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权臣之妻秦晟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章(第1页)

顾晗回道:&ldo;今早来时,吃了一丸,胃里感觉舒服了不少。&rdo;

赵氏笑起来:&ldo;那就好,就是为你做的,对你的身体可有好处了,要经常吃。&rdo;

武氏打量了一阵孙女儿,也觉得顾晗的气色好,&ldo;你大伯母说的对,一定要按时吃。养一段时间,兴许你这身体就彻底好了。&rdo;

顾晗恭顺地应是。

一盏茶的功夫,顾家孙辈的男子便次第告退,去学堂的时间到了。

杨氏趁着武氏的心情好,也凑趣道:&ldo;……母亲,我这两日准备回娘家一趟,也带着暇姐儿,她想她外祖母了。&rdo;

武氏想了会,问道:&ldo;不年不节的,怎么想着回去了?是不是亲家那边有什么事情?&rdo;

杨氏含笑看了顾晴一眼,&ldo;也没有,就是我兄弟的亲事,高不成低不就的,我心里着急,回去问问定下了没?&rdo;

赵氏闻言眼睛一亮,顾晴却害羞地低下了头。

武氏看着嫡长孙女的模样,突然想起前一段老大媳妇和她说的话,想着把晴姐儿许给杨若……这可是门好亲事。有着杨氏的关系,亲上加亲不说,杨若的父亲也是内阁阁老……也不算委屈了他们顾家的嫡长孙女,&ldo;行,你多带些亲家喜欢的物件,就当回去探亲了,见了面也替我问个好。&rdo;说罢,又叫过顾暇嘱咐:&ldo;……到了地方,好好听你外祖母的话,不许淘气。&rdo;

杨氏和顾暇都笑着答应了。

顾晗瞄了一眼大家的反应,心里一突,大伯母莫不是在替顾晴打杨若的主意?她记得前世时,杨若因为在朝堂上直言犯上,皇上一气之下发配去了边境,当时事情闹的大,人尽皆知的。她也是在婆婆和二嫂说话时听说的。结果到她死的那年杨若都没有得到特赦……后来就不知道怎么样了。

顾晴上辈子不是嫁给了定远侯的嫡子吗?怎么这时候和杨若牵扯到一起了?

第17章

顾晗静静地想了一会,实在太蹊跷了。她重生后的许多事情都在朝着未知的方向发展,张居龄来顾府是一件,大伯母给顾晴相看杨若又是一件……难道是受了她的影响?

不,顾晗摇头。她不愿意相信。

或许还有别的因缘在。

春日的时光总是过的特别快,天空浅蓝着,明熙又清淡。

过了两天,杨氏和女孩儿一起从杨家回来了,还带着杨夫人给武氏准备的两盒君山银针。杨夫人的意思很明确,想约个时间,领着杨若来顾家一趟,让他和顾晴正式见上一面……各方面都合适呢,就定下来。顾家毕竟在京都也是赫赫有名的书香世家,教出的女孩儿定不会差了。

这样的消息一出来,武氏很是高兴,立即让丫头唤了老大媳妇过来,和她商议。

&ldo;母亲,我觉得时间的话倒无所谓,具体哪一天都行,主要是晴姐儿,您得教教她规矩。&rdo;赵氏笑道:&ldo;您和杨夫人打的交道多,她的什么习惯、作派您都知道……晴姐儿要是得了杨夫人的欢心,她和杨若的亲事十有八九也就成了。&rdo;

&ldo;你呀,都多余考虑这事。&rdo;武氏淡淡地抬头看她:&ldo;世家小姐给人第一面的印象只需要矜持、稳重、温恭有礼就好……别的都不重要。杨夫人出身高贵,最讲究的是人品和德性。&rdo;老大媳妇那里都好,办事也利落,就是有点阿谀逢迎、攀人权贵的毛病。真道是人无完人。

赵氏脸一红,呐呐地:&ldo;母亲教训的对,儿媳妇记下了。&rdo;

武氏留她喝了一盏茶,让退下了。晚上的时候,让秋荷捧着一匣子的珠宝首饰送去了玉清小筑,晴姐儿是顾家的嫡长孙女,吃穿用度自然得一等一的。

农历二十三,是万事皆宜的好日子。武氏一早便让周嚒嚒拿着自己的对牌,去请杨夫人来府里看戏。这边又让丫头们去通知各院的姐儿梳妆打扮,尤其是二小姐。

所谓看戏不过是个由头,主要是给顾晴和杨若创造光明正大见面的机会。

杨夫人嫁过四个女孩儿,个个都是通过看戏定下的,自然深知其中的道理。得到武氏的首肯后,从书房里揪出正在休沐的儿子,准备了一番,就上了马车。

戏台子、戏班、茶水以及果子、吃食一应都是赵氏筹办的。今儿是女孩儿的好日子,她打扮的也庄重,穿着暗紫色折枝葡萄纹对襟褙子,梳抛家髻、戴华胜,逢人便笑。亲切随和极了。见到顾昣,还拉着她关切了一番,尽显做嫡母的风范。

顾晗到时,顾晴她们都到了,和众人打过招呼,她坐去了母亲身边。

顾晴在武氏的身边坐着,白皙的脸颊有些微红,在宝蓝色绣大团花斜襟褙子的衬托下,更添秀美可人。祖母和母亲如此大费周折的替她安排,心里激动又忐忑。她那么喜欢杨若,杨若呢?能看上她吗?

辰时一过,太阳升到了半空。杨夫人由周嚒嚒领着,和儿子一起进了顾府。武氏和几个儿媳妇笑着迎了上去。

&ldo;舅舅……&rdo;顾暇眼尖,还有段距离呢,便看到了身材高大,朗眉星目的杨若。他穿着绯色直裾,气质卓绝,笑起来洒脱极了。

杨若拱手给武氏行了礼,伸手把顾暇抱了起来,捏捏她的鼻子:&ldo;咱们暇姐儿又长高了。&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