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三国之魏武帝曹操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一章 发家致富有时候就是这么容易(第1页)

翌日清晨。

小草翠绿,晶莹露珠挂在枝头,麻雀喳喳飞过头顶。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呀!”

夏侯安伸着懒腰从梦中醒来。

夜间站岗分上下两班,每班各有四人值守,一是巡防野兽出没,二是添柴加火,保持气温暖和。

否则,火苗熄灭,大半夜全得冻醒。

对此,少年们没有任何异议。

叫醒熟睡的少年,夏侯安起身洗漱,一起吃完早饭,熄灭了篝火,重新整装出发。

途中,夏侯安骑在马背,心事重重。

作为这支小队的领袖,他要想的不少。

远的不说,就说近的。

衣食住行。

样样都伤脑筋。

尤其是‘吃’,最是迫在眉睫。

从谯县出来,夏侯安只带了两大袋烧饼,这还是他出卖色相,背地里找烧饼店老板武庆的女儿金莲,厚着脸皮赊来的,如果还不起,到时候估计得肉偿。

照昨晚的进食速度来算,估计再撑个两三天,这两口袋烧饼,就得底朝天了。沿途百姓倒是偶尔能够看到,可这些百姓比他们还穷。

咋个整呢?

夏侯安内心万分惆怅。

“大哥,我看你一路上愁眉不展,是不是有啥烦心事儿?有的话就说出来,咱们给你想想办法。”

徐家小少爷徐淮凑上前来。

昨晚过后,夏侯安说五湖四海皆兄弟,于是他们就统一称呼其为‘大哥’。这说明小老弟们对于夏侯安的能力,还是很服气的。

我都搞不定,你们这些平日里只知道吃喝玩乐的二世祖、纨绔子弟能有啥办法……夏侯安心中吐槽,但转念一想,多个人多份力,说说也无妨。

老话说:三个臭皮匠,还顶个诸葛亮呢!

于是,夏侯安将粮食的担忧说了出来。

“就这?”

徐淮和小伙伴们还以为是有多大的麻烦,当即表示这也算事儿?

“你有办法?”夏侯安霎时来了精神。

徐淮自是信心满满,拍着胸脯表示:“这有啥好担忧的,从咱们这儿往西南方向十二三里,就是扈里乡,那里有我家的田庄,别的不敢说,粮食管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