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傲世天骄赵平安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1部分(第1页)

雄关厂的技术员们,他们还停留在车子应该安装发动机,还没有发展到车子应该怎样安置发动机的程度。他们是很尽职的执行者,而不是陌生领域的开拓者。他们看着郑建一汪洪涛们一次次的进行理论计算,不是很理解。

初九安装了动力系统,初十的工作就变得十分简单,在后座下面,直接割开一个空位,平时下面是油箱,现在油箱拆走了,留下大大的空间,焊接上一个箱体,这就是放置电池的位置,胡国平把这个位置弄得非常精致,还对电池进行了有效保护,看到风临厂的总经理居然还有这样一套精致的手工活,雄关厂的各位都面露佩服。

空调系统用风临天尚,再加上全套风能充电,调试完毕,电动迷你SUV大功告成。

从头到尾陪同的马国梁和孙得功已经坐立不定,屁股上象猫抓。这几天,好烟好酒侍候着,还再三要求自己的技术员,一定要向风临厂的同行们学习。开始这些技术员很不服气,毕竟雄关厂地处中原,文化底蕴深,在他们的想象中,红河的电动车也不过是在车上装一个电机,跟满街跑的电动三轮车差不多,只是电池好一点,跑得更远一些。看到他们拆自己的车,熟练程度跟自己不相上下,有点佩服,等到郑大学究大段大段的理论出现时,他们已经完全不能进入状态。最后他们知道,风临厂的动力控制定位是最佳的,但为什么要这样定位,他们不懂。

“马叔试试。”郑建一把钥匙递给马国梁。

马国梁接过钥匙,跟孙得功说:“一起出去溜达一圈?”

孙得功二话不说,拉开副驾门,坐了上去,环顾车内,车仍然还是那辆熟悉的车,没有变化。

马国梁一拧钥匙,接通电门,电机传来呼呼的经济转速声,踩下刹车,挂进一档,松开刹车,车起步。在无声无息中,二档、三档、四档、五档、车子已经在工业园临时跑道上跑到120公里时速,仍然很平稳,丢开电门,电动机用经济转速带动车辆前进,保持车速七十公里。

马国梁停下车,把驾驶位让给孙得功。孙得功开了五六公里,把车停在路边,取下眼镜,用手背抹抹眼角,这哥们有点激动,在流泪。过了一会,孙得功回过神来,冲马国梁不好意思的笑笑:“哥们让你见笑了,我实在忍不住,有了这个车,兄弟我又能活了”

雄关厂其它三款车的自重比较重,外形也比较大,之前都是使用2。0升的汽油机。风临厂没有合适的电动机可以匹配,陈维政跟西川厂联系,让张定中经理帮自己发十台电动机来,张定中表示马上发,每台电动机,批发价一万二千元。

在电话中,张定中向陈维政描述了现在西川车厂的情况,由于股东意见不统一,正在进行股权重组,估计在五个月后能有产品上市,到时还需要龙山厂大力支持,预计每个月出厂五千辆车,需要电池两万块,具体到时再跟陈维政商谈。陈维政表示:西川厂是一定会关照的,大家是朋友。并告诉张定中,尽可能成为车厂的大股东,有了话事权,到时合作的空间更大一些,如果资金方面有欠缺,自己可以帮忙。张定中知道陈维政的意思,说正在努力扩大。

雄关厂的七座MPV,与雪铁龙C4毕加索很近似,不同的是雄关厂的MPV只需要十万元左右。当年雄关厂的MPV出厂时,与雪铁龙C4毕加索极近似的第三排座椅曾让人欢呼不已,那是真正的五加二,终于在十万左右的车上看到这种座椅,并誉为百姓用车的福音。曾经月销量过万,是MPV国内销售的一个神话。然而,神话破灭起来也快,从十二月到二月,这个车只卖出了一千多辆,让孙得功暗鸟不已,即使这个销量,也是国内同期同类产品的难勃丸。

预计西川的电动机要过完元宵才能到,这段空闲时间,江国民、胡国平、郑建一等人各回岗位。汪洪涛指导雄关厂的几个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改装另外四辆迷你,同时把一辆雄关MPV拆得七零八落。

