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黑客法则 间歇性抽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部分(第1页)

至于为什么说用苹果电脑的熟悉它,是因为苹果电脑的封闭系统,使得很多游戏都不能在其操作系统上运行,那么使用虚拟机,再装一个windows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接下来,阵地就是虚拟网络本身,这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不局限于物理连接的虚拟局域网,在这个局域网内只有拿到入网许可证,也就是之前说的钥匙的人才能进来。

至于旗帜,通常也是一个Key,钥匙,长度不定但通常不会少于五十位。每个队伍的虚拟机上运行着各种各样的程序,每个程序里都可能藏着队伍的钥匙,任务便是保护好自己的钥匙,并试图进入对方虚拟机,拿到对手的这个Key并提交给主办方。

同样是CTF,像这种远程攻防和Def那种大家在一个空间里,彼此攻防随时看到大屏幕上的排名上下变动还是有区别的。

最明显的一个,那就是你不能看到别人的屏幕。当然实战之中很可能就算你看到了,也没时间去理会和分析,根本没用。

还有一个那就是一旦你的虚拟机权限被人全部获得,将你内容格式化,踢出虚拟网络,那基本也就意味着游戏玩完了,只能认命或者重新架设虚拟机。

想再找裁判理论攻击是否合法?抱歉,没那个时间。

当然基本的规定比如不能使用洪水攻击,不能使用IP地址伪装等等,这还是要遵守的。

主办方给的虚拟机设置漏洞不少,有些还十分隐蔽。钟锦的测试速度极快,对各种漏洞的理解和修补方法也是非常熟练,看得李周周眼花缭乱有点跟不上节奏。

“周周,来帮我吧。”那边汤波叫他,“写个脚本。”

“什么脚本?”

“提交脚本。”这是一会儿用来向主办方提交旗帜的脚本。为什么不用人工提交?原因也简单,脚本比较快。

真正比赛的时候,所有队伍都盯着自己的虚拟机,查看都有哪些连接连到了自己的机器上,一旦发现异常连接,必定会立刻切断。只要不是特别的新手防御,这个从连接到被切断的过程通常不会超过三秒。那么在这三秒里,可能有的人连Key都没复制下来,更不要说提交了。

所以使用脚本,自动在连接之后复制Key并且发送至主办方,整个过程可能连半秒都用不了。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实验室里开着的屏幕上被分成了几类,开着各种黑色的终端界面。有的用来监控自己连接,有的用来记录日志,有的则现实记分牌,上面不断刷新着各个队伍的进度和成绩。

而这时候汤波那里全是开的代码界面,在专注寻找漏洞。至于钟锦,加固系统,控制连接,检查权限的工作就从来没停过,键盘噼里啪啦作响。

三个多小时后,时间已经接近十二点。进入虚拟网络的队伍达到了十五只,彼此之间的试探攻击已经开始。在这个过程里,后进来的队伍绝对非常吃亏,他们没有时间对自己的系统进行保护,一旦被发现并连接上,恐怕就要直接出局。

“有个队伍很强啊,看到IP地址了吗?”李周周道,“他们这防御做的也太变态了吧?连都连不进去别说拿Key了,你看有人连进他们的虚拟机吗?”

钟锦也注意到了这支队伍,叫Butcher,翻译过来就是屠夫。似乎是来自M国某大学的。不过她道:“别急,你看他们的评分。”

李周周一看,就发现虽然这支队伍防御虽然牛,但分数一直在下降,排名越来越靠后。“这是怎么回事?”他问。

“他们设置太过分了。”钟锦道,“你想想作为一个真正的服务器虚拟机,你上面架着各种的服务,用户需要访问你的服务器获得数据和回应,才能体现它的价值。根据他们的设置,恐怕是每秒发送包数量大于某一值,自动切断连接踢出去。那么这中间可能误伤多少正常用户?”

李周周很快明白了:“不会是他们把主办方的测试评分脚本也给踢了吧?”

钟锦点头:“没错。”

“……”李周周无语了。

所谓评分脚本,其实就是模拟现实世界里的普通用户。试想一下,如果一台真正的服务器,连用户都不能用,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不如拔除所有物理连接,关上电源,彻底束之高阁算了。

所以比赛的真正意义,其实就在于模拟真实的网络世界中,攻击网络的黑客,负责服务器安全的技术人员,以及用户三者关系。不过因为是攻防战,所以黑客和技术人员之间的斗争被放大,被激化,每个人都必须去攻击对方,并且被迫防御对方的攻击。

因为比赛一共只有12个小时,所以虚拟网络没有暂停给大家用餐时间。中间张羽透自告奋勇给所有人去买饭,回来的时候听到一阵欢腾的声音。

“怎么了怎么了?”他赶忙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