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黛玉你好什么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9部分(第1页)

林府今日来了两位客人,一位夫人一位小姐,乃是王子腾的夫人与他的女儿王如月,说起这王子腾,乃是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之后裔,王夫人、薛姨妈、王子胜之兄。初任京营节度使,后擢九省统制,奉旨查边,旋升九省都检点。后再提内阁大学士,在奉旨来京路上因误用药而亡,赐谥文勤公。他是贾、薛两家的重要后援。鲍二媳妇受辱上吊后,阻其娘家亲戚申诉,并左右都察院审理张华一案的,都是贾府倚王子腾之势所为。而他又因贾雨村私断金陵命案便累上保本、引荐雨村进京。正如葫芦僧所说:四大家族之间彼此“扶持遮饰,俱有照应的”所以说对于贾,薛两家来说,王子腾可以说应该算是他们的靠山了。

那么今日这两家的靠山上门又所谓何来?而且春鹊居然还能从她们口中偷听到宝玉收通房之事,简直是太匪夷所思了。

黛玉一路急走,一路将脑的资料调了出来,若说前世她并不能懂得这么多,但是经过现代那一遭,也约莫明白了一些。

进了屋,上面设着两塌四几,坐着贾敏与一位夫人,地下面西一溜四张大椅,都搭着紫罗兰撒花椅搭,底下四副脚踏;两边又有一对高几,几上茗碗瓶花俱备……最前面那椅子上坐着一名小姐。

黛玉上前见过贾敏,贾敏穿了一件洋红暗纹缎袄,系了一条朱红的绣花卉马面裙,髻上插着一只赤金镶宝凤钗,凤钗上最中心镶着一颗拇指大小的蓝宝石,周围点缀着六颗红宝石,甚为精致。贾敏这身装扮显得别致华贵却又不显俗气。

贾敏笑道:“这是王夫人,来叫人。”又对旁边那妇人道:“这小女黛玉。”

只见那王子腾夫人穿了一件朱红满地绣折枝花卉长袄,系了一条金色撒花百褶裙。满头珠翠,华贵无比。比之贾敏又不知华丽了多少倍,黛玉上前行了礼,叫了人。那王子腾夫人拉住黛玉上下打量了一番,连声赞道:“果然好相貌,难怪圣上亲自为她与宝玉下旨,倒将我家的如月比得没地方站了。”话刚说完,只听得坐在下面的王如月从鼻子里发生一声“哼”,顿时室内一静,王子腾夫人面色变了变,将目光递向王如月,那王如月满脸不甘的闭上了嘴。

王子腾夫人笑道:“叫你们见笑了,这丫头就是脾气太过直爽,太容易得罪人,好在我们都是自家亲戚,就不跟你们见外了。倒是林姑娘,人生得好,举止端庄,我那外甥也是有福气了。”一面说一面将目光定在王如月身上,将个正不服气要开口的王如月吓得不敢开口。又对黛玉道:“宝玉是叫我舅母的,如今你即将嫁入荣国府,叫我一声舅母也是该的。”又捋下手腕上的一对羊脂玉手镯戴在黛玉手腕上,笑道:“莫嫌弃,是舅母的一点小心意。”

黛玉看向贾敏,贾敏朝她点点头,黛玉连忙行礼谢过。

王子腾夫人与小姐的突然拜访,让贾敏与黛玉都莫名其妙,但毕竟也是亲戚,也只得小心应付着。

这样说了好一会子话,王如月朝王子腾夫人递了一个眼色,王子腾夫人便道:“我们说话,让孩子们去玩罢。”

贾敏笑着点点头,让黛玉带了王如月出去玩。

两人出了房门,黛玉便带了王如月往花园而去,正好她那里早就准备好了,再添套茶碗就是了。想到这,便看向紫鹃,紫鹃与黛玉配合默契,微微点头,招了小丫鬟去茶房里取套茶碗。

第一百三十三章 找上门了

****

林府建筑以林如海与贾敏所居住的闲志堂为主,堂后为小方厅。向西可到林甫住的听雨轩,为两进院落,三间正房旁边两间耳房,院内四间厢房,宽敞大气。听雨轩之西是花园。西南角为秋爽亭,位于花园中心,亭内藻饰精美,人物花卉栩栩如生。亭旁有各种奇花异草,是为全园最高处。由秋爽亭往西,可到黛玉住的无竹居,清新雅致。府北面是落梅阁,阁前为蕴香馆。蕴香馆南行折东,西南角有毓灵斋。

