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世嫁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4部分(第1页)

离王世子将玉佩送给她的事,离王和离王妃并不知道,昨儿事情闹开,他没有回府,离王妃派暗卫来催他回府解释。

解释两个字,让明澜脑袋里一根弦绷的紧紧的,以离王世子的身份,娶公主郡主都够了,当然,公主郡主多是他堂姐堂妹,但京都还是有异性王的,再不济还有国公府、侯府,怎么也不会轮到一个小小伯府。

她的身份配他差几条街,虽然亲事是假的,但旁人不知道啊。

要是离王妃不同意,难道要他为了帮她来忤逆离王妃吗?

明澜攒紧了手,离王世子看在眼里,他笑道,“有这么紧张?”

“没,没有,我,我没有紧张……。”

还说没有,声音都碎成好几瓣了,他捏了捏她的脸,勾唇笑道,“丑媳妇总要见公婆的,紧张也没用。”

“你才丑!”明澜呲牙咧嘴。

她就不信他不知道她为什么紧张,不宽慰她两句就算了,居然还说她丑,她虽然不是一等一的漂亮,但也不差了好吗!

这一愤怒,倒不紧张了,暗卫站在一旁,两眼东张西望,不时又瞥过来看一眼,想笑不敢笑,憋的痛苦。

世子爷只有和顾二姑娘在一起的时候才格外轻松,之前迟迟下不了决心娶她,这一次赵大少爷算是帮了爷大忙了。

等离王世子他们走后,碧珠忍不住道,“都说杀手不苟言笑,离王世子爷的暗卫方才憋笑都快憋断气了,有那么好笑吗?”

她一点都没听出来哪里好笑了。

暗卫的神情,明澜也注意到了,前世就对他有印象,站在离王世子身边,一袭黑衣,不苟言笑,一看就是个高手,没想到居然也会笑,看来那一本正经的暗卫模样不是装出来的就是真的有特别好笑的事发生。

不管暗卫笑什么,她只希望离王妃别阻拦离王世子“娶”她才好啊。

再说离王世子,他出了伯府就回离王府了,而且回去的很巧,正好在王府大门前瞧见赵大太太往软轿里钻。

丫鬟提醒赵大太太,她转身时,他已经迈步进府了。

赵大太太是他表舅母,但离王世子一点面子都没给她,忽视的很彻底。

想到自己在离王妃那里碰壁,离王世子又不给脸,她的脸隐隐泛青,从咬紧的牙关里蹦出来两个字,“回府!”

声音愤怒,离王世子听得真切,他微微挑眉,他不是第一次忽视她了,她该习以为常才是,现在怒气这么大,难道她来王府劝母妃阻拦他娶顾二姑娘失败了?

带着疑惑,离王世子迈步朝离王妃住的海棠苑走去,半道上,丫鬟禀告离王妃去了老王妃那里,他又转道去见老王妃了。

他进屋时,正好离老王妃在说话,“撇开靖宁伯府门第低不说,就凭顾二姑娘大庭广众之下把赵大少爷的折扇踢飞就不是什么好性子的姑娘,赵大太太言辞之间,对顾二姑娘多有不满。

若不是那什么道士说赵大少爷命里有劫,刚好顾二姑娘又能化解,赵大太太怎么可能同意赵大少爷娶顾二姑娘,更不会来王府找你说好话,你倒好,万事由着世子,他要娶,你就给他准备聘礼!”

一个遭人嫌弃的姑娘,还想进离王府做世子妃?

她绝不答应。

离王妃坐在一旁,冷淡淡道,“桓儿性子随了王爷,不是中意的姑娘,他不会娶的,与其逼他娶一个高门大户的大家闺秀回来,最后闹出和离,我宁肯他娶性子嚣张些跋扈些的顾二姑娘,况且要是真一无是处,桓儿也不会看上。”

她的儿子,她相信他的眼光,等闲姑娘入不了他的眼。

被王妃当众忤逆,离老王妃脸色不悦,语气也重了几分,“赵大少爷好歹叫你一声表姨母,你就不顾他的死活?京都大家闺秀那么多,世子又并非顾二姑娘不可!”

第一百七十九章 委屈(月票960加更)

离王世子听得冷笑一声,赵家倒是会找理由,这哪里是找母妃说好话,分明就是在逼母妃答应,万一他执意娶了明澜,赵翌没有明澜挡灾,将来有什么好歹,赵家会把过错算在他和母妃头上。

在这样的情况下,母妃居然没同意说服他放弃娶顾二姑娘,他还真有些诧异。

难道暗卫把明澜的血能抑制他体内毒性的事告诉母妃了?

暗卫摇摇头,他可没说,要是王妃知道顾二姑娘的血对世子爷这么管用,只要他一说,王妃估计迫不及待就去靖宁伯求亲了,世子爷犹豫不决,担心给不了顾二姑娘未来,又不肯真让她嫁人,一直纠结犹豫,他可不敢胡乱禀告。

赵家是离王妃的外祖家,一顶不顾赵家长子嫡孙死活的帽子扣下来,她承受不起,她清冷道,“就算顾二姑娘不是桓儿中意的姑娘,赵大太太的做法,我也不赞同,寄希望于顾二姑娘身上,希望她能帮赵大少爷化解劫数,一边又看不上她,嫌弃她性子不好,人家顾二姑娘不欠赵家什么,也不是非赵家不可,就因为靖宁伯府权势不及赵家,就该委屈她一个小姑娘?”

被王妃顶撞,离老王妃面色有些泛青。

王府二太太坐在一旁,欣赏着手上欣赏的鲜红丹寇,嘴角往上扬,状似无意道,“细细听来顾二姑娘的经历倒是和王妃当年有几分相似,王妃是在替她打抱不平还是替自己觉得委屈?”

离老王妃撇眼过来,她连忙捂嘴道,“看我笨嘴拙舌说错话了,王妃别生气,要说委屈,真正委屈顾二姑娘的不是赵家,而是靖宁伯府,要是靖宁伯府骨头硬,执意拒绝,赵太傅府清贵世家,也做不出抢亲的事,想通过联姻往上爬的不知道多少,谁能保证靖宁伯府不是,没准儿人家靖宁伯府就盼着把女儿往赵家塞呢,再说了,赵大少爷可不比桓儿差,人家顾二姑娘未必就一定愿意嫁给桓儿,自来亲事便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要是顾二姑娘愿意,那私下和桓儿肯定有过接触,这样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