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骠骑行霍去病有声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8部分(第1页)

“诺!”荀郅抱拳答应了下来,自从广云军司解昭在酋涂王一战牺牲后,他们六人地头领便自动替换成了关东骑督荀郅。他三十岁出头的年纪,方脸盘,大眼睛,脸上刀削斧砍般地皱纹证明了他地身经百战与经验充足。

我自己把武器放得更称手一些,安分地呆在他们给我安排的队伍中。六个保镖将我重新围起来,弩箭上弦,战马勒紧,盔甲紧束,目光犀利。

赵大哥站在沙砾堆地顶端,静静地望着蓝色天穹的远处。

草原的起伏中,线条低缓的山峦遮挡住了我们的视线,应当也遮挡住了匈奴人的视线,如果运气好的话,两支队伍也许就能擦着草原山丘悄悄地错过,避免一场大战。

鹰击司马赵破奴的任务是配合大部队包抄打伏击,他并不希望在这个不合适的时候出现不必要的战事。

时间一分一秒地不断推移着,匈奴人轰隆隆的战马声甚至能够透过草原的土地,传到我们的脚下。

在紧张的等待中,匈奴人的大队人马终于擦着我们的鼻尖走过了这片草原山丘——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就这样擦肩而过了,大家松了一口气……

赵大哥谨慎地等足了时间,才下令全军继续前进。

队伍走出三里地,赵大哥再也没有让大家吃上热饭的打算。离目标袭击地越近,各种意外的情况就越有可能出现。我们在一个小溪边匆忙嚼了一点儿干粮,喝上几口祁连山上化下来的雪水。赵大哥的神情始终紧张,我周围看了看,可能是地形的原因吧?这里叫做黄土崖,长长一个狭带,不走这里又似乎不行。可是,匈奴人应该无法这么准确地探知我们的行踪吧?

队伍继续前进,眼看着天空渐渐沉入无边的深紫色,很快就会星光万点,又是一个黑夜。

队伍安静地慢慢前进着,令人感到有一种暴雨欲来的压抑宁静。

突然,夕阳的方向许多斥候队员如同惊弓之鸟一般返驰回来,他们在暮色中跳动得如同一把掷碎的弹丸,纷纷向大部队回扑过来:“司马大人,司马大人!匈奴骑兵!”“匈奴骑兵!”“大人,快!”……

赵大哥大吃一惊,抬头望去,夕阳已经完全没有了踪影,一股泼天盖地的黑尘将天空中最后残余的光芒全部都吞入腹中,一阵阵闷雷般的马蹄声急速冲击过来。

他的身后站着他的两个得力助手,他们是一对双生子,一个叫辛扩,一个叫辛兆,因长得一模一样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哥哥辛扩善骑,弟弟辛兆善射。

辛扩对赵破奴道:“斥候回报,来的是右骑千王将。”

赵大哥一震:“他?”

辛兆说:“约有一万五千人。”

“裂风屯,暴雪屯,组织冲击。”赵大哥的担忧终于变成了现实,旁援队伍遇上骑兵奔袭这并不是新鲜事。他在行军中间便做好了一切思想准备,“弩箭队上弦,没有我的命令不要轻易发射。战鼓队听好我的口令,汤千夫长掩护中路,赵屯长,陈屯长作后续冲击……”一串串命令从赵破奴的口中迸涌而出,我几乎以为他的部下无法理解这瞬间那么多命令。

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一切都在平时的训练中调训了无数次,四千人的队伍从行军队列立刻向冲撞队形靠拢。

“弯弯!你跟着荀郅他们从北路撤退!”赵大哥的命令终于传达到了我的身上。

“诺!”我的六个保镖在我身边领命,夹持着我向大队伍的后面走去。

因为是角度的关系,一张张赵破奴部战士的脸从我面前缓缓经过,他们每一个都浓眉立竖,唇线紧闭。他们愿意为了大汉朝而献出生命,他们愿意以一己之躯奋战到底。

可是,我撤退了。我当着四千战士的面,夹着尾巴向反方向匆匆而逃……逃出去又会怎么样呢?

独处河西时落入月氏人魔掌的经历爬上了我的记忆,我测算了一下,发现赵大哥给我安排的实在不是什么生存之路。

我一个个仔细扫视着士兵们的脸,脑子里噼里啪啦盘算着、衡量着,什么才能令我走出这个死局。

前往漠漠荒原,我和六个保镖将面对的是未知的河西各民族势力盘踞的危险;身后,虽有大战将至,但是,他们是四千霍去病最精锐的汉朝壮年军人,放到哪里都会熠熠生辉的,从他们的间隙中逃到霍部主力中并不是毫无希望的。

如果说,放弃大队伍向后逃生,存活的可能性是50%;那么,返回队伍力战到底,直到霍部增援,至少也有50。007%的希望。

有四千精壮士兵给我做垫底哪!我怎能舍近求远?

为了这卑鄙无耻的百分之零点零零七的生存希望,我卑鄙无耻地转过身——

将自己猥琐怕死的表情调整成刘胡兰式的激昂豪迈,对着赵大哥大声道:“鹰击司马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