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长夏不逝免费阅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4章(第1页)

他若有所思点点头,“那倒是,只不过本来也就是这样的交易,毕竟你是靠她出来的。”

“所以呐,等你火了以后——当然起码要等,等到风月上映,或者有更好的作品让你爆红后,她会回来找你拍作品,可能是配角,可能是主角,或者是个特别参演,总之你要还恩情的。”

他说的简单,许之圳却敏锐意识到,或许是说他年少时的经历。

一方天,一方水,一线绵长的屋檐。水不算清澈,微带浑浊,滚滚向下。

许之圳抱着下巴,只笑,带点自嘲意味,“就怕都没这个机会呢。”

言下之意,要是火不了,都没人回找他报恩情。

他们重又起身往前走,又在路边买了份可以切开喝的水果,插着吸管喝。

谢北说,“不会的。”

作者有话要说:

有一说一,谢北是小许事业粉。

考完回家了,辗转奔波真艰辛。

说下更新情况,我忘了上周申请了榜单,这周上了后要赶榜单,字数问题所以目前改成日更,一直到下周三,后面更新情况再说哈。

然后就是,每年过年我要回老家的,因为写文这事是个人爱好+我还上学着,专业也和这玩意八竿子打不着,所以写文算是比较偷偷摸摸(?)所以不带电脑回去,尽量更到回去前一天,过年期间就祝大家过个好年啦,等过完年回来再继续更,按往年大概是初□□左右回来,回来更新恢复。

这两天俺就努力更新了,因为我还是挺无所谓了这文能咋样就咋样吧,毕竟本来就是我自己喜欢才写的文,只希望看客都能尽量高兴吧,就这样啦,明天见

第52章

一路顺延而下,走到交错的前口,不再是江水和吊脚楼,许之圳扯了扯身上沾着汗的t恤,想掀起来扇风,又觉得在外面不好,只好忍着汗意继续走。

比起他,谢北算是不易出汗体质,饶是这样后背也微湿,白色t恤后面很容易看出流汗的痕迹。走到快天黑,待走到一处故居,他们在里面找个长凳休息片刻,纷纷低头玩了会手机,等不那么热了才继续走。走前,许之圳好奇,还买了本湘西赶尸录,饶有兴致带着说有时间看。

一路上的跟拍就没停过,从武汉追到神农架,又从神农架追到凤凰古城,许之圳都想替他们鼓掌,觉得真是不容易,也没上来打扰,一时不知道是该夸好还是该骂好。

问谢北,他淡定得有点冷漠,只转身看他们一眼,蹙着眉,后面的人瞬间安静得低头玩手机。他又转回来,只说别管他们。

又说,就当不知道。

不跟房,不上来拦着,不打扰他的私生活,其余的他懒得理睬。

晚饭是在岸边的一家土菜馆解决的,大家约莫养好了双腿,忘记了当时痛快,一个个又精神抖擞,吃完饭拿着手机搜着攻略准备着后天的张家界之行。

张家界比起神农架,两个都是大得让人喟叹的地方。郑城是小学时候来过的张家界,只爬了两天,哭爹喊娘回去了,之后也没怎么再来湖南玩,长大之后对湖南的印象只剩那次痛苦的旅行,和长沙兴起的茶颜乐色。

这次的安排是张家界三天,如果不赶的话去长沙呆一天吃点东西,然后在长沙告别,谢北转机直接飞国外和工作室汇合,许之圳飞北京和陶川见面,徐海顺也回北京,而郑城自己回武汉。

定完简单攻略,又聊起这座小城。

他们下午走的路线不大一样,分别聊起自己的见闻,分享起来又是不一样的感觉。

徐海顺和郑城在江边走走停停,只看风景赏天色,观人文察美景,再去趟故居顶了。谢北和许之圳的路线和他们大抵相似,毕竟江边就是这么两条长路,也没个其他路线了,只是他们的重点偏在观察游人和当地人的区别上,以及尝试辨别游人是哪里人。

除了从口音,其他只能穿着打扮和相貌及谈吐上多加观察,两个人猜得大抵相同,少有不同之处,也是各不服各的,但也无从知道正确答案,只得作罢。至于对本地人的观察,他俩觉得都差不多,特别是在这种古城地方,沿街的都是商人,要想观察最淳朴的湘西人,还是不能在这里,于是看几个便作罢。

总而言之,这座古城经过风雨磨砺,不算多出挑,加之环境也不算多好,几个人对这都不算很满意,只觉得还行,来过就罢,乘着晚风回酒店,准备收拾行李,明天一早赶去张家界。

睡前,许之圳和陶川联系,正巧,另一边也在和年能靖通视频电话。

陶川找他是说大光门的事。大光门今天下午官宣定档十月一日,下午的预告片只有诸位主演,老戏骨的戏份还没有呈现,除此之外就是青年演员也没有宣布。谢北饰演青年胡华的消息早就不是秘密,而身为青年傅卜的许之圳,在当时或许没人在意,宣布加入华沃时也无人在意,在传出饰演钱荷新电影时才被外界关注,很快热度消散,但业内关注度仍保留。大光门这次的消息也是时刻抓在他们手里的,效果是好是坏,外界是褒是贬,一切尽看许之圳,也看团队对于他形象的运作。

陶川意思很简单,通稿不会多,现在重心主要在压住对家的黑通稿。当许之圳问起对家是谁时,她倒是笑了,说,“你在明,他们在暗,谁都可能是对家。是你熟悉的某个明星,或者不认识的某个小喽喽,谁不想分一杯羹,演个好角色大火。黑你只是动个手指头的事情,权当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