档,通报的话,这就等于说是断了一家老小的生计,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我的建议是参与人员清退,不记档,组织人员开除,记档,至于行业内部通报这种事情就不要再提了,这已经是断人活路了。”

“思贤同志的话有失偏颇,参与者可能是一时头脑发热,只看到了合营的好处,对于这些人我们应该是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让他们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留厂察看,甚至是记大过就可以了。但是组织者,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考虑过所有结果的,他做这些事之前,自己都不管自家老小的死活,我们也没必要管,所以两个组织者必须重罚,我的建议和永刚同志一样,开除,记档,通报,追究法律责任。”

以上三个人的处理意见基本上都是围绕行政处罚来的,几乎不怎么涉及经济处罚,因为本身行政处罚就带着经济处罚,不是特殊情况,附带的经济处罚也就够了。比如记过一般都会伴随着减少一半的补贴和福利,记大过,一般会直接停发所有的福利和补贴,这两个一般不会影响工资,至于留厂察看,那个涉及的问题就比较多了,基本上都会伴随着减少待遇,这里减的就是工资了。如果没有造成厂里的直接经济损失,一般不附带罚款,间接经济损失一般就不算了。这些处罚都是有时效的,一年三年五年,到了时间会自动撤销处分,但是基本上以后也就和进步没啥关系了。

至于清退和开除,那就是都一样,啥都没有了,区别只是在档案上,开除一般伴随的都是大事,清退真正的名字叫劝其离职,说白了,虽然说是厂里不要你了,但是本质上还是你自己辞职的。至于说的记档不记档,并不是说的工人的个人档案,只要有任何行政处罚,都会记录在册,但是这个档案,都是厂子内部流转,自己是接触不到的,只有在升职,加入组织,或者进入某些政治要求比较高的单位的时候,才能发挥作用,并不影响你普普通通得找工作。这份档案是跟着你个人流转的,理论上是伴随终生的,说句不好听的,你死了,你的档案都还在,是归档案室管理的。

所谓的记档,说的是另一份,记入公开档案,这份档案是有时效性的,换句话说是,这一份实际上是对你离职的一种说明,不会密封,去找工作的时候,就等于是另一份简历,只要你在另一个工厂入职了,那么这份档案就作废了。刘斌一直不好找工作,就是因为他的这份档案存在污点,并不是他的个人档案有问题。实际上这份档案,如果你不是非正常离职,这辈子你都看不到,也不会去开,事实上如果是清退,不记档的话,也没必要开具这个玩意。这就有人说了,既然不会密封,为什么不去改一下呢。很遗憾,你正常入职之后,厂里会调取你的个人档案,结果发现了有不一样的地方,那时候就不是丢工作这么简单了。

这三个人讨论的都是行政处罚,无论是谁提出的处罚结果都是比较严的,最起码对于组织发起者处罚结果很重。但是这个时候就有人唱反调了,那就是我们的陈主任,“赵芹同志,各位同志,刚才这三位同志的发言我也听了,说实在的,我很失望,咱们厂某些同志,政治上不过关,思想上需要进步,咱们是为人民服务的,那就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俗话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咱们要给犯错误的人改正的机会,只要改了就是好同志。

不能一棍子打死,三位同志在处理意见上,说的都是什么清退,开除,记档,通报之类的话,这就是不给犯错误的人留有改正的机会,根本达不到小惩大诫的情况,这就是在把群众往死路上逼,是政治不成熟的表现,没有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以我的建议是,行政上参与者以警告,记过为主,对于组织者,最高也不应该超过留厂察看,更加严格的处罚,应该以附加经济处分为主,降低待遇,罚款等手段都可以并行,这么一来,大家还有活路,又能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这一番话,是有很多人支持的,最重要的就是工会,这个时候的工会代表的是工人的利益,卫星厂的工人也是工人,虽然不归他们管,但是兔死难免狐悲,再说了,这一次的参与者里面有好几个都是厂里的工人子弟,这也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接下来的辩论就分成了两派,一边是要求以行政处罚为主,一边要求以行政处罚为主,一边要求要以经济处罚为主,两边吵的不可开交,里面有些人是有私心的,比如卢副厂长,他想着一刀切,既报了仇,又方便以后管理,再比如陈主任,她就是为了在工人里面树立一个自己人的形象。但是渐渐的,基本上就变成了这两个有私心的人的对喷了,因为其他的几个人,在这种辩论中,从矛盾中渐渐达成了一致,说白了,就是他们分清楚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大家的观点,普遍都是对于组织者,要一棍子打死,参与者,可以行政上网开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