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摆谱儿普通话发音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部分(第1页)

从2005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节目开始,人们经常在电视台的各类选秀节目和明星演唱会上,看到台下发烧友们群情激昂的特写镜头——有的欣喜若狂,有的如痴如醉,有的痛哭流涕。这种气氛很容易感染台下的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人们觉得,“哇!这个节目的效果真是好,表演者的人气真是旺!”因而自己也跟着进入了状态。

其实,这些表现狂热的发烧友多是由主办单位或选手自己请来的,一部分属于“职业粉丝”。根据粉丝的不同表现,主办单位或选手会开出不同的价码:泪流满面的100元,尖叫的50元,喉咙嘶哑50元;如果选手晋级,再加奖金。有人专门做起了职业粉丝的“幕后组织者”工作,只要选手、主办方愿意出钱,便可以提供现场举海报、高声呐喊,以及在网上发帖子等专业粉丝服务。紓紦矠

娱乐圈最看重人气,利用随从、粉丝造势的手法也无所不用其极。张俊以有一次参加一个音乐颁奖活动,带来了七八个随从。其中一人专为张俊以拿茶杯,每隔10分钟就会给张俊以递一次茶。上台领奖时,随从先起身为其开道……有人回忆说,那阵势和派头,比天皇巨星还神气。

明星的跟班们大都明白自己的价值所在,知道如何烘托“老大”。但有的单位里新上任的秘书、司机不明白这一点,以为自己的工作仅仅是做好文案、把好方向盘,不习惯撵前跟后伺候领导。于是,领导们就要对他们进行训练了。吃完饭、开完会、离开酒店或办公室时,领导们会有意忘了拿水杯、忘了公文包、忘了大衣,秘书和司机不得不回去再拿。这样,官员在前边走,后边有人跟着捧茶杯、拎公文包、夹大衣,时间一长,习惯成自然,领导的派头就摆出来了。

柳传志在机关单位多年,通晓人抬人高的道理。创办联想后,他对骨干人员不断言传身教。1988年,拥有MBA学历的郭为(现神州数码公司总裁)进入联想,第一个职位就是给他当秘书。柳传志对这个年轻秘书的训练,首先就是给领导“开车门、拎箱子”。郭为的悟性很高,不需要老板过多指点。郭为回忆说,“首先我觉得要学会拉车门,所以我就从拉车门开始做起,知道怎么把手放在上边,不要让领导的头碰到”。

在联想内部,高层人员都懂得相互抬桩的道理。在杨元庆开始担任联想集团CEO后不久,有一位记者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观察到,当这位30多岁的少帅在台上演讲时,台下的其他副总裁都目不转睛地望着他,眼神中充满了敬佩和欣赏。这位记者说,像马雪征、刘军这几位副总,都是资历丰富、能独挡一面的厉害角色,他们对杨元庆的这种姿态,说明杨的领导能力与人格魅力得到了认同。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帮腔(1)

人是会说话的道具。在以神态、行为表达对中心人物的尊敬之后,接下来,该让他们开口说话,帮你说话了。

成功人士身边大都围绕着一批帮着说话的人。或受邀请、或自动,在活动现场、在媒体上、在同行的聚会中,随时随地,毫不吝啬对中心人物给予赞扬,传播中心人物的强势信息。这些人的帮腔类似于法庭上的证人证言——证人证言总是比自己说的话更有效力。

有四类人适合充当帮着说话的角色。首先是有一定声望的专家和朋友。他们的话公信度高,传播面广。王石的《道路与梦想》一书写成后,请了三个人为他写序——宁高宁、张五常和周其仁。这三人都是企业界和经济学界响当当的人物,他们说的话分量足,属于主流的声音。宁高宁的序写的是作为企业的万科和企业家的王石,张五常的序写的是作为个人的王石,周其仁写的是作为万科老板的王石。三个人三个角度。张五常在序中说:“王石比我伟大。他是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主事人。那公司是今天国内最大的房地产发展机构……王石占有的股份只是万分之一点六九,薪酬起初微不足道。两年前他的年薪是人民币80万,也微不足道,今天年薪230万,不到市值的1/10吧。王石住自己购买的房子,请我吃晚饭不用公司钱,用自己的,吃剩的他要打包带回家。”如此说来,王石算得上一个商人中的君子了。

