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农女当家墨香盈袖全文免费阅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6节(第1页)

&esp;&esp;至于水汪里的鱼苗,如今虽说大了,但却还不足以卖呢。其实最初放鱼苗时候,成活率并不高,来回折腾了两次还是损失了许多。本来崔玉都要放弃了,毕竟她的专业也并不是养鱼。

&esp;&esp;谁知道,林大海却说出了养鱼的关键。原来林大海两口子本来就是南方人,他们接触鱼的时候要多得多,便是稻田里也是会养鱼的。

&esp;&esp;崔玉也是听说过那种“稻底鱼”的,当时知道的时候还忍不住感叹古人伟大的智慧呢。却不想,这会倒是帮了自家。

&esp;&esp;有了养鱼专业户的指导,水汪里的草鱼跟黑鱼成活率自然高了许多。崔玉也不是吝啬的人,跟赵二石商量过以后,就决定给林大海几个人涨工钱,每个月三百文涨到了三百五十文。

&esp;&esp;如此,又是得了一番感激。

&esp;&esp;且不说家里的日子过得如何红火,就说现在李氏可就关了一日店铺带了三妮儿,同赵小山跟崔虎子一块来了赵家村。

&esp;&esp;王秀和跟如燕刚做上晌午饭,就见李氏几个人乘着牛车来了。奶奶周氏听到响动,赶紧让朵儿去迎迎,自个也把天天放到了炕上准备下地。

&esp;&esp;李氏几个也不是矫情的人,被朵儿迎着进了屋,赶紧止了周氏的动作。边上本来准备去蚕房的如燕,也很有眼力劲的倒了些糖水来。

&esp;&esp;“如燕,你跑的快,赶紧去看看你玉娘嫂子他们回来了没,就说她娘跟兄弟来了。”周氏跟李氏说了几句闲话,一边逗弄着咿呀呀手舞足蹈的天天,一边抽空跟如燕交代了一句。

&esp;&esp;也是几个人来的是时候,崔玉两口子刚到门口,瞧见有牛车,又看出卸车套的是陈木匠,当下也就寻思着是不是李氏来了。

&esp;&esp;因为正屋里现在都是孩子跟妇人,陈木匠跟赵二石倒不好多呆,所以见过了老太太就找了个由头出了门。

&esp;&esp;“玉娘,娘这次是听虎子跟小山说,他俩想重考童生试。这三年才两次,错过了这次去官学,下回可就得两年以后了”见自家闺女回来,李氏也顾不得逗孩子了,眉宇间也有些犹豫担心。

&esp;&esp;崔玉挑眉,似是没想到这么一出,自然就把目光落到了崔虎子跟赵小山身上。

&esp;&esp;“大姐,这件事是先生提醒以后,我跟小山商量了许多次。”崔虎子毕竟比赵小山大一辈,虽说年纪相仿,但若论起关系来赵小山也该叫他一声舅舅叔叔的。所以现在该开口的时候,也是以他为先。

&esp;&esp;“虽说考过了童生试,得了秀才的功名,可我跟小山到底是擦底儿过得。说起来,运气还是大于学识的,我俩到底底子还不牢靠,只怕去了官学也是白花钱。”崔虎子抿着嘴说道,只是眼神却有些飘忽。

&esp;&esp;崔玉一听他最后一句,心里就有些明白了。她也是才听说的,秀才也就是生员分廪生、增生、附生这么三等。

&esp;&esp;“廪生”是每次童生试的前三甲,除去考试还能自公家领取廪米津贴。“增生”虽然没有了津贴也没有了粮食供给,但却不用额外缴付束脩,如此也能为家里省下一大笔开销。

&esp;&esp;只是附生,作为生员最后几名,待遇就极差了。虽然能上的官学,但花销却是很大的。按着赵小山跟崔虎子俩人的年龄跟学识,带到足够参加下次科举考试,只怕还要等四年。不论笔墨纸砚跟书籍,就算是束脩可也是一大笔。

&esp;&esp;“玉娘,你说这该怎么办?眼看虎子跟小山都要过十三了,也是定亲的时候了,要是这么一耽搁”李氏欲言又止,她私心里是不想儿子重新参加童生试的,毕竟耽误工夫不说,指不定还要把亲事再往后拖许多年呢。

&esp;&esp;李氏倒不是非要儿子考个举人状元的,但是在她心里,儿子过了十五就该成亲生孩子了。这也是要给崔家留下血脉啊。

&esp;&esp;不得不说,这个年代人的思想就是如此,觉得无论男女就得生个儿子才能圆满。

&esp;&esp;周氏一听,心里也有些着急了。怎得明明自家小山都成了秀才,还要重新下场考试?若是下次没有考过,那不是坏了名声么?

&esp;&esp;崔玉先安慰了眼巴巴看着自个的俩人,然后细细问了几句。到底是成年人又经历了许多,三言两语的就探出虎子跟小山是不忍那官学的花销,宁可耽搁几年也不愿意让家里跟着辛苦。

&esp;&esp;“小山,虎子,但凡你们想读书,家里自然都会支持。至于束脩跟银钱,虽说来之不易却也不能跟你们的前程相比。”

&esp;&esp;所谓知识改变命运,尤其是寒门子弟,能在读书上有一番作为的人极少极少。所以崔玉的意思,也是宁可花钱也要供着俩人学下去,哪怕就是在官学里长见识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