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别再叫我姐姐 家教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部分(第1页)

我诚惶诚恐坐下,但没敢坐的太实,估计臀部只覆盖到整张椅子的三分之一。

这篇命题作文是肖琬儿前天布置的,题目是《家》,不限体裁、字数。我想,全班同学大概只有我一个人写成议论文了吧。因为当肖琬儿在黑板上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在我脑海中闪过的第一个念头,确实就是“国与家的关系”,于是,灵感忽现,才用了半个小时,我就一气呵成的写完了这篇八百字的作文。

作文是政治科代表帮忙收的,金秀丽说肖琬儿和政治老师是好朋友,所以暂时借用政治科代表帮忙。而政治科代表是吴添利,当他说要收作文,我还主动的把作文本放在他的书桌上,要是等他来收作文,他肯定又要借机跟我唠一会儿,我实在是很烦他。

肖琬儿放下批改作文的笔:“赵婉箫,教你初中语文的张老师,当年也是我的老师,我还是她的科代表呢。”

我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是吗?老师,真……真没想到……”

肖琬儿拿出一本杂志放到我跟前:“赵婉箫,我还有一件你绝对想不到的事要告诉你呢。”

我坐回椅子试探着说:“老师,你……你是……让我当科代表吧……我……我不行的……”

“呵呵,你想当吗?”

我摇摇头:“其实……其实……不……不想……”

“既然你不想,我肯定会尊重你的意见。呵,我早就知道你没这个兴趣。张老师告诉我啊,你的兴趣除了看书和写作文,再没有别的了。”

我不好意思的笑笑:“老师,你都知道啦?”

“当然,在开学之前,关于你的情况啊,我可全都打探清楚了。我找你呢,是有另外一件事。你先看看这本杂志。”

我一看封面,便知道是《花样年华》,这是一本专门刊登中学生故事的半月刊杂志。陈诗梅是《花样年华》的忠实读者,从我们上初二开始,她是雷打不动每个月必买两本,于是,我受到陈诗梅的影响,也成了《花样年华》的粉丝。

肖琬儿问:“赵婉箫,你觉得这本杂志怎么样?”

“恩,有的故事很好看,但是一看就知道那是虚构的。”

“为什么?”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存在那么多浪漫的事。”我指了指其中的一个名叫“丝路花语”的作家专栏说:“我最喜欢看这部分的内容,把读者来信讲述的事情,改编成小说,既真实又不乏幻想,这个作家的文学水平一定很高。”

“那你想没想过,也写一写这样的文章?”

我摇头:“如果参加作文大赛写这样的东西,肯定会被淘汰的。”

“但是,可以锻炼你的文笔啊。呵呵,写文章又不仅仅是为了参加作文大赛,总是按照传统作文的套路写,你的思维方式会变得越来越狭窄的。赵婉箫,你试试看,以你的功底,写出比‘丝路花语’更精彩的小说,一点也不难。”

我犹豫着:“‘丝路花语’是我的偶像,我不可能会超过她的。”

肖琬儿接道:“呵呵,这个‘丝路花语’,就是我。”

第55章  高中生活开始了(5)

我惊得站起身:“是……是真的吗?老师,你……你就是丝路花语?真是不敢……不敢相信……”

我既兴奋又诧异,一个我一直很欣赏的作者,就坐在我的面前,这个惊喜,未免太大了,这比让我获得了作文的全国一等奖还要高兴。

肖琬儿说:“《花样年华》的主编,是我的大学老师,当初是他推荐我担任‘丝路花语’的驻站写手,这一动笔啊,就写了三年。你知道吗?每当看到读者来信叙述他们的故事时,我都会被感动,所以,脑海中也总是会闪现出无限的灵感。赵婉箫,其实当‘丝路花语’一点也不难,把读者的故事改编成了小说,还很有成就感呢。”

我也赞同:“恩,我的灵感有的时候就来源于某本书或者某部电视剧。”

“那,你有没有兴趣当下一任的‘丝路花语’?”

我还没听明白:“下一任的‘丝路花语’?”

“呵,是这样的,《花样年华》杂志社的董事长打算创办一本新杂志,主编想让我当那本新杂志的总编辑。可是,我要负责两本杂志,又有实习的工作,时间实在是不充裕。但‘丝路花语’是我的心血,而且也有一大批固定的读者群来支持,所以,我想挑选一个文学基本功扎实又文笔细腻的人来接任我的位置。正好,我去看望张老师的时候,她向我推荐了你。”

我忙摆手:“不行的,老师,我写的东西只适合参加比赛,不适合发表。况且,我从来没往杂志上投过稿,我肯定不会……”

肖琬儿拿出两张信纸:“这是读者讲述的故事提纲,你先回去整理一个思路出来,明天交给我。”

“可是,老师,我……我……还只是高一的学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