成功人士的朋友圈中,相互“抬桩”是习惯动作,彼此心领神会,不需要你专门要求。2002年9月,香港英皇老板杨受成投资的英皇钟表珠宝专卖店在上海梅陇镇广场开幕,###出任上海英皇总裁。在公开场合,###和杨受成两人不时交头接耳,或相视大笑,显示关系非凡,杨更直呼###为“周公子”,###听得喜笑颜开。“公子”为何?在香港,只有家境殷实、地位稳定的第二代以上子弟才配以此相称。有了这个封号,###的身份似乎也上了一个档次。

第二类帮着说话的是单位的同事。同事是最了解你的真实情况的人,即使对你有所夸饰,也说明你的人缘好。中国传媒大学一位工作人员曾记叙了他拜访李晓华的经过。2005年12月的一个晚上,他与另一位博士一起来到李晓华公司,一位儒雅的副总接待了他们。先是安排他们观赏完央视《东方之子》节目等素材剪辑而成的《李晓华传》,然后,公司的三位副总陪同他们到附近的一个餐馆用餐。“席间,听到三位李晓华的助手讲述了各自同李晓华十几载不离不弃的跟随陪伴,深为所动。在他们的讲述中,渐渐对李晓华徒生崇敬。”

即使是级别较低的同事,也能为你传递出强有力的身份信息。上世纪###十年代,不少企业的老总告诉秘书,如果不是熟人打来电话,就回话说“老板到香港去了”,现在,“老板到美国去了”成了新的冠冕堂皇的搪塞语。有的中低层管理者没有独立的办公室,于是让帮他接电话的人一开口就说:“某某某办公室”,俨然已是有级别的人了。

王志纲工作室的员工,都经过了如何包装老板的训练。如果你在某个展会上碰到王志纲工作室的员工,问“王总”今天来不来,最近在忙些什么?对方的回答一定是“王老师”如何如何,你也只好改口称“王老师”了。曾有人在深圳碰到王志纲的助手,说很想找王老师,但找不到人。助手说:“王老师满世界作项目,行踪不定,神龙见首不见尾,所以不好找。”

第三类帮着说话的是合作单位的人员、会议的主持者。这些人与你没有直接利益关系,他们的话更容易让他人感到公允可信。比如到某地讲课、作项目,有些人会将自己的“光辉简历”提前发给合作单位,甚至要求对方在现场张贴大幅海报,悬挂“热烈欢迎某某资深专家莅临指导”的横幅。在开始发言前,会议主持人基本上会“照本宣科”,为你进行隆重的介绍。

即使是只有普通关系的商业场所的服务人员,也可以被用来作为帮腔的人选。譬如,某人在公司附近物色了一家有档次的餐厅,先和领班混熟,提醒对方在他下次带朋友来时如何安排。某天他带着客户进入这家餐厅,领班立即迎上来,表现出很熟悉的样子,询问“是不是坐老地方?”他回答说是。请客人点完菜后,他对服务员说:“照旧给我们来一个例份。”结果,那是菜单上没有的一份烤鱼。这个场景,令客人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哇,你肯定是这里的常客了!”

帮腔(2)

第四类帮着说话的是关系好的记者、评论家,这些人的说法代表了大众意见。媒体时代,记者是重要的意见通道。开会之前,让助手或公关公司将预先准备好的新闻通稿发给记者(里面当然为自己加上了许多美好的“定语”,还有一些只有自己知道出处的“社会评价”),然后拜托他们“多多关照”。稿子发出来时,记者们大多会沿用其中的某一“定语”和“社会评价”。如果需要进行比较系统的自我推介,就邀约某位你信得过的记者、作家前来采访。你还可以在对方的采访提纲中加进几个提问。这样,你想说的话就通过对方之口说出来了。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11。追逐时尚:附庸才显风雅(1)

[新潮消费]要确保自己的消费“有型有格”,“国际化”是一条简便易行的捷径——不管是有选择地借鉴还是盲目跟进。

[文化与艺术趣味]要显得高雅,文化修养与艺术趣味是不可或缺的,哪怕是装出来的、硬凑上去的。一般来说,这也正是小资们拥有最多的资源。

[娱乐休闲]无论多坏的酒吧,至少你得去一次,才能达到全城酒吧活地图的标准。你尽可以大肆批评它们,这只会显示你的见识。

[另类生活]由于与大众差异明显,另类生活方式往往能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有条件、有胆量的会积极效仿,没有条件、没有胆量的则会投之以羡慕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