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漠苍狼南派三叔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部分(第1页)

撑着不让艇撞到洞壁上去。

很快,四周的声音因为洞口的缩小的聚拢了过来,光线也收缩到皮筏四周,这时候用手电照水里,可以发现水已经相当深了,这就是构造洞的特点,洞势的变化十分突兀而且巨大。

洞并不宽,到了这里只有十米左右,但是相当的高,往上的裂隙看不到顶,让人感觉是开在一道峡谷里,手电照上去,可以看到植物的根系。

这样的景色还是很壮观的,我们都一时看的呆了,陈落户还拿出照相机打起镁闪光拍了两张。

往前面漂了三十米不到,就出现了岔洞,我们在这里集合之后,各自分开漂进一个岔洞里,这才真正进入到了紧张的地方,搞洞穴勘探,一只五十人的勘探队和五人的勘探队感觉完全不同。

我们丢下几个无线电浮标,这样一来前面出现问题的时候,信号会走样,这样我们能提前预警。

不过水流很缓慢,看着带灯泡的浮标慢慢漂到前面,我们放心的跟了上去。

洞穴勘探的危险性,在小说中往往给夸大,其实只要按照程序,谨小慎微,洞穴勘探还是比安全的,最主要的危险是岩石不稳定,在人进入后洞穴坍塌所造成的伤亡,前面的工程兵全部都紧紧的握着手里的枪,这让我们感觉到很滑稽。

不过,如果没有我们这样常年的经验,看到洞穴前面的黑暗,是人就很难不紧张,这也可以理解。

最初的四小时,一切顺利,我们很快就漂进去两千多米,水流开始急了起来,出现了转弯,和台阶样的短瀑布,因为这里水下出现了大块的岩石堆积,四周开始出现一些卡在石头缝里的东西,都是当年日本人遗留下的东西,比如说木头箱和锈的全是孔的罐头,上面刷了一些模糊不清的编号,我们看不懂日文,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就在我们的注意力被这些东西吸引过去时,我们遇到了第一次障碍,前面的艇突然就停了下来,好像给什么挂住了,接着我们的艇就一下撞了上去,艇边上的人差点摔水里去。然后我们的艇就顺着水流头尾掉了转,和他们挤在了一起。

我们都感觉奇怪,在水面上,什么都看不到,但是两只艇在这里,竟然都挂住了,水下是不是有什么东西。

我们用桨在水里搅了搅,果然碰到了障碍物,用力一挑,竟然从水里挑起一团铁丝网。

“狗日的小日本,竟然还给我打暗桩。”那班长骂了一生,就让两个工程兵下水,把它给我剪了!

两个战士随即就跳下水去,咬着手电就潜入水底,水溅上来一片冰凉,冻的我们都一个哆嗦。真是佩服他们说跳就跳的勇气。

没承想,下去没到三秒钟,两个人全部都浮了上来,班长问他们怎么了,一个人哆嗦着说:“报告班长,铁丝网上挂着个死人。”

八,一个死人

副班长也脱了衣服跳入了水中,三个人再度潜水了下去,水面搅动起来,王四川是个急性子,也脱了衣服露出一身黑皮想下去帮忙,被我扯住了,三个人足够了,再下去一个大块头,肯定帮倒忙。

水下动静很大,牵动的铁丝网都扯的我们的船晃动不已,我爬在上面尽量保持船的平衡。很快副班长就浮了上来,手里拖着一条青色的东西,接着另两个战士也浮了起来,三个人一用力一抖水花,一个麻袋一样的东西一下子从水里给抬了出来。因为他们离我们艇的位置近,这东西直接就被翻到我们的皮筏上,溅了我们一脸。

我们吓了一跳,一开始都以为真的是个死人,等仔细一看才发现根本不是,那就是一个的腐烂青黑色的麻袋,上面给铁丝网割破了好几道口子,里面全是锈了的铁丝,撑起麻袋后很像一个僵硬的人,大概因为就是这样所以看错了。麻袋非常恶心,一摸一手的锈水,一看就知道在水里泡了很多年了。而且重量极沉,一放到艇上艇尾都翘了起来。

陈落户胆小,当即吓的往后缩,差点就缩到艇外面去了,王四川忙去拉住他。那三个人气喘吁吁的爬回艇上,副班长皱起眉头看了看麻袋,就给了手下两个战士一人一个栗爆,骂道:“什么眼神?死人,你家死人是这个样子?”