且林府带有苏州园林的特色,建筑布局疏落相宜、构思巧妙,风格清新秀雅、朴素自然。花园内假山错落有致,个性分明,洞壑匠心独具,一草一木别有风韵。

黛玉一面引着王如月,玩赏林府内景致,一面暗暗打量着王如月,只见她身形修长,比之她来高了半个头,一张艳丽无比的脸,细长的柳眉,水汪汪的桃花眼,挺翘的秀鼻,红润的小嘴,眸光流转间,风情自然流出。一身玫瑰红缎绣大朵海棠花收腰窄袖长袄,紫罗兰撒花长裙,将她的身段勾勒得凸凹有致,将她的细腰长腿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梳了一个反绾髻,配着一只赤金凤尾玛瑙流苏,一只金累丝镶红宝石双鸾点翠步摇,侧别着一朵大红的宫纱花,行走间没有京城女子的婀娜多姿,倒别有一番大气,整个人张扬无比。

一面嘴里说着话,“说起来。我跟宝玉是表兄妹,你跟宝玉也是表兄妹,这样论起来,我们也算得上是表姐妹,不知姐姐今年多大了?”说到这里,黛玉心里忽然一动,总觉得有什么闪过脑海,却又想不起来了。

只听得王如月笑道:“这个我知道。我跟你是一年的,只是我比你小月份,我是七月初八生日的,林姐姐是二月十二吧?”

黛玉在打量王如月的同时,王如月也在打量黛玉,鹅黄色褙子,只在淡蓝色的领子上绣了蓝梅竹叶;头上的饰物也只是一个赤金小珠冠。但是看那珍珠的颜色成色,这顶珠冠倒也造价不低;身上的衣服虽然低调素净,但是却用最好的料子裁制;盈盈一握的细腰,在宽大的褙子里,带着一丝若有若无诱惑。虽比她矮了半个头,但对于黛玉来说,高一分则嫌高。矮一分则嫌矮,如今这等身高却是刚刚好,犹如古画里走出来的绝色女子,月华清霜,自成风华,别有一番风味。

王如月顿时心里犹如打翻了几坛子陈年老醋一般,从心里酸到脚指头,酸到口里只剩下一片苦涩。一开始从家里来的万分信心,到了黛玉面前不剩下一分。再见她举止高雅大方,说话婉转柔和。顿时心里信心再跌落了一层,她不甘的想道,这样的女子才能与宝玉相配吧!

这样的想法一出,王如月马上就打住,在她的心里宝玉跟她才是一对的。小时候,她第一眼看见宝玉,便将他放在了心里。她心甘情愿做了宝玉的跟屁虫,她甘之如饴的跟在宝玉的身后奔走。尽管很多时候宝玉并不理会她,但是只要宝玉不赶她走,就代表宝玉待她同别个不同的,心里也应该有她的。

青梅竹马一起长大。她自认知晓宝玉的心思,没有谁比她更适合宝玉,比她更能配合宝玉,默契无间;她只盼着能够早早长大,披上红嫁衣做宝玉的新娘。只是可惜的是在她十岁那年,跟着父亲王子腾出了京城,在边塞长大,没有让宝玉见证她一日比一日更美丽。跟宝玉分离的几年里,她日日写信给宝玉,将自己生活里的点点滴滴,心里的喜怒哀愁,都告诉宝玉,跟他分享;虽然宝玉并没有回信给她,但是她知道宝玉定然是惦记她的。不然为何每年宝玉总有礼物送给她呢!

当然这些都是王如月自己的臆想,若是让宝玉知道王如月的想法,还不得目瞪口呆起来。他连王如月的样子都想不起来了,若不是王子腾夫人提起,怕他都忘记有这样一个表妹了。至于礼物,当然由王夫人打理送出去,宝玉却是不知道的。

正是因为王如月有这样的想法,所以当王如月一回到京城听说宝玉被皇上赐婚后,她打碎了房里所有能打碎的东西,宝玉跟她是一对的,谁也休想抢走。冷静下来后,她开始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