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一路官场 石板路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部分(第1页)

这样一想,张高武又平静了许多。

刘思宇拿着乡教办递上来的报告走进张书记的办公室,张高武一看是刘思宇,忙热情地站起来,招呼他坐下,又亲自去泡了一杯茶。

刘思宇忙从张高武手里接过茶,连声说着自己来之类,然后坐在沙发上轻呷了一口,又掏出烟来,递了一支给张高武,这才说道:

“张书记,有两个事,要向你汇报一下。”刘思宇吸了一口烟,待烟圈散去后,笑着说道。

“好你个刘思宇,动不动就汇报汇报的,啥子事,你说就是。”张高武吸了一口烟,陶醉了一下,说道。

他心里知道这刘思宇肯定是说钱的事了。

“这是乡教办递上来的报告,我看了一下,主要有三个事,一个是关于迎检的接待工作,一个是乡里有几所学校要修补一下,还有一个就是教师的工资问题。”刘思宇平静地看着张高武,把报告递了过去。

张高武拿过报告,仔细地看了一遍,又凝神想了一会,这才说道:“小刘书记啊,我算了一下,这三个事要一下子办成,得近二十万啊,乡里的情况你是了解的,财政收入还不够开所有人员的工资,而且现在的财政入库才完成不到百分之八十,所以让乡里一下子拿出二十万来,怕有点困难。”

张高武望了刘思宇一眼,发现刘思宇脸上露出着急的样子,想要说话,就又抢着说道:“你可能想说乡里不是才收到郭老板的三十万捐款吧,说起这三十万,还是全靠你才拉来的,你的功劳最大,不过乡里的这一大摊子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这不,听到乡里有点钱,那个承建计生站的李老板就跑来死缠硬磨了半天,说得是可怜得不得了,我和陈乡长商量了一下,人家搞点工程也不容易,这计生站我们都使用了一年了,还欠着一家十多万,也不是个事,最后不得不付了他十万元。现在那笔钱还剩下二十万,但乡里欠着两家饭馆的生活费到年底总得给吧,那也有十好几万,还有就是你说的那个修公路的前期工作,也要花些钱。唉,我都要为钱的事愁死了。”

听到张高武说了这样一大堆,刘思宇心里是越来越凉,乡里的情况他是知道的,所有的财政收入还不够开人员的工资,每年都要向县里伸手要钱,本以为这三十万用于教育,至少教育这一块今年是过去了,明年听秦飞立局长的意见,教师的工资会收到县里,由县里负责,那样乡里的事也少得多的,不过听张书记的口气,不要说三十万了,能有个十多万就不错了。

“张书记,乡里的难处我知道一点,不过学校维修和迎检接待都是大事,那些学校我去看过了,如果再不维修一下,哪天下大雨出点事那可是大事。”刘思宇还是笑着强调道。

“这倒也是个事,这样,我把陈乡长叫来,我们三个商量一下。”张高武想到这个事确实也拖不得,如果学校出了安全事故,自己作为乡党委书记,那是要负领导责任的。就伸手打电话给党政办,让人通知陈乡长上来商量事情。

不一会陈杰生上来了,三个人商量了好一会,最后答应乡里支出十八万用于教育,这十八万,包括教师的补发工资,校舍维修,普六迎检等等。

这还是张高武支持刘思宇的结果,陈杰生才忍痛同意的,不然按陈杰生的意思,最多给十五万用于教育。给了这十八万后,张高武和陈杰生就给刘思宇言明今年乡政府不会再拨钱给教育这一块了,至于教师过年是不是发点奖金之类,就靠刘思宇自己去争取。

刘思宇在心里默算了一下,教师工资全部兑现大约十三万,校舍维修需要五万元左右,而迎检工作要两万元左右,左算右算,还差二万元。这两万元的缺口,在他的极力争取下,张高武最后表态如果刘思宇那组的农税提留全部收齐入库,到年终的时候乡里给予补齐。

看起来张高武给了刘思宇极大的支持,其实陈杰生却知道乡里的农税提留是从来没有全部收齐过的,每年最后向县里交帐的时候,都让乡里干部到信用社或农村基金会贷款来交,先完成任务再说。所以他这个表态,其实就是一句空话。

不过他还是想看一下刘思宇的能力和背后的关系,如果刘思宇连这两万元都要不到,那说明他后面并没有人支持,那李副市长那天对他的态度可能就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了。

