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农门婆婆有空间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3部分(第1页)

温氏当即把家中的事宜安排好,带好儿到镇上汇通银庄取了八百两现银,好儿转身把钱放进空间。又备了份薄礼,由陈有平驾车,前往北封县。

先去登门拜访蔡家嫂子的大哥一家,把礼物送上,逗留片刻,便在蔡严深的带领下,前往高山的牙行。

有句俗话说,一年不忙,忙在年三十。时下年关,买卖人最是忙碌,蔡严深送好儿母女到牙行,跟高山打了招呼,便赶回店铺去了。

正有人从牙行买了几个人出来。一个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心太软的人看到,只怕是心酸得流泪不止。在那内院大门关上之前,好儿快速地瞥眼,里面似乎还有不少人,在等待着买主赐他们一口饭吃。

高山跟看院子的人交待了一下,便领着好儿母女去看那两家店铺。

一家正处在繁华街道尾,卖的是布匹和衣帽鞋子,此时也有一些顾客在挑选购买,但跟别的地方比,又是在年关,就显得太冷淡了。

店主把手头顾客交给伙计,忙过来接待高山和好儿母女。

店门够大,店内面积非常宽敞,楼上有间小阁楼,可以堆放杂物或货物。穿过小穿堂,后面有个小院,比好儿家的跨院里分隔的小院稍微大点儿,四个房间,另有厨房茅房,带有个地窖,好儿母女下去看了看,面积有两个房间大小,储藏酱泡菜坛子不成问题。

☆、143丰收年

店主说,他关门的原因是自己选错行当,经营不善,他进的布料做的成衣,花色款式都跟不上,他自个也缺乏这方面的眼光,不想赔个血本无归,因此委托牙行尽快出手,最迟年二十九,他就要离开这里了。

好儿和温氏都觉得不错,高山便出面和店主商价还价,最后以一百八十两的价钱成交。

店铺出手了,店主却仍唉声叹气,他为那些卖不出的布匹和衣帽鞋子发愁。

好儿上前细看那些布匹,以中低档为主,除了粗葛布、粗棉,还有上好的棉布、绵绸,但花色的确显得老土,只有极少数还看得过去,再看那些做好的成衣鞋子,做工一般,款式跟花色一样,总之两个字:老土。

即将过年,得给家中新招的长工添置新衣。早晚是要买,索性就在这购置一批回去,干活所穿,粗棉的就行,另外再给每人置办两身上好棉布的衣裳。至于陈六声一家和龚桂子,之前已置办过,便不再买他们的。

温氏买得多,店主大喜,也不赚什么利润了,就按着成本价卖了二十匹给温氏。

“娘,干脆给他们的被套床单枕套,都换了吧。”好儿忽然说道。她想起那十人带着铺盖过来,有的被面都打补丁了,有的洗得看不出原来颜色。

温氏爽快地点头,“行,就听咱小闺女的。”

转头又挑了十种不同花色的棉布,让店主按着中床的尺寸裁剪九张被面、床单、枕套,另一张按照大床尺寸裁剪,说好年二十八过来领取,届时还要购买二十二双鞋子,到时候一并付清购买布料的款项。店主欣然应允。

买下这家店铺,母女俩马不停蹄又赶往另一家相看。

这家位置稍偏,分上下楼,楼面挺宽敞的,同样带个后院和地窖。让好儿意外惊喜的,是这家店铺的一楼,可以进行改造,即把小部分间隔开,在连接后院的墙面打通,用来做麻辣烫和烤串非常合适。

经过高山和对方的一番谈价,最后以二百两买下,附带里面的一些家什。

把店契屋契的手续都办妥当。当天母女俩带着二十匹布赶回落日村,回到家时,已是掌灯时分。

把十名长工及小松都叫过来,问明各自的穿鞋尺寸,记在纸上。

严峥等十人得知东家要给他们置办新衣新被面床单,既欣喜又感动,他们从没见过这么好的东家。

年二十八那天,依然是陈有平驾车,阿旺跟他坐在前头,温氏带着好儿、小树坐上车厢,一块前往北封县。

到了店铺,只有店主一人,伙计已经遣散。

阿旺按照记录的尺寸选鞋子,温氏检收裁好的被面床单枕套。二十二双鞋子,最后挑选出符合尺寸的十八双,还差四双,温氏做主选了四双偏大半码的,加厚鞋垫就能穿。

店主已经把剩余的货物拉走,后面的家什物当也搬走了,今天主要是等温氏过来取货,交接店铺钥匙。

如今一切都已办妥当,店主便跟温氏互相恭贺祝福,道别离开。

时间还颇早,温氏便让陈有平领大家去品尝美食。

从北封县回来,好儿去了阿旺小树的书房,兄妹三人开始忙着仔细审查核对各家店铺送来的账本,进行清算各项收支及库存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