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嫁个农夫好清闲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9部分(第1页)

不过对于田田这种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女强人”来说,这每天的日子过得着实无聊,如果张贤每天陪着自己,那还算是夫妻过悠闲日子,但是现在是张贤在外面奔波赚钱,而自己在家里,除了看孩子就没别的事情可干了,田田实在是不太喜欢这样碌碌无为的日子,于是田田就在小文轩不用看着的时候,开始在家研究一些方便携带,可以路上吃的小吃食。

对于田田这种出生在有火车时代的人来说,在路上吃什么最爽最开胃,田田当然是最了解的了,于是田田就在家尝试着做一些五香瓜子,麻辣花生这类打牙祭的小吃的。没多久,田田就把这五香瓜子和麻辣花生的做法给研究出来了。

首先挑一些成熟的大颗的瓜子,这样的瓜子看着喜人,顾客们也爱买,然后将瓜子用清水洗净,去除表面的浮土,把瓜子倒入锅中,然后倒入清水,将瓜子浸泡没过。然后把八角,桂皮,香叶,桔皮和砂糖,用纱布包好。倒入些酱油放入锅中,然后大火煮开后改成中小火。调入盐搅匀后关火,浸泡瓜子六小时辰以上。最后盛出瓜子后,放入沥水篮中,充分沥干。放在不太热的壁炉上,放置超过一天以上烘干即可。

因为田田往年在家的时候就做过这五香瓜子,只是做得没有现在这么讲究,不过因为这次是需要拿出去卖的,所以田田对于瓜子的味道还是十分的注重的,于是在放调料的这一环节,田田是试了又试,最后终于试到了最完美的比例。

这个五香瓜子刚刚试验成功之后,田田就迫不及待的拿到了酒楼去试卖,最开始田田为了推销五香瓜子,把五香瓜子作为赠品,给酒楼里的客人每一桌都送上那么一小碟,客人在等菜的时候就拿这五香瓜子打牙祭,谁知最后竟成了张贤家酒楼的一大特色。客人们开始只是把这五香瓜子当做是普通的瓜子,等菜的时候大家也就随手拿起来吃了几颗,谁知这不吃不知道,一吃吓一跳啊,这瓜子竟然还有咸味和香味,而且就像是上瘾一样,嗑完这粒还想嗑下一粒。所以这五香瓜子都不用店小二推销了,客人们直接就几斤几斤的买了。

于是田田做出的第一批五香瓜子就这样在一个短短的午饭时间,直接销售一空了,有些没有买到五香瓜子的顾客,都暗暗后悔自己来晚了一步。看着这么火爆的首销,田田的信心大增,于是田田就在家开始大量制作五香瓜子,因为这烧火洗瓜子也是个累活,所以田田就把跟自己交好的两个妇人叫来帮忙,每天给每人五文钱,喜得两个妇人眉开眼笑的,连带着干活也十分的痛快,手脚也非常的麻利。

有了两个帮手之后,田田基本上每天就负责给五香瓜子配料就行了,张贤给田田采购了一大堆的瓜子,足够田田用上好多天了。每天配完料之后,田田还有大量的剩余时间,于是田田又开始做一些花生类的小吃,麻辣花生、酒鬼花生、挂霜花生、糖粘花生仁、脆皮花生豆等等。因为这些花生类的小吃的做法全都是大同小异的,所以基本上只要掌握好了调料的用量,基本上就算是做好了。

当田田将这些小吃食全都做好之后,这张贤家的酒楼就又多了一种赠品,食客们都已经习惯了老板家时不时就来一种新花样的赠品,每次尝完这些赠品后,只要符合自己的口味,不用店小二多言,客人们直接就把自己需要买的食物种类和数量告诉店小二们,然后等客人吃完饭结账之后,小二们就会将这些食物包装好,送到客人的手上。

