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摆谱儿普通话发音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部分(第1页)

想当年,刘邦不过是一个出身寒微、衣食无着的市井小儿,周围的人看不起他、嘲弄他、呵斥他,甚至连正眼都不肯看他一眼。他太需要这样一次肉体上与心理上的荣归,一扫在那些乡党故旧心中——也是自己心中——留存的印象,重建一个新的、高大的“自我”。

获得这一众人等的好评又能怎样?只是为了一份虚荣或者志得意满的感觉吗?当然是,但不仅仅是。在人们对你作出一定的身份判断后,就会给你相应的对待,除了在态度上尊敬你、重视你之外,还给你更多的信任,提供更多的机会或支付更高的价格。也就是说,既有虚荣,又有实利。

比如,你表现得让人感觉是可信的有钱人,那么导游小姐将更耐心地为你讲解,会场服务员会把你领到贵宾室,商业伙伴更愿意与你合作;如果你表现得像个彬彬有礼的绅士,那么在公共事务中,人们更愿意听取你的意见,让你做代表与领头人;如果你驾车超速,警察追上来后发现你开着BBC(奔驰、宝马、凯迪拉克),你的样子又衣冠楚楚气宇轩昂,他们会倾向于放你一马——至少在西方是如此。

2004年,杭州道远集团董事长裘德道自费去新加坡看航展。欧美国家很多前来看航展的人都是坐私人飞机或者是公务机前来的,一下飞机就被接到贵宾厅,并有专人迎送,而裘德道是坐民航机去的,只有在一边干等的份儿。“我当时心里就有气,琢磨着一定要买架属于自己的飞机。”随即,裘德道斥资6500万元,买下了一架全球最先进的私人公务飞机——“首相一号”。一夜之间,他成了一位万众瞩目的人物。

有了飞机后,凡是车程在两个小时以上的路程,他都坐自己的飞机去,从萧山到上海也不例外。“我的生意很多时候需要和外国人打交道,别人并不清楚你的实力。我坐自己的专机去和对手谈判,容易取得对方的信任和尊重。”裘德道还表示,坐自己的飞机和航空公司的飞机到底不一样,在自己的飞机上和朋友们喝茶、聊天很自在,安全系数也高。③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有虚名也有实利(2)

给那些看上去“有身份”的人以更多优待,是人类的一种很奇怪的行为方式。有些时候,这样做是出于利益考虑,希望那些人能给他带来好处;但很多时候他并没有得到任何好处,或许永远也不会得到,但人们就是愿意对有身份、形象好的人另眼相看。用通俗的说法就是,人人都长着一双“势利眼”。但人们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孔老夫子老早就明白地告诉人们,要敬重尊长,服从尊长。有的学者认为,人类之所以形成这种奇怪的伦理,是根据潜在利害权衡形成的行为习惯;也有人认为,是由于人类长期在等级社会中养成的奴性意识。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他的小说《百万英镑》中,对人们的势利心理进行过露骨的描述:伦敦的两个富豪兄弟打赌,把一张100万英镑的钞票借给一个来自美国的穷小子亨利,看他在30天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出乎意料的是,当亨利拿出这张无法找零的百万大钞后,人们对他拼命地巴结,吃饭免费,买衣服免费,住宿免费,还主动借零用钱给他。他的社会地位也不断上升。一个月之内,他让一位朋友以他的名义销售矿山股票,人们得知后争相购买,这使他赚进了另外100万英镑,并得到了一位漂亮的妻子。

对摆谱所具有的作用,中国民间有着非常现实的认识。清末民初年间,北京城内不管是做生意的还是唱戏的,一旦有了点儿钱,首先想到的就是购置一套四合院,而且要住就住独门独院。另外还有个讲究,叫“天棚鱼缸石榴树,厨子肥狗胖丫头”。这是当时北京四合院的一个基本标准。住这样的房不但舒服,还有其他大用呢。比如,那时经常有上海戏馆子派人来北京约“京角儿”。一位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老艺人回忆说:“头牌那儿已然去过了,头牌和人家提名咱‘当二路’。人家要登门拜访,其实是想探探咱的虚实,好给咱定包银。咱早就独门独院了,家里也收拾得挺齐整挺气派,这价儿不怕您不往高了开!”