让孙得功郁闷的是,无论怎么样弄,后四辆就是不如前一辆好用,不是汪洪涛藏私,而是雄关厂的装配技术确实有问题。汪洪涛认为这说明雄关厂仍然是传统的工而优则仕,仕而不再工,不仅不重视技术工人,反而让本来有技术的工人浪费了技术。而风临厂,一线技术工人的收入要比管理人员高很多,特别是一些有一技之长无可替代的技术人员,收入比总经理还要多得多,甚至能拿到总经理的部分管理股分。这些工人,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应该去做什么管理,而是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就已经足够。孙得功知道自己的管理存在封建小农意识,这次总算知道自己的企业小农意识到了什么程度,自己带来的几个技术人员都是过去的技术标兵出身,几年不在一线,焊枪都拿不稳。

大年十三,江国民让停在红水河公司车场外的大小拖车,排队前六百辆的全部赶往华侨镇,到风临车厂把一万三千辆风临车拉往六盘。

华侨镇的人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拖车,也第一次看到这么多拖车拉满汽车离开工业园,古宜电台电视台将这一盛况进行了报道,正月十五元宵节,六盘国联超市的汽车销售活动大获成功,预订的一万辆车全部现金提车不算,还把增加的三千辆风临天际一扫而空,同时又预订下了一万辆风临天尚、三千辆风临天际。当天,国联超市宣布,超市不再零售龙山电池,需要在国联超市买车的车主才能具有电池购买权利,而且要用损坏的旧电池来换,旧电池零折现,一旧换一新。

六盘大地,以开一辆电动车为荣。

第一二八章 人尽其才

第一二八章人尽其才

在龙山电池厂的第二层,紧贴军营有一栋回字型的五层楼建筑,这栋过年尚未竣工的建筑目前只属于一个人,那就是郑建一,而这栋五千平米的大楼,就是龙山技术的孵化中心,龙山高能电池应用开发中心。

陈维政给了郑建一五千万元人民币,让他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处理这栋楼,添置什么,准备什么,研究什么,一率自己做主。人员目前只给了他两个,都是陈村子弟,一个是去年东方工业大学毕业的陈维启,秀花婶子的大儿子,这家伙学的是机械,过年回来一眼就看上郑建一,非要拜郑建一为师,还缠着要秀花婶子摆酒认师,十八爷说,建一是姐夫,不能做师父,只能当老师,自己家的人,也别拜来拜去的,就跟着吧。另一个是古宜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陈维康,三爷家陈宝权的小儿子,陈宝权炒得一手好大锅菜,是陈村的第一掌勺,陈维康是他家老三,高中成绩不错,高考成绩本来上了二本线,想想不去读,选择了古宜职业技术学院,主科是机械加工,副科是烹饪。

陈维政扔了几个在市场上买回来的小型农机具给郑建一,一个小型汽油喷淋机,一个柴油小型抽水机,一个小型汽油伐木机,一个小型汽油割草机。要求郑建一想办法弄出一个电动农机系列,针对专业生产户,替代之前的燃油农机。

每次使用燃油的农机具,农民都会破口大骂:老子的农具比奔驰宝马都牛,老子不上路照样交养路费。农民使用的农机具,所有的燃油都来自于路边加油站,自从养路费打入油费后,农机具使用的燃油也被捆绑上养路费,bi着你用,不用没有,农民一想起这个就心烦。

陈维政是农民,有很强的农民情结,想起这个倒馕事也心烦。农民就活该被欺负,人家搞小姐要钱,他在这边搞老婆也要钱,想想也真是不太合理。开发一些电动农具,如果可行,也算是帮着农民减减负。何况有一个奉天机械正好等米下锅,交给奉天机械生产,弄不好,还能走出一条新路。英维和马耀辉要从龙山电池脱出来,在工业园建一个奉天机械古宜电动农机厂,这是对他们的考验。

郑建一带着两个小助手,接过陈维政的样品,说:维政你的心够宽,有你这种一心为农民的想法,我一定尽快把样品弄出来。

维启和维康看着陈维政,暗想这个哥哥怎么心眼就这么多,这个农机系列一出来,估计全国农机系列又会疯狂。维康告诉陈维政,他要买一套数控车床,制作样品,估计需要近千万,丽萍姐夫有点舍不得,陈维政告诉郑建一,要设备就要最好,一切以效益为目的,不要怕花钱。

看到郑建一的确不是管理人才,陈维政把何助理抽过来,兼职龙山高能电池应用开发中心行政总监,负责行政管理。三嫂说,陈维政还真会人尽其用。

出了元霄,龙山电池综合区全部交付使用,三嫂子跟古宜三建结清综合区建筑费用,古宜三建给工人发钱放假半个月。收假回来,再处理最低一层广场区的地面绿化,道路及停车场铺装,河堤美化,桥梁完善,及其它细节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