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青帝和荒天帝什么关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8部分(第1页)

第一百十四章 江氏猛虎今何在

第三日;叶青带上江子楠和她的母亲江乔氏;奉着故去江叔的牌位;使其魂归故里。

车队不大;就是三辆牛车;十个家兵;但却是标准的送灵形制。

叶子凡在门口叹了口气;回了去;沿途下人都是垂手侍立;给他让路;他一面走;就一面寻思:“赏了三百亩给吕尚静;又委任襄田厅主事;这是千金买骨;亲自送父亲的跟随者回乡;这是示之忠义必有褒扬。”

“一是恩赏;一是德行;这在招揽人心上;真是绝了;小小年纪;怎么懂这样多心思?”

叶青却不知道这想法;只见秋风飒飒;黑蓬牛车顺山道而行;渐渐深入西面;群峦叠嶂;满山红黄萧瑟;时听得猿啸狼嚎;山高路险。

不过是送灵葬车;没有多少油水;加上有亲兵护卫;行程顺利;没有不开眼的山贼来扰。

七日傍晚;一声雁鸣;灰蒙蒙归雁排成人字;自山顶上湛蓝的天空飞过。

前后跟着十骑家丁;叶青一身麻衣;骑在马上;腰跨剑弓;望向西北深山;隐隐一个峡口现在视线中;穿过这陡峭豁口;在艳红的晚霞底下;就是目的地。

“兵家险地啊……”叶青就是一叹。

“北邙山麓有山竹;辟而见野;丈五里;育十万”

——根据郡志中记载;整体来说地广人稀;属于下县;总人口甚至不到十万;而县城处于北邙支脉包围出的盆地中;虽土地肥沃形成十万聚居;与外界交通不便;且有盗贼困扰;相对的地理人文隔绝。

这在和平时难以凝聚经济;在战乱时却容易保存人口;辐射效果更控制着百里山区;大小暗道;是战争火线上绕不过去的堡垒。

实际上在前世;山竹县表现远胜于同郡诸县;一度成为应州抵御北魏的重要节点;并在火线上锻炼出不少优秀将领与谋士;成名升调;这时都不显。

现在自己已是解元公;有着资格招揽贤士了;这就大可图谋之。

留意到车帷微微掀起着;叶青放缓马望去;撞着一双桃花明眸;并且迅速缩回不见了。

叶青就是一笑;心中想着:“当然;这目的就不必透露出来;送她们母女回乡祭祖本是应许之约;也是对她千里逃回来报信的忠诚奖赏。”

江子楠回首和母亲小声说了几句;年轻的脸上带着红晕;忍了一会;听着马蹄声转向前头;终又掀开了车帷。

草木萧条;群瀑间歇;算不上多美;胜在天高水清。

自己也就罢了;自小跟了出来;对故乡族人印象不深;母亲见了却几乎垂泪;都说是“人离乡贱”;果是如此;而这一带虽看着偏僻贫鄙;毕竟是生养了母亲的故土;有着她难舍的亲人;更别说这次送归的特殊意义。

“快十年了……”乔氏声音沙哑地叹息一声;也没有真的哭出来;只是握紧了女儿的手:“回去见了叔伯;记得多多称许公子;这都是公子给的照顾。”

“恩;女儿知道的;人不可忘本。”江子楠眨了眨眼睛;兴奋脸色也黯淡了些;越是饱读诗书;越知真正衣锦还乡的荣耀;也只有这世上男儿才能有。

当然她也清楚;女状元从未有;女冠却可以有;大道并不岐视男女;可惜人为歧视制约无处不在;道门只在科举中取秀;而仙门虽数量众多;却也崖岸自高;何其难入。

入夜前赶到了山城;城墙久未修缮;呈现斑驳色泽;城门顶上甚至有着蓬勃野草;不到战时;没有后来避难大族涌入;这县就比平寿县都贫穷;难有余力进行表面的修饰。

城中只有一条铺有青石主街;一路都是荷锄挑担归来的农人;牛车行着半里将近东市;就不得不缓下来;车夫擦着汗说:“公子;前面都是窄巷子;现在黄昏回家时分;正是人多;超不过去。”

叶青微微颔首;低头对车帷里说了声;令车队稍等;这等着的时间里;站在马背上眺望一眼;这城布局是有些过于紧凑;满城都是炊烟袅袅;幸而这时房屋多不是木制;不然太容易引起火灾。

渐渐就至城东一个大院;前有场院;后有果辅;据说江氏上下百户;连老带幼;三百口人就挤挨在里面。

晨起出城躬耕;黄昏入城归舍;这种山城特色是出于防寇的实际需要;只在起居条件相对差上一些。

门楹还算光亮;却无人看守的敞开着;只见里面石屋连绵;院心堂地上一堆小孩在嬉闹;个个灰头土脸;分不出男女;都在夯土泥地里玩的不亦乐乎。

叶青瞧得有趣;却不肯闯入;令:“拿我的拜贴与礼单;奉给里面主事的人;就说我们来了。”

又回首笑问:“子楠小时也是如此?”

江子楠掀开车帷;张望一眼;脸上顿时发烧:“这时大人都还在做饭;是以无人管束……”

跳下马来;掀开黑色车帷;扶了一身素服的乔氏下来;这可说是敬长;再扶江子楠时;已有些江姓子弟涌到门口围观;甚至有小孩起着哄。

众目睽睽之下她羞得抬不起头;声音极低:“还是不要了吧?”

“有解元给你扶下车;这是荣耀。”叶青大言不惭;还是遮过半个身子为她遮挡一下;语气里掩不住笑意:“快;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