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乱世女主公主男主是枭雄宠文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6部分(第1页)

“放荷灯,是匈奴民族传统习俗,用以对逝去亲人的悼念,对活着的人们良好祝福。俗话说:‘七月半,鬼上岸,放河灯,烧香秉烛祭河神’。传说里这天所有游荡的鬼魂们都期盼能寄身在亲人放的里渡过阴暗的河流去投胎,好像通往阳间的路很黑需要灯光照亮才能找到方向,所以放河灯成为了这天最重要的祭祀活动,人们都会在这天放河灯来超度迷途在阴阳界间的亡魂。”

见朝凤看的实在痴迷,术葬便从手艺人哪里买了一盏莲花灯递到朝凤手中“既然你心中有思念之人,可要下河,为他放一盏莲灯?”

许是用纸质的缘故,莲花灯托在手里的感觉,并没有什么重量。竹篾做的灯骨,搭配着染纸做的花叶,看上去极其的逼真,只可惜,是半点花香也没有。灯飘水面,穿梭往来,时静时动,灯光水影,交相辉映。

“烟花春寒上元节,残灰落散西江月。憔悴相怜,卿是虚空,侬是幻灭。无缘怎又相见,年年此灯夜。卿在绿水,侬在天街。”朝凤轻轻地摇了摇头却并不点燃手中的莲灯,就这么让它黯淡这,随水流走了。

见朝凤一直没有动作,术葬心中越发的好奇,便问道“若是不燃灯,那又如何引魂?若是不为了引魂,你有何必要放灯?”

“朝凤听闻,灯代表智慧,驱除黑暗,智慧照亮人生,更深的意思它代表燃烧自己,照耀别人。这样高洁的情怀,是世人所歌颂的,却不是朝凤所希望的。若是可以,我宁可这莲花灯不要燃烧,就这么一直飘下去便好。”

若是可以,辩机,我宁愿你不是什么上天选中的圣僧,只是一个普普通通人便好。我也宁可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公主,只要陪在你身边,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便好。

可是世间却从来不曾有如果二字,一切逝去的,永远都不会再回来。不论你如何惋惜,如何哀戚,它终是走了。看着河面上,那唯一一盏黯淡的莲灯,朝凤的心里,似发出了一声悠长,悠长,又寂寥的叹息。

等到实在看不清那盏莲灯后,朝凤才收敛起所有的表情,看向术葬“若是有事,那就请大司命直说吧。若是下一次,在用这样的方法引朝凤出来,只怕朝凤要对不住你了。”

“我想和你一起看花灯,师傅说若是有了卓文君,就和她一起做最喜欢的事情。我本是想叫你一起炼丹的,不过现在不是炼丹的时节。”术葬摸了摸自己的嘴唇,眼神中有一些迷茫“刚刚的那时什么?感觉和怪异,却不讨厌。”

朝凤的眼神闪了闪,自动无视了术葬最后的话。只是一起看花灯吗?还是很有别的什么?

第八十六章:游花街

夜极其静谧,可是盏盏燃烧着的花灯,却为这平凡的夜,勾勒出了不平凡的色彩。兰度花灯节中,花灯的造型极其独特,其结构从上到下分为灯盖、灯身、灯裙,从里到外一般有二至四层,规格大者直径有12米,小的也有40厘米。

和朝凤之前猜想的不一样,术葬一路上都没有像自己提出任何的要求,之是和自己说起了花灯节的习俗。长长的的一条街中,有无数来赏灯的人,期间不时的夹杂了欢笑声,看起来其乐融融。

街上的花灯大多用竹编骨架,有四角、六角、八角、十二角。兰度花灯的灯裙是最特别的,灯裙由各种各样的花案彩色灯带组成,外用彩色灯带点缀,灯带上有各种各样的花案;灯内装置各种形象画片旋转流动,形成“走马灯”动感。兰度花灯的制作,凝聚了兰度人民在民间工艺上的卓著成就。

“上灯习俗的全过程非常复杂,由放灯绳、买灯、迎灯、上灯、暖灯和化灯六个环节组成,要求非常讲究,十分虔诚。”见朝凤看的仔细,术葬便也跟在身边解释着。

“在兰度,只要是生有男丁的人家,准备在来年上灯,就要在除夕之前在祖堂的大梁挂上自制的粗麻绳,俗称“灯绳”。灯绳的另一端系在祖堂的柱子上,绳端粘有写上“新丁”的名字的红纸。这样,年前村里的人们就知道了谁家将要上灯。就该盘算准备多少份贺礼了。上灯礼俗就如孩子的满月礼俗一样,在男子的一生中只要举行一次,有钱的人家往往在孩子出生的第二年就上灯,没钱人家也可以等到家里富足了再上,所以常常出现父亲跟儿子一起上灯的趣事。甚至,有人半夜三更就起来抢位置,他们认为,谁抢到了上厅正梁的位置。谁家的孩子长大后就会有出息。”