虽说这些小食品都是客人们主动买的,但是张贤还是给店里的小二们适当的提成,也算是对他们的一种鼓励吧。像张贤这种大方的东家着实是少见,在张贤家酒楼做伙计,甚至要比一些小摊贩还要赚钱,所以现在张贤家酒楼里的小二们一个个的都牟足了劲头干活,生怕自己腿慢了,耽误赚钱。一是为了报答东家的大方,二是为了让自己赚更多的钱,所以店里的小二们推销起东西来是相当的有劲头了,因此这张贤家的小食品是卖得超级好啊。

随着能卖的东西越来越多了,这些东西光靠赠送就只能让食客们知道,但是却是不能让其他更多的人知道,于是田田打算将自家的产品好好的展示给外人看,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家的小吃,也让更多的人来买自家的东西,于是田田想将自家的东西做成一个展览台,摆在酒楼的外面,像现代的超市一样,做一个五层货架,把自家的食品拿出一些摆在精致的小筐里,然后在小筐的旁边摆上一个小木牌,写着价格。

虽说这货架比较小,但是胜在这货架小巧精致,而且东西摆放得整齐漂亮,所以这货架一摆出去,立马就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好些路过的商人看见了,都停下了脚步,好奇的打量着这些货架和货架上的小食品,因为这些东西都是可以试吃的,所以好多人尝过之后,为了面子,都或多或少的买了很多的小食品。

田田一见这货架的效果非常的不错,立马就又让自家公爹张富贵赶制出了几个,选了两个放在金凤家的粮油店里。自打张贤和田田搬到镇上来之后,那些跟田田家常年有合作的商人全都直接跟张贤交易了,所以李翰家赚的提成是越来越少了,为了感谢安抚自己那个爱财的姑父,田田这才将货架放到李翰家的粮油店里,这样卖出的东西就能给金凤家些提成,也算是报答这些年自家姑姑姑父的帮忙吧。

自打自己做的小食品越来越受欢迎之后,田田终于又自信飞扬起来了,想着靠自己的双手建立起来这么大的一份家业,田田心里就乐开了花。

☆、第109章 文斌是个小文豪

就在田田和张贤正赚钱赚得如火如荼的时候,那边的小胖子文斌也没给自家爹娘拖后腿,每天下了学堂之后,文斌就帮着自家娘亲看着小文轩,顺便教自己的小弟弟认字。每天晚上还给自己的小弟弟讲睡前故事,哄自己的小弟弟睡觉。看着这么听话的两个大宝贝,田田就算是做再多的活也从不感觉到累。有这么两个好儿子,田田的心里真的是欣慰极了。

不过能让那么淘气倔强的小文斌听话,也真的是得经过一些事情。小文斌之所以这么听话,那是因为这娃娃受了点小刺激,所以这一下子就变成熟了,就跟长大了一样,变得十分的听话。虽说小文斌已经上学堂了,但是还是贪玩,经常玩玩就忘记了完成先生的布置的任务。开始先生只是训诫一下,但是由于这孩子屡教不改,于是这小文斌被先生当众打了一次手板之后,就一改以往贪玩的性子,每天下了学堂就开始发奋的读书,田田看在眼里,着实是心疼自家的宝贝儿子。不过也能理解文斌的心情,毕竟自家娃娃也大了,也有自尊心了,被先生当众打了手板,确实是挺伤自尊心的,田田知道这个时候的安慰,只会让文斌更加的伤自尊,所以田田就只好想办法安抚自家的宝贝了。

田田本来送小文斌去学堂也并不是想让小文斌进入仕途,田田只是想让自家的孩子多识些字,学会修身养性,了解知道更多的知识,更多的了解这个世界,等到他们足够的了解世界之后,再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这样自家的娃娃们也能开开心心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但是先生教训得也并没错,确实是小文斌犯错在先,田田不能因为先生当众打了自家的儿子就去找先生理论,所以这边田田就只能给自家的宝贝做思想工作了。不过这小文斌也是随了张贤的牛脾气,这钻进了牛角尖就出不来了,田田可不想自家的宝贝儿子从一个活泼少年变成一个书呆子,于是田田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来解决小文斌所面临的问题。

