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嫁给农夫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9部分(第1页)

也连年加重,交完赋税剩下的的粮食勉强够温饱,根本没有余粮来卖钱了,所以就连一向富裕的狼山村村民也不得不过上了紧衣缩食的日子,那周边其他村子的村民的日子肯定更是艰难了。

白莲花的思想向来不是凡夫俗子所能体会的,那些散尽家财助人为乐的事情也不是田田这种凡夫俗子能做得到的。所以即使有些村民们天天叫嚷着张贤为富不仁,张贤和田田依旧不为所动,反正这几年自家跟镇上有头有脸的人都是密切往来的,再加上老张家和老金家在村子里的势力,这些村民们也不敢随意乱来,为此张贤和田田只管闷声赚大钱,才不管那些村民们的道德绑架呢。田田的思想觉悟可没那么高,田田才刚刚让自己勉强脱离贫困线,现在可没那么多“善心”来帮助别人,更何况田田向来是个只扫自己门前雪的人。所以这几年就算是社会动荡,前途渺茫,但是田田和张贤依旧为了攒家财,每天起早贪黑的做活。

张贤家方便面的生意是逐年扩大,期间有很多商人出“高价”来买方便面的配方,但是都被张贤和田田婉拒了,方便面的配方不同于家具制法,家具的制法卖掉了,还可以再想一些其他的家具样式,但是方便面的秘方一旦被别人知道了,张贤和田田就没有后路了,那些常年经商的商人,销售渠道肯定要比张贤宽很多,到时候对方为了抢夺方便面市场压低价格的话,张贤和田田家的方便面是毫无竞争力的。所以张贤和田田宁愿一点点的赚钱也不愿意只赚一次大钱。当然还有一点就是这些商人出的高价完全没被田田看在眼里,要是有人出一百两黄金,田田肯定乐颠颠的双手奉上方便面的秘方。

为了增加方便面的产量,以供应源源不断的方便面订单,张贤将自家的作坊再次扩大了一倍多,整个作坊现在大概占地三百多平方米,单单做方便面的器具和屋子就占了大多半,作坊扩大了,人手自然也要增加了,于是这田田将跟自己交好的媳妇婆子们全都雇来做活了,因为雇佣的全是女人,所以张家和金家的男人们就都失业了,转而干起了别的行当。现在在田田家作坊做活的就全都是女人了。

这女人一旦多了,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八卦,当然也会有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田田向来不愿意参与那些乱七八糟的事里面,于是这田田就将管事重任交给了爱管事和善交际的人,金大娘要统领整个老金家的愿望在金贵和金山抵死不从的强力抵抗下落空了,为了安慰一下娘家大娘那失落了心情,满足一下她那满满的统治欲,田田决定将管理帮工这个重任交给金大娘和善于交际的金三婶。

田田跟金大娘和金三婶商定好了,只要两个人在干活之余监督这些帮工们,保证她们能够认真干活不偷懒,并以和平的方式调解这些帮工之间的矛盾冲突,保证在干活期间不打架不骂仗,那么等月末的时候,就给两人一人十个大鸭蛋。金大娘和金三婶对于田田的提议欣然接受。金大娘为人虽说极品了点,但是因为这嘴甜会哄人,再加上这些帮工也不是啥极品人,而且对于这来之不易的赚钱机会,这些帮工也是十分的珍惜,她们基本上也不闹事,顶多打打嘴仗,所以金大娘的这项工作完成得让田田十分满意,为了鼓励金大娘的积极性,田田每个月末都毫不吝啬的给金大娘挑选十个大大的鸭蛋,喜得金大娘更加卖力的帮着田田干活管事。

搭着方便面热卖的顺风车,现在田田家的五香咸鸭蛋也卖得特别的好,因为这咸鸭蛋不同于香肠和鱼丸,只要这鸭蛋足够咸,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放上个半个月以上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因此这咸鸭蛋取代了香肠的地位,成为了方便面的最佳拍档,因此田田家的咸鸭蛋根本就不愁卖。既然鸭蛋不愁卖,那鸭舍里自然就养满了小鸭子了,现在田田家能下蛋的母鸭子已经达到了一百五十多只,田田为了防止鸭瘟的发生,不敢养太多母鸭子,每年都维持在一百五十只左右,老母鸭到了年纪就替换成新鸭子,要是母鸭子的数量够了,剩下的母鸭子就跟公鸭子一样拿出去卖掉。