显然,让别人知道自己是有钱的,或是有能力、有资历的人,将可能得到更多的利益和机会。摆谱绝不是一个单纯的虚荣和面子问题,它有着深刻的社会心理基础和现实的利害计算。做企业更是如此。

在世界的竞技场上,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处于一个有利的地位。摆谱是自己给自己的定位,也是对别人的“广告”与“报价”。对于大多数仍在追求、进取的人来说,摆谱是一次次向上攀爬的尝试,如果能有效地让别人接受,则无异于找到了一个迈向成功的加速器;对成功者来说,摆谱是巩固和维护身价不可缺少的护身符,他们小心地管理着自己的身份和名声,并尽力使之保值、升值。

我们很难确切地说清楚,是越有身价的人越善于摆谱,还是越善于摆谱的人越显得有身价。可以确定的是,摆谱是他们制胜的法宝。

不得已的选择(1)

有些时候,摆谱也是一种被动的、不得已的选择,出于人们对得不到尊重、身价降低的恐惧。

几年前,一位影视评论家曾记叙过一次他采访某位演员的经历:一个炎热的夏天,这位已小有成就的演员蹬着自行车,穿越半个北京城来到他的住处,就为接受他的一次访问。面对眼前挥汗如雨的演员,他实在有些感动,但又不禁问自己,这是一个有实力的艺人吗?怎样才能在文字中为他增点明星光彩?

怀疑是人们面对一个“有身份”人物的第一反应。他真是这样一个人吗?是不是真的成功了?是不是已经不行了?人们需要通过某些具体的信息得到验证,让自己“眼见为实”。如果这种怀疑得不到消除,人们将会倾向于看低他。众人烁金,多数人的怀疑是具有杀伤力的。上面所说的这个演员,的确如那位评论家所怀疑的一样,几年过去始终没有红火起来。

生于香港的邓智仁先生曾在中国房地产界有“营销教父”之称。但在2005年上海的几次专业论坛上,人们发现“教父”与一堆中层经理们一起坐而论道,“教父”的神秘感、崇高感消失殆尽。不少同行和记者由此产生疑问:他现在是不是过得很惨,急着找业务?

为了消除外界的怀疑,坚定合作者乃至下属的信心,许多事业有成的人和企业主管不得不经常地向外界摆摆谱。比如,生意人要经常地在高尔夫球场露露脸,请业务伙伴到高档酒店吃燕窝鱼翅,请记者和官员到歌厅唱卡拉OK,出国度假的信息也要想办法告知众人。这些消费并不一定是他们真正需要的,但如果长时间没有这类举动,就会传出一些不利的“流言”:他的生意进展不顺,或是已经在这个“冬天”冻死了。政府与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如果长时间不公开讲话,态度过于低调、谨慎,内部和外部就会有人怀疑,他是不是职位不保、面临调整?大牌明星都喜欢讲排场,对衣食住行、待遇安排非常挑剔,如果他(她)突然降低要求,圈子内就会有人猜测,他(她)是不是接单不理想、底气不足了?

当个人的处境、身份发生变化,需要让邻里故旧重新认识你的时候,摆谱的行为就具有了特别的意义。有了钱的人通常选择奢侈性消费,买奔驰、住豪宅、戴名表,呼朋唤友,大宴宾客;新上位的艺人则开始拒绝一些低层次的邀请,并将事务性工作转给助手打理。这些举动向外界传递出明确的信号,他(她)现在确实不一样了!

“有身份”的人遇到的第二个恐惧,就是被人忽视,身价打折。如果你自己不把自己当回事,不敢自己给自己定身价,别人将倾向于随便对待你,甚至装着不了解你的身价。

王石在他的回忆录《道路与梦想》中讲过一个故事:

1996年,冯仑打电话给王石,说有点事想找他咨询。王石主动从深圳飞到北京。两个人在京城企业家俱乐部见了面。

冯仑说:“万通买了低压开关设备厂的土地,策划建包括高档写字楼、大型商场、公寓住宅的综合高级商务区,想听听你的建议。”说完,哗啦哗啦将规划图纸在桌面上摊开,上面规划了十几栋高层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