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青帝和荒天帝什么关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4部分(第1页)

这翰林编修是正八品的官,不是实职,却极是清贵,以后进士还可一路晋升到翰林侍读,正五品。

当然叶青只要愿意,一纸上奏,就立刻可获得实任,在朝在郡县都可,但这就正式纳入了朝廷体制之内了。

傅承善是进士,前世就上奏实职,极受重用,不过大劫来临,叶青自是不会申请上奏了。

叶青暗暗和自己所见官员比较,发觉这种清贵翰林和爵位所得气运,不过是正式实职官的几分之一,具体数字还不清楚,而且官俸也只有实职的三分之一,正八品原本六百两,现在只有二百两,心里就有些鄙夷。

不过转念一想,这是闲职,是白白获得气运和俸禄,并不需要作事,自己还想怎么样?

就心平气和了,亲手切开一个甜瓜,先奉上给誉郡王,自己也取了一小块,笑着:“王爷吃块瓜,休息一下。”

誉郡王用着瓜,就不经意的说着:“你要临行了,可有话对孤说说呢?”

这重头戏来了,叶青就是沉吟,过了片刻,才笑着:“王爷的心思,我是知道一些,我有一篇龙说,请王爷指点。

“哦,说来听听。”誉郡王脸上似笑不笑,说着。

“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及至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叶青声音缓缓,目光悠长,说着。

昔年曹孟德是否青梅煮酒不论,但处蛟龙位格却一样,这心情想必类同。

誉郡王脸色凝重,细细揣摩,姜南屏息不敢出声。

誉郡王盯着叶青,目光带着忧虑,良久,才徐徐说着:“龙潜于渊的道理,我自是知晓……本不会说,但都是自己人,孤不做矫饰……”

“孤想过要从容就藩,可离……只一尺之遥,又怎甘心?”

“说实在,我真是羡慕你这样的进士,长生逍遥,衣锦还乡,纵览山河,岂是孤这样困顿一城的皇子,所能奢望?

誉郡王说了这些,似宣泄出了闷气,又是苦笑:“但想到这里危险重重,如履薄冰,我又惜命的很,只敢做一些……舍不得就拼命,比不上大哥和六哥……”

誉郡王停住不言,凝望过来:“你说我这样的皇子,是不是很没前途?”

叶青沉默良久,联想前世风云际变,谁又能料尽天意?

想了想,算了下时间,以及自己的位格,就算说了也无妨,就说着:“王爷,何必妄自菲薄。”

“我有几句话,王爷听听就罢!”

“第一句,皇上是明君,在位三十七年,于国家大政,从来是慎独专断。”

“第二句,太子温和有礼,向来谨守本分,可惜的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他在太子位时间太长了。”

“第三句,六皇子是贤王,才识宏博,雅量高致,礼贤下士,却贤过了位份了。”

“第四句,王爷不尚贤,不尚人,却能作事,要是再能孝顺些,这点就是皇上和王爷的福运了。”

说穿了,大凡明君杀戮太子和贤子,就是因着独掌乾坤的本能,但这股心气终会泄去,垂垂老死之间,自会清醒。

不过这时,太子和贤子已去,只能在余下的儿子中选个好一点。

地球上,唐太宗李世民,有十四个儿,李承乾8岁即封太子,当了十七年太子,而魏王李泰心怀夺嫡之计,深受太宗喜爱,抬起来和太子打擂台。

结果这两人都出格了,不满足明争暗斗,要动用兵权政变,一个充军到黔州,二年后死去,一个被幽闭起来,35岁就死了。

余下儿子,或废或死,最后只有一个李治,原因就是温和孝顺:“辞习射,愿得奉至尊,居膝下,太宗大喜”

而康熙众子争斗,罢黜太子,圈禁八阿哥,雍正脱颖而出,就是因为他不结党,干实事。

说的更彻底点,要是遇到明君,有几个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