张贤家现在四个月就能将小鸭子养成成年鸭子来卖,由于鸭子数量的庞大,来福酒楼根本就消化不了这么多数量的鸭子了,因此张贤跟县上的一个商人达成了常年的鸭子买卖合作关系。每个月这个商人就会在固定的日子来张贤家鸭舍取成年的鸭子,然后再拉回县上去卖。张贤家的鸭子因为养在河边,而且平时喂养的也十分的好,因此这鸭子的味道十分的美味,在县上也十分的受欢迎,这商人一车拉过去,没几天就都卖光了。

田田家造鸭舍的钱早就用养鸭子赚的钱将成本收回来了,因此这鸭舍年年都是纯赚钱了而且利润丰厚,这鸭子基本上全身都是宝啊,鸭舌鸭肠全都能做成好吃的不说,就连鸭粪也派上了大的用场,现在鸭舍的鸭子多,排粪量自然也多了,这杨老大每天都会用水清洗一下鸭舍,张贤家鸭舍的设计一直都是斜坡型的,所以每次冲完水之后,这鸭粪就随着水流流向了储粪池,而这储粪池里面沤的肥正好给张贤家的山地和水田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因此张贤家的山地和水田每年都要比别人家的田地产粮量多出不少。

经过这几年张贤填池造地的努力,现在张贤已经成功的在池塘周边填出来了十亩余地,剩下的水比较深的区域,张贤就直接放弃填池造地了,全部留着以后养鱼养鸭子,因为张贤开垦出来的水田地靠近池塘,因此每年给田地放水的时候也是极其方便的,而且这池塘是刚开垦出来的,池塘里面的淤泥也是极富营养的,所以张贤家的稻子长势极好,一亩水田地的产量相当于别人家一亩半水田地的产量。被自家水稻大丰收鼓舞到的田田,一直在研究“杂交水稻”的制法,但是可惜学识有限,一直未研究成功。

张贤家池塘的大赚,让以前那些不看好张贤买池塘的所有人都改变了当初的观点,纷纷夸赞张贤的好眼光,这种被人夸赞和认同的感觉让张贤十分的舒爽,当然张贤也不会忘了当初一直支持自己的媳妇,为此张贤晚上好好的感谢了一下自家媳妇,最后在自家媳妇无力的求饶声中,张贤才满足的完成了自己的感谢任务。

小胖子现在也六岁了,再也不像以前那样不粘着田田了,为此田田有些小小的失落感,现在小胖子就跟他小舅舅金冬一个样,特别的喜欢看书学字,现在张贤也有钱了,所以对自家儿子的爱好,张贤都尽量满足,别看小胖子现在才六岁,但是这孩子现在的藏书可要比刘秀才家都要多很多,小胖子好多书都是张贤托相识的商人从全国各地淘来的,这些书籍涵盖了好多方面的知识,为此金冬十分的嫉妒自己的小外甥,不过嫉妒归嫉妒,金冬只要平时没啥事,就会跑到田田家里来看书。而且看到自己喜欢的书,金冬就会自己手抄下来,留着以后反复看。

因为南方战乱不断,朝廷上下现在全都将精力放在打仗上,因此这科举已经好几年没有举行了,而且这金冬学得也差不多了,所以也就不在镇上继续上学堂了,只有在自己碰到疑难问题的时候才会去镇上找先生解惑。不过镇上的先生学识也有限,大部分问题还是得金冬自己悟。为此金冬就只好来姐夫家多看看书,扩大一下自己的知识面,顺便给自家小外甥启蒙,也算是教学相长了,毕竟金冬是上过学堂的,所以这教育方法要比田田来得规范,田田向来是想起什么教什么,所以这小胖子东西也学得杂,不过有了自家小舅舅的认真辅导,小胖子认字的数量也飞速增加,有时候还能信手拈来几个对仗不太工整的对联呢。

