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醉春风全文阅读灵樾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部分(第1页)

漱完口,秋千影再次把勺子递到千里雪醉的嘴边。盯着秋千影的手,千里雪醉迟迟不肯张开嘴巴,他讨厌这种连吃饭都要人家喂的状况。可是他刚刚已经试过无数次了,身体根本动都不能动。若有所思的看了眼前的人一眼,他没有丝毫不耐烦,怡然地笑着,期待地看着自己。张口,吃下第一口,嗯,味道还不错。

看着美人吃下自己煮的粥,秋千影感到一阵满足,他可是有足足五年的下厨经验了呢。谁叫师父的手艺根本不行。

于是两个一个吃,一个喂,一股温馨和谐的气氛弥漫在两人之间。

吃完粥后,秋千影微笑地看着床上人儿,开口了:“千里公子,在你伤好之前就请安心地暂住这里吧。这里比较偏僻,应该不会有人来的。”

看着秋千影眼中平静无波的眼,千里雪醉还是感觉到了那平静下隐藏了的关心与期待,像是被蛊惑了一样,他缓缓点了点头。

第八章

月色皎皎,笛声幽幽。

千里雪醉从睡梦中醒来,好忧伤的曲子,是谁吹出这么深沉的寂寞?从窗口看出去,却见月光之下,花影之间,白天所见的青年正幽幽地吹奏着不知名的曲调。

他坐在走廊的栏杆上,背靠着柱子,姿态明明悠闲而舒展却透露着淡淡的忧伤。他的眼睛轻闭着,全神贯注于吹奏,花木的阴影投在他的脸上让他的表情变得朦朦胧胧。明明是那样平凡的容貌,这一刻他居然觉得他风华绝代。

最后一个音渐渐地消散在夜空当中,秋千影缓缓地睁开眼。有多久没这样半夜惊醒了?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之初,虽然很快就接受了现实,但自己还是会在午夜梦回的时候茫茫然不知身在何处。每次自己都会爬起来吹奏一曲以平静心情,而师父就在屋里静静的看着自己。虽然在这里一切都很好,但自己还是常常思念那边的亲人。只怕自己是回不去了吧,不知那里的星空是否和这里一样美丽?失笑,怎么可能。那里的污染那么严重,天空都是灰蒙蒙的,怎么会有这里的美丽。只是,即使如此,自己还是想看看那灰蒙蒙的天空一眼啊。

看着那人忽而失笑,忽而忧伤,然后重归寂寞,千里雪醉只是静静的看着,直到那人回到房中才再次合眼,只是,这次却久久没睡着。

~~~~~~~~~~我是终于出场的分割线~~~~~~~~~~~~~~~~

第二天醒来,千里雪醉就已经发现自己可以动了。刚从床上下来,秋千影已经捧着一盘水进来了。

看到千里雪醉已经可以下床了,秋千影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居然这么早就可以下床了,是他太厉害还是药的问题?回去要和药师商量改进一下才行。

把水盘放下,秋千影笑吟吟地说:“千里公子果然厉害,这么快就可以下床了。先洗漱一下吧。”

他一脸灿烂的笑意,千里雪醉却想起了他昨晚的寂寞:“你没必要做这些事。”

秋千影不以为然地说:“既然公子救了在下一命。在下粉身碎骨,在死不辞。何况公子现在行动不便,这些事还是在下来吧。”能接近美人是件好事,看着也赏心悦目。

“你要做我的贴身仆人?”

“啊?”完全没想到对方会这样回答的秋千影顿时愣住了。正不知如何回答的时候,对方已经自发自动拿过水盘洗漱了起来,还飞过来似笑非笑的一眼。秋千影这才知道对方在开玩笑,当下一笑带过。

天雷勾动地火,自此一发不可收拾,多么美满的前景啊。可惜,那两只是不可能的。

几天下来,两人还是淡淡的,千里雪醉每天不是打坐就是练功,秋千影每天都窝在房里研究他那本《药毒一家亲》。两人也就是吃饭的时候见见面,每天也就是那么几句话,大部分都是秋千影说的。

随着时间流过,千里雪醉的脚伤也快好了。秋千影兴致勃勃地邀请千里雪醉:“千里公子,花洲未名湖美名在外,如今公子的伤已经没有大碍了,趁天气晴朗,我们去领略一下未名的风光如何?”

看了秋千影一眼,千里雪醉想起他开始就说过他是来旅行的。这几天他都是呆在屋子里没出去过,想是为了照顾自己的需要。可是,微微皱了皱眉头,自己实在不想去那种人多的地方,而且如果再碰上那个讨厌的家伙……

“我不去了,你去吧。”千里雪醉最终还是决定不去。

“你不去?这么好的天气,浪费了可惜啊。”秋千影失望地看着他,正想继续劝他就被一个冷眼瞪回来了。“呃,既然那样我自己去吧。”没办法。

未名湖

秋千影心情很好地架着一只小船在湖面上晃悠晃悠。未名湖的风光真的很好,碧波浩荡,一顷千里,最重要的是湖面经常有佳人在荡舟。美人加美景,绝配啊。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不知不觉,秋千影已经把这首诗吟了出来。

“好诗,好诗,这位公子好文才。只是不知西湖与西子是何意?”身后忽然传来一个清亮的声音。秋千影心里暗暗吐吐舌头,被听见了。

回过头,后面不知什么时候来了一条画舫,三个侠士模样二十多岁的男子坐在上面。左边的长得非常清秀,身形修长,看起像是弱不禁风的公子哥儿。中间的就男子气多了,但那刚毅的脸部线条却紧紧地绷着。右边的那个朗眉星目,英俊非凡,一脸笑容。 左右两个看他的目光是赞赏和好奇,中间那个却透着敌意。

优雅地笑了笑,秋千影对着他们说:“各位误会了,这首诗是一位不出名的前朝诗人所作,在下恰好有机会拜读,因为很是喜欢就记住了,至于这两个词,在下也不甚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