刘思宇回到办公室后,找来徐显生和杜清平,把乡里决定拨出十八万用于教育的事说了一遍,徐显生和杜清平听到张书记和陈乡长答应拿出十八万,都用敬佩的眼神看着刘思宇,照他俩的想法,这次乡里能拿出十万元就不错了,没想到这刘书记还真有能耐。刘思宇看到他俩的表情,心里有点纳闷,自己还为乡里只拨这么一点钱而苦恼,怎么两人却像有天大的喜事一般看着自己,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衣服,上面没有什么不对啊。

“刘书记,没想到你能要来那么多钱,这下事情就好办得多了。”徐显生兴奋地说道。

杜清平在一边也一脸喜色。

“徐主任,就这还高兴?乡里今年就只给这么多了,剩余的两万还得完成和木村和统山村的农税提留才能拿到手。”刘思宇不解地说道。

“刘书记,你是不知道,这乡里往年最多就是给个十万零点,学校也只是简单维修一下,教师的工资表上有两项补贴,是从来没有发过的。这次有十八万,节约一点,还可以发一种补贴呢。”徐显生笑着解释道。

刘思宇这才明白徐显生交上来的报告中教师的工资是把所有政策规定的补贴全部算上的,而其中有两项,在黑河乡老师是从来享受过的。这两样补贴合计每人每月60元。

刘思宇让徐显生和杜清平抓紧布置学校维修,务必在一个月内完成危房改造,并且要求按高标准进行,最后把各校的教室都装上玻璃,现在的天气都有点冷了,再过一段时间,天气更冷,学生娃娃坐在四面透风的教室里,怎么能安心学习?同时让教办的财务人员迅速造好补发工资花名册,先把工资补给教师。

至于资金缺口,就只有自己想办法了。

忙完这些,刘思宇给张书记说了一声,准备到县里去找交通局跑公路设计的事和到教育局看能不能争取点资金。

第四十九章聚会(一)

走进位于红山县新华书店对面的教育局,刘思宇在教育局一个办事员那里问了秦飞立局长的办公室,那个年约二十五六的工作人员一听是问局长的,就打量了一下刘思宇的打扮,看到一件质地很好的夹克穿在刘思宇结实匀称的身上,下面是一条铁青色的休闲裤,脚下是一双擦得很亮的老人头皮鞋,那个工作人员在心里料定刘思宇绝不是下面学校的教师,态度就好起来,他指着通道最里面的房间热心地说道:“秦局长的办公室就是那间,秦局长正好在办公室里。”

刘思宇说了声谢谢,拿着公文包就向秦飞立的办公室走去。

秦飞立这段时间忙得有点顾头不顾尾,省里的普六复查验收马上就要来了,很多准备工作还没有就绪,再加上现在各乡镇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比较严重,已影响到了老师的工作积极性,他向县里的柳副县长反映了好几回,但效果都不明显,而手下的两个副局长,一个姓洪的副局长今年已经四十八岁了,只等着退下去养老,工作上简直是得过且过,另一个姓孙的副局长,却因为是苏向东书记的远房亲戚,在局里对自己就有点阳奉阴违的,这不,让他下去督查一下学校的准备情况,他却说自己现在要准备召开初中毕业班各科的教研会,抽不开身,当然孙副局长这样说也有道理,按照分工,孙副局长负责全县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和教师培训。

结果秦飞立只好让办公室主任沈新才带着督导室的两个人到下面去查看。

他上午到县政府参加了一个安全方面的会,才回到办公室,端起桌上的茶,喝了一口,又点上一支烟,思考着是不是召集各中学的校长和各乡镇的教办主任开一个会,传达相关的会议精神,同时也布置一下全县的普六迎检工作。

听到有人敲门,秦飞立抬起头来,却发现黑河乡的刘思宇副书记正站在门口笑着看着自己,忙把手里的烟一下按在烟灰缸里,站起来边伸出手边说道:“刘老弟,你可是稀客啊,今天是哪阵风把你吹到我这个穷地方来了?快请坐快请坐。”

刘思宇和秦飞立握了一下手,顺势打量了一个秦飞立的办公室,真不愧是县里的局级机关,一张红褐色的老板桌后,配的可是高档的老板椅,临墙放置的几个文件柜也全是铝合金的,显得既气派又大方,对着老板桌的一面墙边,是一张三人沙发,整个办公室布置得井井有条。

“呵呵呵,秦哥真会说笑,你看你这办公室,我看就是柳县长的办公室都怕比不上你这里吧,还穷地方啊。那我们那里不成了那个啥了。”刘思宇打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