不过小胖子的藏书虽多,但是这娃因为认字较少,所以能看的还是千字文和三字经,而且还是在自家小舅舅的指导下看的,为此小胖子的大部分藏书都是张贤和田田爱看的,不过田田和张贤还是很讲究的,每次看完都会讲给小胖子听,为此这小胖子知道的知识可要比同龄的孩子多得多。田田认为自家儿子喜欢读书是好事,书读得多了视野也会宽阔,但是田田并不希望自家儿子走仕途这条路,现在这个乱世,田田只希望自家儿子能平安过一世。这也是为什么田田和张贤给小胖子买了这么多杂书的原因,田田是想让小胖子明白,读书并不是只有考科举这一条路可以走。

张忠家的老二张文礼也到了四处疯淘的年纪了,这小文礼一点也不像小文瑞,反而跟田田家的小胖子小文斌很像,田田估摸着可能是小胖子给小文礼带“坏”的,这小胖子不看书的时候,就带着小文礼到处疯闹,小文瑞则在后面追着这两个弟弟,怕两个小孩子摔坏了。看着小胖子对小文礼的喜爱,田田觉得自己是时候再要一个小孩来陪陪小胖子了。对于田田的提议,张贤考虑再三,最后还是在自家媳妇的温柔攻势下同意了,虽说不喜欢小孩子粘着自家媳妇,但是张贤对于生孩子的过程还是很享受的。为此张贤以生娃为理由,夜夜努力耕耘,日子过得也是十分的舒爽。

☆、第92章 新将军征兵

虽说朝廷处在多事之秋,但是对于狼山村这个偏远的北方小山村的村民来说,国家的动乱的影响只是多交了点粮食而已。于是这张贤和田田就继续自己的悠闲生活,白天忙着赚钱,晚上忙着造人,好不舒爽。但是就在两人的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时候,却传来了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消息:新将军上任,全国征兵据张贤从过路商人口中打探来的消息得知,现在南方打仗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好多城镇都沦陷了,好多南方的老百姓都弃城逃走了,现在国家战乱不断,民不聊生,朝廷终于决定要大战一场,将侵略者从国家彻底赶出去。这最新上任征战沙场的将军是有“常胜将军”之称的李将军。这李将军据说正值壮年却在护国战争之后,感觉自己杀戮太重,然后就痛快的交出兵权解甲归田了,一直不问世事,现在国家战事失利,这才被皇帝三顾茅庐请出山来。一听这话田田就明白了,这哪是嫌自己杀戮太重啊,估计这李将军肯定是功高盖主受皇帝猜忌了,幸好这李将军是个聪明人,要是不交兵权解甲归田,估摸着李将军全家的命都得被皇帝弄没了,估计这南方战事吃紧,皇帝是实在没办法了才把这李将军弄回来的。

这李将军虽说已经不在军营多年,但是这影响力还是很强的,一听说这李将军重新出山了,好多逃离家乡的难民们都自愿参军,兵营里面的将士们也一扫失败的阴霾,各个都斗志昂扬,自从李将军领兵打仗以来,已经连打了好几场胜战了,现在军营里士气大振,朝廷上下也都很有信心,所以为了能够快点将侵略者赶出去,让难民们回归家园,现在朝廷在全国范围内大量招兵买马。

因为这招兵是全国范围内的,所以就算张贤家离着南方很远,但是还是处在招兵范围内的,只是北方的招兵的条件没有南方那么苛刻罢了。张贤这边招兵的条件是每个家族十六岁到三十岁的男丁超过两个,每家就必须要出一个男丁去当兵,很不幸,张贤就是多出来的那个男丁,金家多出的男丁是金夏,跟着张贤和金夏一起参军的还有村子里各家各户的老二们。

张贤被征兵的这个消息实在是太过让人震惊了,这个战乱年代去当兵就要做好战死沙场的准备,田田一想到自家相公很可能会战死沙场,田田就忍不住的哆嗦害怕,田田真的不想再失去最爱的人了,为了不让自家相公上战场,田田利用手里的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跟张贤商量看看有没有别的不上战场的办法,田田让自家姑父李翰跟镇上的捕快打探一下能否出钱不服兵役,而最后得知的结果却是让人绝望的。