术葬的声音不大,可是却一直很清晰的响在朝凤的耳边。和莫离那总是加重着语气,似要所有人都注意自己的声音不同。术葬的声音,就像春风浮在耳畔一般,让人听着很舒服。

“买灯在正月初九,祖祖辈辈下来一直约定俗成的日子。灯主在花灯街观赏各种花灯,看好合心水的便让卖家出价,卖家出的价钱尾数一般带有“9”字,图个吉利。灯主一般要买两盏花灯以上。一盏挂在自己家里,另一盏挂在老屋祖堂上;如果老屋的祖先又是由其他老屋发源而来的,还要在发源地祠堂里也挂上一盏。”

“迎灯也在初九这天进行。客家人视花灯为圣物。神圣的东西到村里是要受到隆重接待的。灯主挑灯快到家的时候,为显灯威壮声势,远远的已有迎灯队伍在村口做好准备,点燃鞭炮,锣鼓齐鸣,舞龙舞狮。场面十分壮观。把灯迎进大门,灯主开始接受村里老者的祝福——‘添丁花灯靓又亮,男女老少喜洋洋;送到贵府挂锦梁,财丁兴旺万年长’这时灯主要红包酬谢迎灯队。”

“上灯普遍在正月十三举行,灯主先在花灯里面系上柏叶、红毛巾、彩带、百仔芋头、大葱和大蒜等。寄寓于新丁聪明好学,多子多福;再把预先备好的灯联贴在花灯灯盖上。其内容是些吉祥如意,添丁发财及祝福之类。”

虽说的都是兰度的一些风俗,可是朝凤却敏感的发现,术葬的声音很僵硬。倒不是紧张,更像是在死板的重复。难道这些习俗他也是不知道的?朝凤皱皱眉,又细听了几句。

“上灯至化灯期间,灯主每晚要“上灯火”,即把灯油添加到灯盏上,意在延续香火,祈望家族丁旺财旺。而暖灯,则一般在正月十六或十八,各家灯主提三牲贡品到祖堂里拜祖,由族长组织众乡亲以家族公款摆酒席宴请灯主,为家族又添新丁而庆贺,为家族的壮大而祝酒。”

听到这里,朝凤终于确定了,她无奈的拉了拉术葬的手,无力的叹息了一声“难道你准备了半天,就是想让我听这个?”

突然被打断,术葬还有一些没有反应过来。过了好一会,他才低下头,迷茫的看了看朝凤,似想问她,她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刚刚你说的这些话,都是从书上背下来的吧?你。。。。。”朝凤顿了顿,然后看着术葬问道“你为什么要背这些?”

在朝凤答应和自己一起看花灯后,术葬便又把面具带回到了脸上。此时的他,看起来和周围的人没有任何的区别。就连那一双异瞳,都被厚厚的面具掩盖住了,可是即使这样,朝凤还是能感觉到术葬眼睛的迷惑。

“难道你不喜欢?”术葬歪歪头,似有些无措,然后又仔细的盯着朝凤看了一会,确定她真的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高兴。才低下头,有一些失望的喃喃自语“明明师傅就是这么吩咐我的啊,小乖,难道我又说错了什么吗?”

回答术葬的是小乖的鲜红的信子,和朝凤的轻笑“呵呵,又是你师傅,和我说说看吧,你师傅的原话是怎么样的?”

术葬歪歪头,仔细想了想,然后回答道“师傅说,若是以后我遇见了那个人,就应当多说些话。最好表现的博闻强识些,只有我的卓文君快乐了,我才可以得到更多的快乐。”

“所以你就把书背下来吗?”朝凤觉得一种深深地无力笼罩了自己“难道你自己就不知道这些吗?”

出乎意料的,术葬还真按照朝凤说的,仔细的想了想,然后摇了摇头“不知道,我自小和师傅一起在蛊楼追求道,很少出门。这也是我第一次来看花灯节。”

朝凤一愣,蛊楼?难道说司命的训练,实际上是想平常学子读书一般,是有专门的地方的吗?那授课之类的,又当如何?若是自己也能进入这样的地方,是不是就能知道狼奴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