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浮云不共此山齐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部分(第1页)

我倾向过去不是无缘无故的:第一,我从没听谁说过*打仗不行,也没看到在我爸这支原属四野的部队里,有哪个人对*咬牙切齿,反而看到他们若在不经意间提起*,就会集体陷入沉默。如果*真的那么坏,他们不应该持这种态度;第二,有次我爸一个老战友到我家来,说起“九一三”事件双方各自受到的牵连,两人都喝醉了酒。酒后,他的战友肆无忌惮地说他不相信对*的种种指控,说一九七一年秋天是“天塌了”,吓得我妈赶紧关上了大门。事后,我爸也没说他战友什么,只是要他“无论如何,都必须对党忠诚。”以我爸对待亲生儿子都会狠下杀手的脾气,若战友在大是大非面前满口胡说八道,他岂能饶过战友?第三点,则是我自己的判断。我认为,一个指挥打下了大半个中国、在枪炮面前连眉头都不皱一下的元帅,如果会像文件中描写的那样,事败后就“仓惶出逃”,是打死也无法让人接受的。其道理,就如同说猫见到老鼠转头就跑一样不可信。

有了以上三点存疑,我总是隐隐约约觉得,*事件除了它的表面现象,其中应该还含有其它复杂的、不为人知的真相。但在我无法确定真相已经彻底大白之前,就我个人而言,我根本不会攻击*。我提起井冈山会师什么的,针对的并非*,而是纂改这段历史的人。可听我爸的口气,好像提起*,我就做错了多大事似的,真是莫名其妙。

我爸显然不愿意就*问题继续讨论下去,他瞪着我说道:“什么说得说不得?我今天和你不是说井冈山会师,是解放战争!你刚才的意思,是不是认为当年共产党就应该老老实实听国民党领导,毛主席就不应该指挥打响解放战争?”

见他主动转移了话题,我松了口气,说道:“真没劲!半天了还是说这段老黄历,再继续说下去,有意义吗?”

“当然有意义,观点是人的思想根源。”我爸说,“你的思想有问题,我要弄清楚问题的根源所在!”

“可咱们谈的是历史,历史是客观的,没有什么思想根源。”我不置可否地说,“我已经说过了,最好是两党成立联合政府,齐心协力共同建设国家”。

“你的意思,是认为毛主席做错了?”

“我可没这么说!”我赶紧一口否认。我爸的话,让我吓了一大跳。毛主席他老人家现在可是我的保护神,我若是敢说他错了,除非真的是不想活了。

见我矢口否认,我爸仍不依不饶。他追着我问道:“那就是对了?”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并不是能用简单的“对”和“错”来回答的,里面包含了太多的东西。若要认真扯蛋起来,估计开上一个大型研讨会,也未必就能扯清楚。我一时无法回答,只好沉默不语。

“想跟我耍滑头?好,咱们放开解放战争,来谈谈毛主席。”我爸说,“我问你,毛主席是不是伟人?”

“是。”这次我没有犹豫,老老实实地回答。

“你敬佩他吗?”

“爸,伟人有很多种,可并不是所有的伟人,都能得到所有人的敬佩。”我说,“就拿我来说,我喜欢和平,不喜欢战争,所以,任何以战争方式造就的伟人,比如说拿破仑,华盛顿,都不可能让我敬佩。”

“那你敬佩什么样的伟人?”

“我嘛,敬佩那些为国分忧,使老百姓安居乐业的。”

“周总理应该是了?”

“不是。周总理确实一心为国操劳,可他没做到家。”我摇头。

“没做到家?怎么说?”

“周总理曾有很多机会可以取代毛主席,他的地位和影响历史上也曾高过毛主席,可他却没有取而代之,始终甘做宰相。”说着,我扫了我爸一眼,发现他脸色阴沉,赶紧解释道,“我不是说周总理取代毛主席,我就敬佩他,我的意思是,周总理明明知道毛主席很浪漫主义,很理想主义,也清楚这种指导思想可能会导致国家发生哪些事,他为什么还要甘做宰相?这是知可为而不为。您想,要是周总理做了主席,以他的人品,怎么可能有*?”

“哦。那你说说,哪种人才是为国分忧,使老百姓安居乐业的伟人?焚书坑儒的秦始皇算吗?”我爸脸色越来越难看了。

“老嬴政?不算不算,这家伙就不用提了。”我摆摆手。

“东条英机呢?”

“那是个王八蛋。”

“希特勒呢?”

“您还别说,希特勒这王八蛋尽管为人不怎么样,算是个典型杂种,可他一个从无名小辈,不,从囚犯起步的小兵,能把整个世界搅得天翻地覆,还真他妈算个人物。”不知怎么地,我一时兴起,信口开河道,“如果单从这方面来说,他还真值得我佩服一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