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玩明世隐的男生性格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4部分(第1页)

“在下沈余,特奉刘夫人之托,将书信呈上。”那人似乎也知道万磊是话事人,所以直接把信给了他。

万磊没有接信,铁铉身边一师爷出来接过信件,打开了照读,内容无非是澄清误会,希望大家摒弃前嫌,共谋大业云云,末了还说粮食已经从海路运到顺天府边境,请顺天府方面派人去交割。

“一共有多少粮食?”万磊问道,他只关心能拿到多少救命粮,至于那些旧帐,先放到一边。

“在下也不知,或有几万石。”沈余面无表情地说道。

“才几万石?”万磊摇摇头,就道:“劳烦你回去告诉刘夫人,这些东西太少,不够打牙祭的,让她再多取十万石来。”

“这个?”沈余一皱眉,就道:“我等并无如此财力。”

“哼?!连十几万石粮食都弄不到,还谈什么合作?”万磊冷哼一声,才道:“放心,我们顺天府不是劫匪,不会趁火打劫,只要你们能运来粮食,我不但会给你们火炮,还会给你们铜钱,用三贯钱换你们一石米,你们当粮贩也有赚头。”

“这个嘛,在下得回去与刘夫人商量。现在部分粮食已经运到,请阁下去接收。”

“才几万石粮食,有什么好接收的?”不等万磊回话,赵鸿儒就非常不满地说道。其实他并不是不想出去收粮,只是这粮食远在海边,不但要派运粮队出去运,还要派大军保护,实在是麻烦。

“我现在也没什么事,出城去逛逛也不妨,不过我可说好了,你们别想再耍什么阴谋。”万磊提前把丑化说前头,不然对方又再犯傻玩阴招,那就是严重挑衅,到时候就是直接刀兵相见了。

“阁下请放心,在下暂留于北平城内,保证断不会再生事端。”沈余倒也爽快,直接把自己归为人质了。

有人质在手,万磊也没啥可担心的。由于天色还早,他也不想再拖延,点了精忠卫二十余卫士,再领上一支百人队,就匆匆离城前往对方所说的大沽口。赵鸿儒也不落人后,以最快的时间组织起一支运粮队,并请得北平军五千骑兵的保护,也浩浩荡荡地出了城。

北平城离海边有三四百里的路程,一路打马狂奔,也得走上大半天的时间。万磊一行来到海边时,并没有直接去找海船谈交易的事宜,而是在顺天府设立的盐厂上过夜,并慰问在盐厂驻守的军民。

由于盐业生产事关重大,盐厂附近有两千驻兵,还设立了营寨,只要不是被大军突袭,一般不会出问题。而盐厂上约有五百民工,这些盐工都是战俘,白天赶出来干活,晚上被押回到了营寨去,与劳改无异。

负责盐厂作业的是一位姓张的营长,他听说万磊来了,不但亲自出迎,还马上把最好的房间清理出来,让来人住下。万磊把行李一放下,就到营寨中走访,几乎每一个营房都走过一趟,慰问这些官兵。远离北平城来这种又腥又臭的地方来蹲点,官兵们多少还是有些怨言的。

跟官兵们混个脸熟,又平复了他们的怨言之后,万磊才把为数不多的党员们集中起来开一个小会,表扬他们的工作的同时,再提一些小意见和要求,无非是让他们多关心官兵们的生活,捉生产的同时不忘捉训练,以后好建功立业云云,说得大家斗志昂扬。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万磊刚起床就听巡哨的侦察兵来报,说海面上出现十五条海船,正往这边开来,似乎是不怀好意,张营长请他过去坐镇指挥。

万磊闻讯一惊,忙出营房一看,好家伙,白茫茫的海面上出现十几条大船,虽然不是万磊以前见过的万吨级货轮,不过在明朝,这种木结构的船称得上是庞然大物了:十几米高,高大如楼;几十米长,底尖上阔,船首昂起张开,尾部高耸,数面大风帆高举着,最少也有二三十米高。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福船?”

