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皇城嘉苑二期房价值得投资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3部分(第1页)

一个字一样呢?”

王后听她提起文茵公主,脸上一僵,说道:“小女儿闺名尤云意,不过三岁,正是顽皮的时候此次回京未曾带来,两姐妹的闺名确实没有一个字是一样的,”顿一顿,又道:“因为文茵公主是王爷的第一个孩子,王爷郑重定了名字,取‘静言思之,躬自悼矣’1之静思二字,而云意的名字却没什么讲究,随便择了两个字,觉得顺口好听就用上了。”

沈嘉玥暗暗瞧着她面上不大好,只宽慰她,“你且放心,文茵公主在宫里过得很好,我和清容华会为你照顾一二的,你可别太难过了,可喜欢‘文茵’二字?”

王后点点头,方才又见了自己的女儿,见她不错,心放下了许多,直道是个好封号。安王王后唤她过去一同赏花灯,辞别了两位,急急过去了。

沈嘉玥和赵箐箐也一同赏花,猜灯谜,每猜一个,暗自记下来,凭这两人聪慧自然猜了不少,一边走一边猜,走到一个小小花灯下,驻足了一会子,却见一身宝蓝底水纹织锦宫装的女子迎面而来,定睛一瞧,原是妙美人李兰儿,短短几月她从宝林晋升至美人,她的崛起让不少人私下恨得咬牙,也让令小仪董澜湄失了不少宠,在那些看不惯令小仪的人眼中也是一桩喜事。

李兰儿脸上似有焦急之色,行了礼后,说:“清嫔主,皇上、太后娘娘正在找您呢。”

沈嘉玥瞥见那个做的如玫瑰的花灯上写着:向谁夸丽景,只是叹流年。2心中竟生起丝丝凉意,又见李兰儿脸色,深觉不对,黯声问:“怎么回事?皇上、太后娘娘找清容华何事?”

李兰儿叹一声,本想隐瞒,能瞒多久就是多久,如今看样子是瞒不了,等下去了也是要知道的,遂道:“霸国送…送书信…要,要求公主和亲,且指名要皇上所出的公主,所以,所以……”

和亲,和亲,不会的,婷玉还那样小,怎么会和亲呢?不会的,绝对不会的。赵箐箐眼眶里满是泪水,却死命忍住不让它滚落下来。沈嘉玥和李兰儿见状忙去扶她,她玉指上长长的护甲很用力的嵌进她两的手臂里,幸而冬衣厚实,并未感到疼痛,又小心安抚她没事的,没事的。

赵箐箐无助的眼神瞥向那只花灯,忽然笑了,嘟囔道:“沈姐姐,你说这是天意?”未待沈嘉玥回答,苍白的脸上浮起一丝哀伤的笑,道:“这必然是天意吧,”双目死死盯着那只花灯,“那只花灯上的是谜语,是一句诗,更是婷玉写在上面的,或许…还是婷玉的写照吧…”

纸鸢,飞的再高,也有一根线在牵引者手中,牵引者想让它飞多高,它便飞的多高,只是终有一天会断线,断了线的纸鸢从高空落下,且永远都不会再升起,若婷玉远嫁霸国,她与断了线的纸鸢又有何分别?她还这样小,她不该承受这些的,她不能承受这些的……

沈嘉玥面色也不好,她从小看着婷玉长大,感叹一声,“我们去求求皇上、太后娘娘,一定会有办法的,或许,还没有决定此事,还有希望呢,你可要振作啊,婷玉的前程还要你这个做母妃的争呢。”

赵箐箐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样,挣脱了沈嘉玥和李兰儿的手,拭去眼眶中的泪水,又理了理衣裳,恢复了刚才神采飞扬的样子。三人这才赶往絮绵亭。

絮绵亭里坐着好些人,太后、皇上、皇后、两位长公主及几位妃嫔,三人连连赶过去,一番行礼后站定。

皇后将事情娓娓道来,眼里划过一丝轻松与可悲之情,待她说完,皇上才问赵箐箐的意思。

果然是远嫁一事,只霸国的意思是先定下来,等到公主满十三岁后再嫁往霸国,嫁给霸国皇太子之长子为正妃,往后很有可能是母仪天下的皇后。赵箐箐自然是不愿的,她只有这一个女儿,不管是正妃还是皇后,她都是不愿意的。但这事还是要询问婷玉自己的意思,本想说问问婷玉的意思,可看着皇后眼里的轻松,不免心底生气,凭什么我的女儿要嫁去霸国,你的女儿不用远嫁?不说为婷玉劝解,反而这么轻松,气不打一出来,她全然忘了皇后八个月的身孕,直冲冲道:“回皇上话,婷玉虽为长女,可她不是嫡女,且嫔妾身份也不高贵,方才皇后娘娘也说了,往后可能是一国之母,想来霸国不愿让她嫁过去的,故而嫔妾以为唯有宜珍公主的身份最适合,公主的母亲是皇后娘娘,身份尊贵,若公主往后也是一国之母那自然是一桩美事儿,且皇后娘娘的学识、气度、涵养、性情都是最好的,那么宜珍公主也必然是很好的,若公主嫁过去,霸国皇帝恐怕也会像先帝那样赞一句‘可堪为天下之母’,更能促进两国情谊。何况,宜珍公主只比婷玉小了一岁而已,皇上、皇后娘娘还能以霸国路途遥远为由多留公主几年。”余光扫向皇后微微颤抖的手,有一丝快意与不忍,她终究还是心软了,又接了一句:“自然这是嫔妾一番愚见。”

