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春节西安限行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后记一篇(第1页)

有些同学看着还不够,有各种诸般问题,所以在这里写个后记,主要说说西安给我留下的大印象。

先说说西安和咸阳、“长安”的关系,有好多人弄不清楚,以为这仨不都是西安么?错了!

秦最早是在甘肃起家的,秦始祖自天水(南部礼县附近)至成周,为周王牧马得到子爵,带领家族迁居封地秦(今秦安县附近),后逐步扩大势力东迁至清水、宝鸡、眉县。

这时的秦还是个小诸侯国,正在摆脱半游牧的部族状态,沿着渭河河谷不断寻找更广阔、更适合大面积农耕的场地,同时不断和周边小部族发生融合、战争。

前年襄公护周王东迁被封公爵,到秦武公时真正拥有了公爵之国的地位,开始建章定制步入一等诸侯国的时代。

前年德公定都雍城,前年献公迁都咸阳(咸阳原上)。

西汉建国后因咸阳残破,在渭水对岸建汉长安城,大概位置在今西安西偏北。城市西至渭河,东到汉城湖,南达汉城湖南段,北至今天的西安北三环西段。

南北朝后期,汉长安城经历战乱已经很残破,原先各朝曾先后在未央宫、长乐宫筑城。

其中以石虎“城未央宫”规模最大,据说前后发动十几万人工,因此未央城(规模应该和现在“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公园”差不多大)中部分殿宇得以保存下来,修修补补一直用到唐初(唐太宗曾在此宴请大臣和宾客)。

杨坚建立隋朝,觉得这个长安城(原未央城)太小不足以彰显帝国都城气势,便决定在东边重建新都,名为大兴。新城西护城河利用原西汉长安的东护城河(现在汉城湖)。

唐长安城规模、城市管理等基本沿用了隋朝的大兴城,只在内部坊间做调整,外部增加了大明宫和曲江池。

这时的长安城外廓城墙是夯土墙白灰抹平,城门及四角砌砖,门楼红柱黑瓦白墙,与内皇城差异只在尺寸而已。

据记载及考古发现,外郭城高米、顶宽-米、底宽-米,皇城及宫城城墙高米、顶宽米、底宽-米。

唐末军阀混战,这么大城池无法据守,所以五代的长安只利用并缩小到原皇城南半部大小,相当于一个军镇堡垒。

北宋这里叫京兆府,面积没太大变化。元朝改成奉元府,忽必烈的儿子忙哥剌受封后在东部修建安西王府和军营,使城市大了几乎一倍。

明朝朱元璋封次子朱樉为秦王,并改建新城取名西安府,面积扩大到现在城墙大小,利用了元朝的西、南墙,新筑北、东墙。

李自成占领西安并定都后,曾以秦王府为皇宫。

很快清朝进入西安,以西安城东北部(约现在城墙内三分之一面积)为满城,驱逐汉人,改秦王府主殿部分为西安府衙,其余地方平为校场和驻军营地。

做为西部军事重镇,清朝多次修缮城墙,但并未予以扩大或缩小。所以,现在的城墙是明朝的遗存,清朝维护后的结果。

辛亥后,满城拆除并改称红城,后来又改为新城,西安府衙改为陕西省政府。校场北部年“二虎守长安”后改造为革命公园,以纪念死难者。

后来新中国建立,年在剩余的校场上建设了人民体育场。

西安明清两代各方位上共有四门,民国时期新开中山门、玉祥门等四门,建国后又新开建国、解放等十门。

由于元朝时期西域色目人的地位高于汉人和南人,西安城内西域各族人数大大增加并逐渐将居住区域扩大到原承天门大街西界,并开始占用原米宽的街道(太极宫被毁,承天门拆除,主干道作用消失)。

清代前期回民居住地域已经跨过边界到达原承天门大街东界,回民街的面积已与现代差不多了。

西安及周边的发展过程

,非常完整地反映了中国两千八百年的历史,是个很独特的标本。

要了解中国古代史,不能不去这座城市。但另一方面,它经历了漫长的沉寂之后,终于从本世纪初开始蜕变,从一个传统、保守的历史文化城市,向继承传统、开创未来的新都会发展。

目前西安有千三百万人口(年数据),包含临潼、灞桥、蓝田在内个区和个县的广大区域。地势为东南高、西北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