这个好办法就是“写日记”。小文斌就是因为玩着玩着就把先生布置的任务忘记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只要小文斌把先生布置的任务记在本子上,每天晚饭之后看一眼自己的“日记本”,不就知道自己是不是完成了所有的任务了嘛。

自打有了这个办法之后,小文斌就再也没有忘记过先生布置的任务了,不过每次小文斌也是完成了先生布置的任务后才去找小伙伴们一起玩耍,不过自打小文斌有了日记本这种东西之后,再加上自家娘亲也告诉他,可以把自己一天发生的事情都写下来之后,小文斌就彻底的爱上了这个叫日记本的东西。每天小文斌就像是进行一种仪式一样,每天晚饭后就拿出日记本把自己一天的事情全都记录下来。

最开始的时候,小文斌只是像流水账一样记录一下自己每天发生的事情和一些感想,后来小文斌因为天天要给弟弟讲故事,有的时候故事讲重复了,小文轩就要求他再讲一个,最后小文斌把自己听过的故事就全都写在了本子上,就这样,按着顺序每天给自家小弟弟讲一个不一样的故事。后来自己知道的故事讲得差不多了,小文斌就开始自己编故事,小文轩对于自家哥哥编的故事十分的捧场,那些天马行空的故事让小文轩听完很是兴奋,经常嚷着让哥哥再讲一个。

因为自家弟弟的肯定和捧场,小文斌这个写作积极性是相当的高了,小文斌每天从学堂回来之后就坐在自己的小书桌旁写故事,直到晚饭时间才能歇一下。吃过晚饭后,小文斌就再次跑到书桌旁写故事,田田本想阻拦一下,但是又实在不想打消自家娃娃的积极性,所以田田就只好把文斌屋子里的油灯弄得更亮一些,以免伤了小孩子的眼睛。

就这样连续了好几个月,小文斌一直都痴迷于故事创作中,写故事的本子都已经写了十多本了,田田和张贤在晚上的时候也经常能听见文斌给小文轩讲的故事,不得不说,这么小的孩子就能编出那么有逻辑的故事,实在是让人惊叹小文斌的天赋,而且田田也看过文斌写的故事集,虽说文笔幼稚了些,但是故事情节写的还是很清晰,让人看过之后,也是回味无穷,引人入胜。

不过后来田田害怕自家的大宝贝过度痴迷写书,再写成书呆子了,于是跟文斌有了一个约定,约定每天太阳下山后就不可以再看书写字了,否则的话就不给他做好吃的了,最后吃货小文斌还是在美食的面前妥协了,老老实实的按照自家娘亲的要求去做。但是因为冬天太冷,学堂放了假,所以这小文斌在放假之后就一直窝在家里继续创作。倒也是过足了写作的瘾。

今年的冬天张贤这一大家子是在镇上过的,毕竟还有生意要忙,直到大年三十头一天,张贤一家四口才回到了狼山村过年,张母和孙慧慧得知田田一家子要回来的日子之后,提前半个月就给张贤家烧上炕了,所以等张贤一家子回到自己久违的家里之后,一点都没感觉到寒冷,反而要比镇上的家还要温暖几分。

田田和两个娃娃自打去了镇上之后就没回过狼山村,倒是张贤在农忙的时候回来过几趟,所以这田田和两个娃娃回来之后,看到自己熟悉的小家,均是感慨颇深,虽说只是离开了不到一年,但是看到熟悉的家和熟悉的人之后,那种亲切的感觉涌上了心头,所以这一家里在炕头还没坐热呢,放下行李后就直接去张富贵家的院子串门去了。

张富贵看见自己的两个孙子回来了,赶忙放下手上的活计,抱着小文轩就不撒手。这张富贵总共就四个孙子,无论对哪个孙子都是爱得不行不行了,但是四个孙子中,张富贵最偏爱的就是小孙子张文轩,因为这小子是最小的,正是可爱的年龄,张家上下都对他宠爱有加,再加上这小子向来是个嘴甜会哄人的,所以小文轩基本上是老张家所有人最爱的小娃子,就连张忠和孙慧慧,看到小文轩回来之后,也争着去抱,看得旁边的三个小孩子嫉妒不已。