沈嘉玥的心都要跳出来了,她以为箐箐只是为婷玉求情,却不曾想她说出了这番话,望着上面坐着的皇后有些惨白的脸和颤抖的手,只低着头不说话,也不知该说什么。她的私心不想让任何一位公主远嫁,选择哪位公主都是两败俱伤的下场。

当絮绵亭的气氛陷入沉默时,妃嫔中不知是谁说了一句话,彻底激怒了赵箐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出自《诗经·卫风·氓》

2向谁夸丽景,只是叹流年:出自《寒食日早出城东》

☆、第十二章 纸鸢之命(2)

寒风呼呼的吹着,柔和的月光照进絮绵亭,照进在场所有人的脸上,或凝重、或怜惜、或幸灾乐祸……可绝对没有喜悦,这个本该欢乐的元宵之夜,在这些人里体会不到丝毫的欢乐,更多的是哀伤,无法言语的哀伤。

妃嫔中不知是谁说了一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早已激怒了赵箐箐,她浑身颤抖,脸色阴沉,不顾身后沈嘉玥的拉扯,女儿的事已经让她失去了理智,重重的冷哼一声,还未说话,整个亭子都听出了她的不悦,唬得方才那位说话的妃嫔再不敢出声,恨不得躲起来。

沈嘉玥好心安慰她,摇晃她的衣袖,示意她不要再多说。赵箐箐却不知好歹,用尽所有的力气挣脱了她的手,转身,啐道:“现在不是你的女儿是不是?我真不知道你哪里来的自信,你确定你的宜静不用和亲?也是,你怎么会考虑过宜静呢?恐怕就算宜静和亲,你连眼睛都不会眨一下吧?”逼近一步,仿佛眼前的人是霸国的人,恨不得将她碎尸万段,唯恐天下不乱,复道:“到底不是亲生的,怎会为宜静设想呢?更不会明白我的苦衷。”

此话一出,倒让众人为沈嘉玥心寒,博得了不少同情,也让赵箐箐彻底失了机会。本来有些人还想着为宜欣公主求情,不让她远嫁和亲,毕竟众人中有几人是看着她长大的,有几人与赵箐箐关系还算不错,又有几人觉得宜珍公主确实比宜欣公主合适,如此一来,宜欣公主未必和亲霸国,算起来应当是宜珍公主和亲霸国的几率更大一些。可赵箐箐自己愤怒,却将气全撒在沈嘉玥身上,还说出这样的话,实在让人没了好感,众人纷纷倒戈,反倒是宜欣公主远嫁霸国的几率高了一些。

沈嘉玥本能的退后一步,看着那张精致的脸,生出无限凉意,这才是她的心里话吧?不,这或许是所有人的心里话,恐怕在所有人眼中宜静都不是我的孩子,是啊,即便玉牒上是我的名字,她也入了沈家家谱,可说到底也不过是一块遮羞布而已,一旦这块布拿掉便什么都不是了。她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实在不知该怎么办了,她的目光扫视过众人,最后定格在皇上身上,她求救于他,他却未曾理会她,讪讪一笑也不说话了。

所有人只看着不说话,反倒是平素不曾来往的昭阳长公主为她说话,一双温润而灵动的眼睛盯在赵箐箐身上,语气迫人,不怒自威,颇有长公主风范,“本公主瞧了这么久,不过是清容华不愿自己的女儿宜欣公主远嫁霸国罢了,自己气恼何必说沈昭容,人沈昭容和宜静公主又不曾欠你的,何况玉牒上都写了宜静公主的母妃就是沈昭容,且本公主听闻宜静公主也是入了沈家家谱的。如今清容华却说宜静公主并非沈昭容亲生,那本公主倒要问问你谁是宜静公主母妃?”拨了拨护甲,慵懒道:“清容华身为宜欣公主母妃,不愿让宜欣公主远嫁情有可原,但你也是皇兄的妃嫔,庆朝的妃嫔,应当为天下的黎民百姓着想。所谓先有国而后有家,你先为庆朝妃嫔后才是宜欣公主母妃,同样皇兄先为皇帝后才是宜欣公主的父皇。先要让国家安定,才能让自己的儿女妻妾安定。说句贸贸然的话,若霸国因此干扰我朝边境的百姓,你可有法子让霸国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