第178章 福船(下)

福船,是指福建所产的一种尖底海船,这种海船首部尖,尾部宽,两头上翘,首尾高昂。它的两舷向外拱,两侧有护板。福船的船体高大,上有宽平的甲板、连续的舱口,船首两侧有一对船眼。船首高昂,又有冲击装置,往往是乘风下压就能犁沉小型敌船。

托当年一代枭雄陈友谅的福,朱元璋对造船技术十分重视,这也难怪,当年老朱在与老陈水战中吃了不少亏,连命也差点搭进去。在朱元璋的鼓励之下,明代初年曾出现造船的第一次高峰期。

经过初年积极充实军备、建造战船,仅沿海一带的战船就有五千艘左右,大部分是福船,如果加上沿江临河的战船,明代的战船总数就更多了。当年明军出兵辽东,就是靠海船运输军粮,现在黄河泛滥成灾,山海关一地的驻军的军粮也只能靠海运来补充。

不过,明朝沿海的倭乱一直都没有停过。由于明朝厉行海禁,片板不得下海,沿海一些渔民和海商没有海路,就与倭寇勾结,开展走私活动。到了建文年间,朝廷被四处的叛乱搞得焦头烂额,自然就无力顾及海防。而这些倭寇见机就组成劫掠队,在沿海打家劫舍杀人放火,甚至连官船也敢劫。为了避免被劫,负责运粮的就只能是高大的战船——福船。

当然,这些福船本该运粮北上到山海关一带的,却突然这大沽附近出现,肯定有蹊跷,万磊让军队退离海边,避开战船的火炮射程,再细看个究竟。如果对方上岸攻击,那就怪不得北平军自卫反击了。虽然北平军没有战船,不过陆战还是有把握的。

由于渤海湾多浅滩,大沽口一带又无港口,这些福船在离岸几十米的地方就止步不前了,只有几条小船被放了下来,并打着一面白旗向岸边驶来,似乎真不是来打仗的。万磊见状,也让人在一个空旷的地方竖起军旗,设为中立地区,用以会面和谈判。

很快,小船就登了岸,万磊用望远镜一看,就看清了来人的真面目,居然是刘夫人亲自带队,他不由得感叹:这老女人真是够大胆的,就不怕被捆起来?

感叹归感叹,万磊还真不会对刘夫人下手,毕竟顺天府最缺的是合作伙伴,他不想自坏声誉。另外,这十几条福船上肯定有几万石粮食,他还想把它们拿下来被充粮食缺口,所以带着赵雪儿和二十精忠卫成员,打马先到谈判地点等候。

刘夫人一行人约有十几人,他们也缓缓向谈判点而来。由于是临时设立的,谈判点只有一张桌子几张椅子,怎么看都不像是正式的会场。不过刘夫人也没计较这些虚的,跟万磊打了声招呼,就坐到了他的对面。

“不见才一个来月,刘夫人的家当越来越多了,胆子也越来越大了。”万磊一语双关地说道。

“不敢当不敢当,万公子也越来越精明干练,且兵强马壮了。”刘夫人道,且一副笑面虎的样子。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对方陪了笑脸,万磊也懒得再提不久前那些龌龊事,只是没好气地说道:“刘夫人您带这么多战船来,不是为了显摆吧?”

“哪里哪里,这些战船是捡来的破烂货,不值一提。”刘夫人一努嘴,笑容中带有好一阵得意。

“捡来的?刘夫人真是贵人啊,随便挑挑捡捡就能捡到好东西。”万磊也笑了,当然,他不会傻到认为这些船真的是捡来的。

这年头,北方缺粮的不只是顺天府一带,还需要从南方向辽东、永平一带调集军粮,但河运不通,唯有取道海路,经渤海运输,绕远路不说,还因为风lang太大,又有倭寇袭扰,很不安全,出动十艘战船能有八艘平安到达,这就算是不错的了。

所以说,走海运看起来很美好,但是风险太大,一旦失事沉船,朝廷若是处罚运粮官,未免显得太过苛严,没人愿意担这份责任;如果不处罚,就是纵容,运粮官肯定谎称沉船,暗中却将粮和船一起转手倒卖以中饱私囊。