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农女王妃有空间苏若涵宫溟夜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部分(第1页)

说别的,他们一家子还是姓李的!

“小柱,你管管你闺女儿!没大没小的,这儿哪有她说话的余地?这么没规没距的,这往后出去了,别人还说是咱们家没教好!”李大柱指着冬至,面红耳赤,对着李小柱就是一阵吼叫,完全没了平日里的沉稳。

冬至开口说话时,李小柱就觉得不妥。这是大人之间的事,冬至一个孩子,是不该插嘴。所以李大柱开口了,李小柱转身吩咐冬至站到旁边,不要开口说话了。

之前一直是李大柱和马氏在说话,李冬芬一直没开口。如今冬至先开口了吗,李冬芬自然是忍不住了,“死丫头,这里有你啥事?丫头片子一个,往后还不是别人家的?乖乖到旁边站好,别给你爹丢人!”

“冬芬,这儿也没你说话的份儿!”冬至固然有错,可也轮不到冬芬在这儿这么骂的。李小柱可以忍受他们骂自己,但是要骂自己的孩子,那也得看他们站不站得住脚!

以往都是李冬芬骂人的,顶多也就李老爷子吼她两句,再有就是李大柱了,啥时候连李小柱也能这么吼她了?“二哥,这还没分家呢,你们就是一家人了是不?我这个当姑姑的连说下自己侄女都不行了是不?我咋就没说话的份儿了?我今日就是以儿子的身份站这儿的,这儿就有我说话的份儿!”

最后那句出口时,整个堂屋都回荡着她的声音。

“女子如何能成为男儿?真是可笑!孔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固然诚不欺我!”冬至朝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说话的竟然是李大郎!这李大郎,不是应该跟他爹娘一伙儿吗,咋来帮她说话了?

不止冬至,其余人也是诧异地看着李大郎。这大郎,平日里不是不在意家里的事,只读自己的书吗,咋现在帮着外人说话?

见大家都看过来了,坐在李大郎旁边的杨氏拉了拉李大郎桌子底下的衣袖,连连给他使眼神,让他别说了。

“小姑,女子就该坐绣楼,知书识礼。你这么蛮不讲理,哪个男儿敢娶你?”李大郎不顾杨氏的眼色,继续说道。

李冬芬没料到李大郎会将矛头指向她,一时愣住了。等李大郎说第二句时,她才回过神。这平日里啥都不在意的李大郎,这是在教训自己?“你个臭小子,你的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书里就是这么教你不敬长辈的?你竟然教训起我来了,我看你这秀才也别考了,考也考不上!”

这话一落,全家人的脸色都变了。李大郎,是全家人的希望。李老爷子在世,就叮嘱全家,往后就是砸锅卖铁,到镇上要饭,也得供李大郎读书,直到他考上科举,光耀门楣。李冬芬这话,是要打破整个李家的希望,或者说是不在意李老爷子的夙愿。

“冬芬,你再胡说,你离开这个家!我们这李家,留不住你!”最愤怒的不是李大郎,是李大柱。他儿子是他所有的希望了,作为一个读书人,他是看不起做掌柜的的。如今的他,只希望李大郎尽快考个举人回来,到时候,他就不用再与一帮无知莽夫打交道了。此时听到李冬芬的话,那是格外刺耳,简直就是拿到刺他的心。

眼见李大柱发怒了,怕李冬芬不会看脸色,还说什么让李大柱发怒的话,到时候李冬芬吃亏,马氏急忙扯了扯李冬芬的衣摆,对她使了个眼神。李冬芬虽说心里不舒服,但也知道自己说错话了,见自己娘给自己使眼色,她闭嘴不再说话了。

见李冬芬不再说话了,马氏立马转移话题:“咱们还是来说分家的事吧,大柱说的这些,小柱啊,你同意不?”