不过作为哥哥们,三个孩子对小文轩也是非常的爱护的,尤其是文瑞和文斌两个大哥哥,刚刚歇了一会之后就带着自家的两个小弟弟到村里到处玩。两个孩子也好久没回村了,田田也不就不想拘着两个孩子在家里,尤其是还有文瑞带着,田田还是很放心的,所以这边张贤和田田带着礼物给亲戚四邻送去,那边这哥四个也去村里跟自己的朋友们去联络感情了。

小文斌以前可是在狼山村小朋友们的领军人物,小文斌一走,没有人给他们讲故事了,村上的孩子们也是寂寞了不少,这回小文斌刚回来,就已经有不少孩子邀请小文斌去他家玩耍了。

文瑞文斌这四个堂兄弟,刚一出门就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小朋友们围在一起,向文斌和文轩打听镇上的情况,文斌给大家讲了一些学堂的趣事和一些镇上比较有趣的事情,大家听得是惊奇不已,心里面都非常羡慕文斌和文轩这两个小孩可以去镇上生活,不用在家里干农活,还能上学堂读书。

后来这些小淘气包们又打了一会雪仗,等玩累了,小文斌又给这帮孩子讲了一下自己写的故事,听得大家是津津有味,而且这帮好奇宝宝还向小文斌提出了很多的问题,并且说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给小文斌开阔思路起了很大的帮助,至此之后,小文斌就养成了个习惯,就是每次自己写完故事都要先给大家讲一讲,然后虚心的听取大家的建议,将故事重新梳理,再好好的用文笔润色一下再重新写,之后将写好的故事重新抄写一遍,写进自己的故事集,好好的收藏起来。这也是小文斌为什么一生从事文学创作,却从来没有断过灵感,一直文思泉涌的原因了。

这次张贤一家子回家过年可是好好的享受了一番,这一年酒楼刚开业,张贤和田田可是忙得脚不沾地啊,这回回家来过年了,两个人也是当起了甩手掌柜,除了早饭之外,基本上顿顿都去别人家蹭饭,今天去婆婆家蹭顿饺子,明天再去娘家蹭顿火锅,小日子过得极其潇洒。

不过对于张贤这一家四口的蹭饭,张富贵和金贵两家可是欢喜得不得了,毕竟好久没看见这一大家子了,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能够跟自己和好好聚聚也是一件大好事,更何况现在生活水平好了,过年也能吃上好东西了,这一大家子凑在一起也是热闹,这过年嘛,还是人越多越有意思。

有了这一年离家的经历,张贤和田田两口子更加的明白了亲情的可贵,所以即使在以后的日子里,两人成为大富豪,但是两人依旧能不忘本,平平淡淡的过日子。

☆、第110章 悠然南山下

从最原始的社会开始,人就一直是一个群居动物,无论是打猎还是吃饭,人们都习惯聚集到一起。到了现在这个社会,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是紧密,人和社会和国家也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就比如现在,如果田田穿越过来的时代是个不安定的社会,像田田和张贤这样的底层人民根本就不可能发家致富,就算两口子累死累活,顶多也就能过个饿不死冻不死的日子。

不过幸运的是,田田和张贤赶上了好时代,不得不说李嫣然是个特别有能力的人,在这个封建的古代社会,她一介女流能够凭借着自己现代社会的知识来辅佐皇帝,并且没有太大的水土不服,一个封建社会竟也开放了商业发展,不再重农抑商,一个封建社会能够广纳贤才,吸收各个方面的人才去朝廷当官。这肯定跟李嫣然有极大的关系的,因为一个古人肯定不会有这么先进的思想,并且能这么快的将这些思想变成政策付诸实施。在这个大力发展商业的社会,张贤和田田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来开创自己的生活,能够活得有尊严,活得有乐趣。

在古代要想大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