这次征兵是全国性的,就是为了避免有些人家偷奸耍滑,这次征兵完全是按户籍来征兵的,要想不去当兵,除非拿出一千两白银做军饷,否则的话,无论是谁家的儿子女婿,全都得去当兵,就连白瑞家的二儿子和赵凯家的女婿都没有逃脱掉去当兵的厄运。知道了消息的田田彻底的崩溃了,一千两白银啊,那对于田田这种小老百姓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啊,就算现在砸锅卖铁也凑不上这么多银子啊,如果事情没有转机的话,那田田和张贤就只能认命了。

征兵的命令已经下发了,朝廷的人也早早就告诉了各家都谁需要去当兵,没人敢逃,要是有人逃了,那么他剩下的全家人就要跟着遭殃,现在整个村子都沉浸在征兵的阴霾之中。得知自家男人要去当兵的妇人们一个个都哭得死去活来,田田自然也不例外,张贤也不知道要怎么安慰自家媳妇,因为自己对上战场也是十分的恐惧的。

虽说男人小时候都有过想要上战场杀敌的想法,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见过了太多的生老病死之后,这种想法也就慢慢的淡去了,尤其是张贤现在娶亲生子,而且自家媳妇肚子里还怀着自己的第二个孩子,如果自己上战场不幸死掉了,剩下自家媳妇和孩子,孤儿寡母的,她们可怎么活啊。一想到这些张贤的心就像被棉被蒙上了一样,闷闷的透不过气来。

田田哭过之后,也知道事情无法挽回了,而且自己肚子里还有娃娃,自己要是一直这样郁郁寡欢的,对肚子里的娃娃也是不好的,于是在自家相公再三保证自己绝不轻易死掉后,田田阴郁的心情终于消散了很多,田田知道自家相公的保证也只是哄哄自己,但是只要是从自家相公的口中说出来,田田就会有种莫名的安心,就感觉自家相公一定会平安无事的从战场上回来。

这征兵令已经下来了,再有一个月的时间张贤就要跟着其他的士兵一起去训练场了,所以在这段时间里,张贤就开始安排自己走后的事情了,爹爹和老丈人跟自己都是一个村子的,自己走了之后,两家肯定会照顾自家媳妇的,自家媳妇也没怎么下过田地,对于田地里的东西也不太懂,所以家里田地请短工收割的一切事项,张贤就都拜托给自家爹爹张富贵了,到时候,田田就负责付钱就可以了。

自己上战场之后,自家的生意还得继续,要不自家的经济来源就断了,生意这边一直是自家媳妇在运作,媳妇很熟悉这套流程,现在唯一的问题是媳妇肚子里已经有娃娃了,自家媳妇也不能太过操劳,所以张贤和田田决定将做东西的秘方告诉可靠的人,这两个可靠的人就是高秀珍和张母了。这两个人是绝对不会私吞田田家的秘方的,于是这田田就趁着自己肚子还不是太大,暂时还能干活的时候,手把手的将自己调料的方法和方便面的发酵方法告诉了自家娘亲和婆婆,两人也是常年混迹厨房的,所以这学得也很快。

做吃食的法子全都交给了两位娘亲,田田这段日子就一直陪着张贤,顺便好好养胎。因为这张贤是要上战场的,所以田田打算给自家相公做一个防刺衣,像现代那些武警官兵出任务的时候穿的那种,但是因为古代也没有那么高级的材料,田田就只能选择一些重量轻的金属来做这防刺衣了,现在田田所能找到的最轻的金属就只有铝了,于是这田田让自家公爹帮忙,将铝烧成超级细的铝丝,田田让自家爹爹金贵用这些铝丝编成了一个背心形状的铝衣,用来防护张贤的心脏。

田田选择了能买到的最结实的布料,将铝衣缝进了衣服里,又顺手将碎银子融了压成薄片缝进了衣服里,虽说钱不多,但是外一真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