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帝业缭绕女主最后和谁在一起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部分(第1页)

秋末冬初落叶纷纷,所幸燕国位居南方,倒不觉得寒冷。聂星逸一袭绯衣临风而立,为这凋零的冬色添了一抹暖意,璇玑宫外人来人往,香火袅袅,青城在人群中一眼便看到他的出众身姿。

而他只是微微笑着,那笑意看似温和,却又掩藏在了疏离之后,令人生不出亲近之感。也许这才是一国该有的做派,礼而不近,近而不亲;远而不疏,疏而不漏。

所以,就连她这个已经远离宫廷的假公主,他名义上的妹妹,他都要过来看看,尽到他身为兄长的责任。

第16章 有心避世(二)

青城见聂星逸是微服出宫,身边只带了五个侍从,便也不敢怠慢,迎着他往殿后待客的院落里去。

“我前阵事情多,一直不得空来看你,拖到如今才过来,你不会怪罪我吧?”聂星逸负手而立,站在院落的桐树下吟吟笑问。

“殿下客气了,如今青城已是物外之人,不值得您专程费心来一趟。”青城神色淡淡的,倒似会了他那一套,礼而不近,远而不疏。

聂星逸听说她是自请修道,便猜到她是放不下灭楚之事,想了想,还是问道:“你往后打算怎么办?该不会真打算一辈修道吧?”

青城眼眸中一闪而过迷惘之色:“不瞒您说,我并非虔诚的向道之人,选择这条,不过是求个安身立命之所罢了。因我知道,王上不会轻易放我离开京州,但我也不想继续留在宫里,或者改嫁。”

“言下之意,若你日后有适当的机会离开,或者再遇上合适的……人,你会还俗?”聂星逸淡淡追问。

青城黯然垂眸:“既然入了道,便是决意不再嫁了。日后若有机会离开,也未必要还俗才行。倒是白白享受着公主的食邑,我还真是受之有愧,得摆脱了这个头衔才能走得安心。”

聂星逸闻言蹙了蹙眉:“非走不可吗?”

“留下又能如何?”青城如实说道:“易位而处,想必您也会这么做的。”

聂星逸没有接话,远目望向大殿上香烟迷蒙之处,不知在想些什么。恰有一阵轻风袭来,拂落桐树上最后几片叶,像是絮语擦过耳畔,也带出了他的愧疚心绪。

“其实当初你去和亲,我知你不愿意。但楚国求娶的是妃,父王不可能随意指个郡主过去,若不是亲生女儿,慢说父王不放心,楚国也不会乐意。”聂星逸叹了口气:“原本是该让金城远嫁的,只可惜母后她……”

聂星逸没有说完,但余下的话他也难以启齿了。当时楚国来求亲,言明是求娶妃,日后就是一国之后。父王心知事关重大,便打算让嫡出的金城前往和亲。

岂知王后赫连氏——也即他和金城的母后,舍不得这唯一的女儿远嫁,硬是横插了一脚,赶在风声刚起时抢了先机,把金城许给了明氏的长房嫡、明尘远的哥哥。

父王为此大发雷霆,可看在明氏的面上,又不好悔婚。恰好,二弟聂星痕刚从房州找回父王的私生女儿青城,便献计举荐她去和亲。父王舍不得楚妃的位置旁落他国,遂采纳了这个建议,让刚刚认祖归宗仅两月的青城做了和亲公主。

聂星逸其实对青城了解不多,只听说她从前是在镖局长大,一双峨眉刺使得精妙绝伦,是个活泼而飒爽的性。

他直觉上对这个妹妹并不反感,甚至对她从前的生活很感兴趣,想看她使一使峨眉刺的英姿。可心里虽这么想,他依旧与她保持了距离,因为他知道,母后不喜欢她。

想想也是,有哪个妻会喜欢丈夫在外头的私生女呢?

于是,虽明知母后处处刁难青城,他还是刻意选择视而不见。有时宫宴上碰见了,互相行个招呼而已。

只是他很好奇,这个王妹为何与他听说的不大一样?竟是如此沉默寡言,全不见那种英姿风采?

他以为,她是因为生活忽然被打乱,遭遇了如此巨大的改变,一时还不适应宫廷生活和新的身份;又或者,她是不愿离开故土前往楚国和亲,才会如此郁郁寡欢。

第17章 有心避世(三)

后来,青城便去往楚国和亲了,还是二弟聂星痕亲自送亲。细算起来,她在燕王宫前后才住了不到半年时间,与他也只见过四五次而已。

他本以为青城远嫁楚国,该安享平了,日后会成为一个尽职尽责的妃,再顺理成章做一个维系燕楚交谊的王后。可谁知她嫁过去才一年,燕楚两国突然开始产生龃龉,频频交恶。

父王担心楚国会与他国联盟,让燕国陷入腹背受敌的状态,一直迟疑着是否要对楚国开战,却又顾念着青城。

就在此时,跟随父王多年的贴身侍卫因救主而伤重不治,临终前袒露了青城的身世,父王这才知晓,原来青城并非王室血脉。

此事发生之后,二弟聂星痕立刻表态主战,还主动请缨前往攻楚。这两件事促使父王最终下定决心对楚国开战,撕裂了蒙在世人眼前的最后一丝伪装。

可叹青城与楚才成婚不久,便成了燕楚交战的牺牲,在楚王宫里步履维艰。

雪上加霜的是,聂星痕挂帅攻楚期间,于阵前杀了楚,使得青城年轻守寡,还被楚王室所怨愤;后来楚国的归降更是令她处境堪忧,在楚国再也没有了立足之地,只能奉命归国。

从民间少女到和亲公主再到楚妃,她曾经历过女孩梦寐以求的一切;从亡国妃到假公主再到玄真法师,她又经历了女孩难以想象的坎坷。

岁月对她真是既优待,又残忍。

想到青城这些年的经历,聂星逸心里很不是滋味,更忍不住打量起对方。她今日穿着一袭素白绢纱,披泄的长发直垂腰际,遮住了原本纤细的腰身。脑后高高绾着一个发髻,只用一根朴实的玉簪固定,绑缚着一条淡青色丝带。除此之外,身无繁饰。

这样朴素的装扮非但不显她老气横秋,反而是一种鲜明的对比。只是,那本该娇艳的容颜上却没什么表情,眸色淡如披霜,神色冷如寒江,即便笑着也是清淡至,有一种不问世事的彻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