“奶,你们这么做,不是和将二叔一家子赶出去没啥区别吗?这么做,太不公平了!”马氏话音一落,李大郎出人意料地又站在李小柱这边,来反驳马氏。

李大郎这话,再次让大家讲目光转移到他身上。作为李大柱的儿子,不站在他那边,反而帮着自己二叔说话,这怎么都说不通。

ps。你们今天好凶残,恩,十一点还有一章,献给所有投票票的小天使。要上班或者上学的小天使们,明天再看吧。

☆、43。第43章 分家3

“百无一用是书生!大郎他娘,把大郎拉回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李大柱怒目圆睁,狠狠地瞪了眼李大郎,然后对站在他旁边的杨氏说道。

杨氏一看李大柱这架势,是真气着了。她赶紧向李立春使了个眼色,母女两一人一边,拉着李大郎就往东屋里拖。这要是外人说这番话,他们还能找个借口搪塞过去。可拆台的是自己儿子,这就说不过去了。这要是传出去了,别人还指不定在背后咋编排他们一家子呢!

“爹,你也是读圣贤书的,咋能做这种事?你这么做,对得起你读的这么多年的书吗?”李大郎被自己娘和自己的妹妹拉着,一直往屋里走。虽说他是个男子,可从小他就是读书,手无缚鸡之力,如今即使是杨氏和李立春两名女子,也能将他拉走。

他挣脱不过,只好转过头,大声地劝说着李大柱。

“大伯,大郎哥可是说的公道话。你们这么做,和啥都不分给我们有区别?你们要是执意这么做,咱们就去族里,请族长和族里的老人来做主!”李大郎给创造的大好的机会,冬至自然不会放过。

原本奋力扭头,劝说李大柱的李大郎,听到李冬至的话,眉头一皱,教训道:“姑娘家,就该三从四德!小小年纪,就如同泼妇般,这往后不是要如同小姑般嫁不出去了?”

冬至无语望天,感情这李大郎是无差别攻击啊?是不是最近压力太大,借机发泄啊?看看往日,管大家闹得多凶,他也只捧着自己的圣贤书看,啥时候搭理过他们这些人?

虽然这么吐槽,不过冬至心里还是能理解李大郎今天的行为的。

李大郎是一个读了十几年书的人,他除了书本,基本不在意其余的事情。以往的事情都是小打小闹,每日都在发生,他已经习以为常了,所以也就不关心了。可今日不一样,李大柱他们的行为,已经与他平日里接触的教育产生了严重的冲突。

受过十几年正统教育的人,崇尚明是非,兄友弟恭。今天的事,打破了他的认知,他自然无法坐视不理。其实他不是站在她家这边,而是站在圣人那边,站在“理”那边。

李大郎教训冬至的话刚一说完,就被杨氏和李立春拉回了东屋。进去后,杨氏顺手将门关上了,之后里面便听不到李大郎的声音了。

过了会儿,杨氏打开房门出来,顺带着将门又关上了。而李立春,应该是留在屋子里监视李大郎了。

“咱们家这么点事,还是不要麻烦族长他老人家了。这家里,一直是我做主,今日这分家,我再做回主。小柱,我知道你也不容易,大哥也不占你多少便宜,家里的田地都是你在打理,你自然是知道家里有多少田产的。”

“咱们家,水田有十一亩,旱地三十三亩,沙地有二十五亩,剩下的就是这间祖屋了。大郎马上要考秀才,这次考上了,还得进京。家里这些年也没攒到啥钱,这盘缠咱们也拿不出来。况且我是长子,大郎是长孙,这从古至今,长子长孙分的财产就多,何况咱们家情况也特殊。”

“多的大哥也不说了,这水田,我得六亩,旱地十七亩,沙地我就要个十亩。娘年纪大了,这水田产量高,也不要咋打理,就分三亩水田给娘,剩下的水田你和冬芬一人一亩。旱地娘得七亩,你和冬芬一人四亩。沙地就给给娘三亩,你和冬芬一人六亩。”李大柱一口气说完,顾不上喝口水,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李小柱,看他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