两个战士也不好意思,挠了挠头。接着又被赶下去剪铁丝网。那副班长显然感觉有点不露脸,对我们解释道:“两个新兵蛋子,胆子小。”

其实我们也给吓的够呛,才缓过来,那“嘣”的一下东西给扔到我们艇里,非常吓人了,我后来想想,有点感觉这几个工程兵可能是看我们这些技术并不顺眼,在整我们。

王四川用手电照了照那麻袋,就问我:这些是不是日本人留下的东西?

我说显然是,我还认得这种麻袋,叫做缓冲包,是爆破的时候,用来当临时掩护用的,以前这麻袋里肯定还有黄沙,现在给水冲的一点也不剩下了,这一袋子可能是当年运送的时候不小心掉进水里的。看样子小日本在里头有过一次比较大的爆破。

众人都觉得有道理,我正打算继续解释,突然王四川就给把我打段了,他不知道看到了什么,扯起那个腐烂的麻袋,对我道:“不对,老吴,这真的是个死人。”

说着他撕开已经酥软的好比腐烂的棉絮一样的麻袋,我们看到,里面缠绕的铁丝之间,束缚着一具骸骨,铁丝紧紧缠绕在骸骨上面,将把他的身体卷成一个茧。那骸骨显然死前经历过一番剧烈的挣扎,所以整个麻袋才会呈现出那奇怪的样子。

尸体已经半白骨化,显然在死之前,这个人已经瘦的没有多少东西可以腐烂,所以到了现在,铁丝还是缠绕的非常紧。而在看到尸体那张极度痛苦扭曲的面孔时,我们都感到一阵战栗。

时隔将近四十年,当时的情形我还历历在目,这是真真正正的事情,我一点儿也没有夸张,我确实在那个洞里,看到这样一具尸体,那种头皮发寒的感觉,我到现在还无法忘记,而没有亲眼见到的人则根本无法理解那种景象,日本人竟然能够想出把中国人活活的当作爆破的缓冲包这种丧心病狂的事情来。

我们沉默了很久,王四川在我们种是最性情的,脸色沉的比包公还黑。

当时的气氛一下子就给这尸体搞的很严肃,那两个小兵剪断铁丝网后爬上来,看我们的表情,都不知道我们吃错了什么药,莫名其妙。我们把尸体推回水里,才继续出发。

后面的水路就一路无话,开玩笑也觉得不合适,我们为了转移注意力,都把目光投向一边的岩壁。

随着地势的越来越低,洞里的地质构造也开始变化,越来越显现出光怪陆离的景象来。石灰岩水溶洞的特点开始替代构造洞的特点,出现石瀑布和渗水现象,我们都带上的雨蓬帽。

但从表面证据看,现在很难说这里的溶洞体系早于地质构造洞的产生,还是相反的情况,地质构造洞的年龄一般是在亿年以上,而溶洞体系的年龄就在十万年到两亿年不等,弹性太大,没有什么可比性。

不过,一般来说普通的喀斯特地貌中的地下大型暗河溶洞,体系好像一个网兜,一层套一层,四通八达,无章可循,绝对没有哪条河道让人观光一样往下走的道理。有理由相信,应该是在亿年之前这里海洋崛起高山的造山运动时候,形成了这个地质构造洞系,接着暗河形成,然后暗河的冲刷这里的石灰岩,溶洞特征才开始出现。

而越往下走,因为渗水作用,表层的石灰岩质都给带到了洞系深处,下面的溶蚀会更加厉害。但是到了一定的深度,洞穴又会返回到原始的地质构造洞形态,因为地面的压力太大,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溶洞根本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压力。

这些是当时我们探讨后的结果,而我们都感兴趣的是,这条暗河的尽头会是哪里?如此大的水量,尽头如果没有一个地下湖的话。很难想象这些水会全部渗透进岩石的缝隙里变成地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