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清和院落 密叶成幄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8部分(第1页)

不心疼。

相比之下,圣心更为重要。

孟清和看准勋贵这种心态,才和徐增寿张辅搭话。说动这两人,相当于起个好头,接下来的事,不需他多费心,聪明人都知道该怎么办。

回到定国公府,孟清和的酒意已醒了大半。看向一言不发的国公爷,脚步有些迟疑。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男人在外应酬喝酒,让家里人不满,轻者赶出卧室,重者搓衣板伺候。

以他和国公爷之间的关系,应该,或许,用不着如此高尖端武器吧?

沈瑄不语,丢开马鞭,单手负于背后。

宽袍大袖,八梁朝冠,赤衣黑履,英俊,潇洒,气质卓然。只是表情似笑非笑,让孟伯爷拿不准。

“国公爷……”

“十二郎献策有功,天子颁下赏赐。”

沈瑄终于开口,说出的话却让孟清和愣了半晌。顺国公爷所指,转身向后看,目光瞬间定住。

揉眼,再揉眼,他看到了什么?!

一头毛茸茸,奶白色,很是喜庆的……神兽?

“国公爷,这是?”

“天子赏赐。”

“……”

永乐帝赏羊驼?

好吧,美洲大陆都找到了,一两头羊驼,不稀奇。

可他还是想吼一句,这世界还能再神奇点吗?

第二百二十六章 兴宁伯的决定

永乐八年,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

二月间;天子下令顺天八府内皇庄遍种番粮;培育粮种。

以成国公;定国公,武阳侯;新城侯为首,众多勋贵纷纷上疏,请朝廷发下番粮种子;各在御赐田庄培育种植。

汉王朱高煦上表,请归藩,表后附言;将于宣府开垦荒地,请老爹拨付番粮良种。

赵王朱高燧没有上表。四月间,他将随船队再下西洋,正抓紧时间学习航海知识,至于种粮,实是有心无力。

勋贵们的动作,明确传达出一个讯号,船队带回的番粮丰产与否并不重要,一心一意紧跟皇帝脚步才是根本。

皇庄种番粮,大家一起种番粮。

皇庄丰产,大家共同富裕。皇庄歉收,也不妨碍猛刷天子好感度。即使赔钱,能得天子一句“忠心可嘉”,也是值得。

勋贵们个个像打了鸡血,开展起轰轰烈烈的种粮运动。

有庄田的还罢,没有庄田,或是田中已播种谷麦,干脆在自家院中动土。

观赏用的花木,能看不能吃,没一点用处,通通拔掉。

空出土地,抡起锄头,翻地,种田!

京城百姓本以为这些官老爷都吃错了药,几番打听,得知是天子下令,培育番粮以充民饥,造福天下百姓,无不感动。

永乐帝在民间的声望,很快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大有赶超老爹朱元璋的态势。因抢夺侄子皇位惹来的种种非议,也在赞颂声中渐渐消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