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春节西安限行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天24号(第1页)

第二天坐上车才知道,兵马俑遗址原来离西安市区并没我想象中那么远,而骊山也没有我想象中那么高大雄伟。

但到了这里才真正感觉到西安东南高、西北低的地形,与京城正相反,本以为低的方向却要上坡,应该高的部分却在你眼底下,心里茫然无措,让来自燕山脚下的我好阵子才适应过来。

这时才真正明白为什么始皇帝要在骊山下建一座挡水墙了。

北方的风雨多来自北、西两个方向,而陵区恰好位于骊山北麓。暴雨和融雪都会沿山坡倾泻奔向陵区所在位置。

所以当年嬴政即位之后,首先依照晚辈居东的旧俗选定了骊山脚下这块地方,然后根据本地水沟河道多自北坡流淌而下入渭河的特点,自骊山西端大水沟向东北端构筑了这道挡水墙。

墙的工程由地势高处开始,向两侧低处不断延申,总长约公里。墙体厚四十米,底部为石块、碎石、沙砾三层,然后向上夯筑,每层厚约十厘米(一拳高)左右,筑十八或十九层。

文物发现的秦尺为厘米尺,计算下来连底部基石层墙高为两丈左右,内侧还建有引水渠。

这样整个工程就把山上下来的洪水排入大水沟,或将大水沟里多余的积水向东北引导,绕开陵区经兵马俑东侧排入北面渭河。

我面向骊山北坡,再回首看整个陵区的时候,就知道以当时的生产力,这是一项多么浩瀚的工程。

要做出这样的策划,秦国大臣的数学功底、决心和意志力都是令人钦佩的!

这次来实地看兵马俑,最高兴不是惊叹它的庞大和精致,而是发现了几个以前不曾知道的地方。

首先他们当时应该是先开挖沟槽,在沟内用木方按策划方案搭建通道墙面和顶棚(四面支撑是最稳固、长久的,我猜测地面当时也用木方铺成地板,但由于洪水浸泡和火烧等原因地板的有机物质已消失或被忽略了);

兵马俑的塑造不是像现代美术界的泥塑方式,它是多块分别塑造、烧制然后粘合拼接的,所以连战马在内都是空芯;

另外它也不是在现地完成再摆放到位,从门框遗迹、坡道看,乃是在外面制作完成后再移入地下(那么在其它地点应该有制作所的遗迹);

再有,如果只有一个入口,则必须从后向前逐一制作、移入、摆放,绝非随意无序进行的(如果这样,后部的工艺应该不如最前排,应该可以通过对比看到完善、成熟的过程痕迹)。

这次没有去秦始皇陵贴近观察,但从远处望去也比以前只在纸面文字和地图上直观得多。

我能想象它东西向的样式,地表当年高大的门阙,东侧凹字形从地下到地上米的青膏泥夯筑墙既可防水,又能做为正门背后半环长廊的地基。

陵区院墙内东侧水池折向南、西形成护壕,从铜车马脚下的暗渠将多余积水排出,北侧护壕则穿过东墙将积水排向渭河。

外延南、北各起九层高台护住封土,保护着从渭北开凿、经河道运来的石条修筑的地宫。

以前书上看到说修这个陵用了七十万刑徒,也许这个数字稍有夸大,但我现在相信整个工程刑徒加上参与的工匠、平民,十万人总是有的。

至于哪里来这么多刑徒?看看历次战争的俘获就知道了,六国的士兵、贵族和工匠有那么多,需要就打一仗呗。

只有俘获才能满足骊山、阿房宫、咸阳宫等等大工程的需要。

所以,秦始皇灭六国真是为统一天下?还是为了获得更多俘获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亦或两者共有之?

可惜,我判断秦始皇倒是埋进陵墓了,地表建筑却和阿房宫一样被战争打断。

人手被征调去镇压,所以无论兵马俑还是陵墓,包括那些地表工程、

高台建筑都没能最终完工。

没完工的恶果是,新的王朝不会为疏浚骊山挡水堤或陵墓内排水沟而付出,淤塞终于导致洪水在多年后冲垮了地势较高的西侧两处大堤。

越来越大的缺口不仅也让大堤东端受到侵蚀,而且漫灌到山下的陵区。考古发现也证明了,帝陵东墙和铜车马都有明显遭受水淹的痕迹。

我觉得兵马俑在被项羽的部队收走兵器之后,不仅曾经被火,而且可能也被洪水灌过,只有洪水才有那么大力量瞬间推倒或破坏如此多的立俑。

这可不是三、五盗墓贼作案,等身高、坚固、排列紧密的陶俑面前,啥都看不清的巷道里,大家发声喊用手推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