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秀丽江山冯异和阴丽华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9部分(第1页)

脚步声缓缓靠近,一声婉转的叹息声在我头顶响起,刘玄把手递到我跟前。我吸了口气,把手递给他,他用力一拉,便轻轻松松的将我从地上拉了起来。

“那么……”他的目光看向殿外,面色平静,看不出一丝异样,“忘了他……”没等我应声,他回过头来,沉沉一笑,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张俊颜上露出无暇纯粹的笑,“跟朕在一起。”

我愣住了,仿佛没有听见他的说的话一样,盯着他的笑脸思维停顿。

他握着我的手紧了下:“他不能给的,朕都能给!”

“呵呵……”莫名的,我笑了起来,不清楚心底是喜是悲,只是我笑了,笑得差点落泪,“那如果我要你的江山呢?你也能给么?”

他回眸瞥了我一眼,笑意沉沉:“你要,便只管拿去!”空着的另一手灵巧的解开颌下的缨子,径自将头顶戴着的冕冠摘下,递将给我。

垂目而视,那顶冕冠华丽而又贵重,十二垂旒在我眼前碰撞出一串碎冰般的声响,悦耳、动听。

我抬起头,任由泪水从眼角滑落:“这样的死物要来又有何用?江山……予我又有何用?”

第六章 荣辱不惊云卷舒 君臣

更始二年秋,萧王率领大军攻打巨鹿、东郡等地的铜马军。

与当年南阳郡的绿林军相仿,河北也有农民军,只是和其他地方不同的是,这些起义的农民军有大大小小数十支,势力非常分散。在这些农民军,铜马军、高湖军、重连军大致属于一个集团,当年吕母带宾客起义,势力相当庞大,后吕母亡故,旗下众人便分散入赤眉、青犊、铜马的势力之。

铜马军在鄡、博平、清阳一带活动,不仅战斗力极强,且人数众多。刘秀亲征,采用坚壁自守战术,将因为人数众多,给养困难的铜马军赶到了魏郡馆陶。铜马军残部之后与闻讯赶来增援的高湖、重连二军会合,也难挡汉军的锐气,最终铜马军在蒲阳被逼无奈全军投降。

纳入铜马军兵力并重新整编后的萧王兵力已达数十万,强兵在手,羽翼日丰,刘秀因此得了个“铜马帝”的称号。

这个称号让刘玄甚为恼火,只是这一次他没有再在我面前发作,而是指着案上成摞的奏疏,似笑非笑的对我说:“真想不到刘秀用兵如神,看他斯秀气,一副受气包的样儿,居然会有此等能耐。”

我侍立一旁,手拢于袖,淡淡微笑,不置可否。

轻视刘秀的能力,是更始帝执政最大的败笔。当年的昆阳之战,历历在目,虽说拜天时之利甚多,然而刘秀在当时所展现出的机智与果断,早已显示着他非池之物。

刘玄将我羁绊在身边,让我以赵夫人闺密友的身份暂居长秋殿,非主非仆,他每日都临驾长秋殿,似乎是来探望赵姬,又似乎是来看我……他对我的态度出乎意料的尊重,甚至连稍许过分的举止都未曾有过一点,与之前那个邪恶如魔鬼一般的人物判若两人。

萧王在解决铜马军后,并未就此停歇,紧接着又引兵南下,攻打河内射犬聚的青犊、上江、大彤、铁胫、五幡等十余万的农民军。

为避免再发生刘秀鲸吞这些农民军的兵力,刘玄命令尚书仆射谢躬带兵襄助萧王。名为襄助,其实不过是想尽可能的不让萧王势力继续扩大,压制刘秀。

刘秀与谢躬二人在消灭王郎后,曾各自领兵驻于邯郸,分城而处。刘秀攻打铜马时,谢躬并未有所作为,此次南下攻击青犊,得更始帝授命,谢躬与刘秀联合,刘秀率兵进攻青犊军,谢躬率队攻击山阳的尤来军。

北方的战事隆隆打响,我在长秋殿翘首祈盼,却不能显露出一丝一毫的担忧,唯恐引起刘玄质疑。

如果我处在刘秀的位置,事到如今,已不能再放任谢躬这样的人在身边置喙,然而一旦除掉谢躬,则代表着与刘玄彻底翻脸。如果明着来不行,那么暗除亦可,只是不知刘秀肯不肯这么干。

殿外落叶缤纷,天空云卷云舒,七月流火,秋的气息浓郁地充斥着每个角落。

连我自己都不清楚是从何时起,我的心肠已变得如此坚硬如铁,竟能把一条人命看得如此轻淡,或许这一切真该拜刘玄所赐,是他让我懂得了要如何保护自己,要如何硬起心肠,要如何在这个乱世生存,如何分清自己的朋友和敌人……

背后有异感靠近,我假装不知,拢在袖的手指握紧、放松,再握紧。

“你认为刘秀是个怎样的人?”声音低沉,略带喑哑。

我故作惊讶地回身,盈盈拜下,那双属于天之骄子的手及时托住我的手肘。我娇弱地喊了声:“陛下!”

他的眸底有丝黯然,比平时更添一份深沉。三十而立,意气风发,汉家天子,兴之主,眼前的这个男子,他真是历史上那个东汉王朝的开国之君么?

我掩藏住内心深处的鄙薄与不屑,暗暗的审视着他,他在后宫之醉生梦死,不是他不想做一个大权在握的自主皇帝,只是强迫他做傀儡娃娃的那根控线还未彻底断裂。朝上除了他的亲信势力外,把持朝政主力的仍是那些昔日的绿林军主脑。

“陛下……可是有什么不痛快?”我明眸浅笑。

他看了我许久,终于低叹一声:“谢躬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